移动首页 | 我读过的 | 世界名著 | 诺奖作品 |
国学名著 | 科幻名著 | 言情名著 | 恐怖名著 |
历史小说 | 武侠名著 | 教育名著 | 传记名著 |
四
史可法突然决定自请出守淮扬,使黄宗羲的满腔热望再度归于破灭,同时,也给复社的社友们造成极大的冲击。侯方域、梅朗中、张自烈、沈士柱、左国楝等 人,由于在各部衙门里充当幕僚,甚至在更早一点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消息。只是,当他们气急败坏地赶到兵部衙门,围着陈贞慧,询问该怎么办时,就连一向沉 着稳重的这位头儿也忧心如焚,乱了方寸,末了,只表示要竭尽全力地进谏,以促使史可法改变主意。他还与社友们约定,于五月十七日——也就是黄宗羲同陈方策 在书坊里谈话的第二天上午,到洪武门外的茶社去集中,看结果如何,再作计议。
现在,已经到了约定的时间。从辰刻开始,社友们就陆续来到茶社里,在靠窗的地方占了一张桌子,叫了两壶“毛尖”,几样果品,一边喝着,一边等候。由于 估计到事情不会太顺利,他们还特地把吴应箕和余怀也招了来,以便到时一道参与计议。谁知大家心神不定地守候了大半个时辰,不但不见陈贞慧前来露面,就连自 告奋勇前去催请的侯方域,也失去了踪影,社友们就不由得愈来愈焦急不安了。
“哎,到底是怎么回事?定生怎么还不来?”梅朗中一边伸着脖子朝窗外张望,一边神情懊丧地说,“莫非史道邻已经出都,把他也带走了不成?”
“这倒不至于,”张自烈摇摇头,“史公出都之时,须得向皇上公行陛辞之礼,百官也须齐集城外替他‘郊饯’,岂有一声不响就走了之理!”
“哼,也难说。如今马瑶草已跑回留都,江北诸镇成了无头之蛇。若是流贼南下,军情紧急,史公便只有星夜赴任了!岂不闻兵法有云……”沈士柱提出他的见 解,而且照例忘不了引用兵书,只是对于这种情况,兵书上到底有什么相应的说法,他却似乎一时想不起来,所以只管一个劲儿眨着眼睛,却没有了下文。
幸而左国楝接了上来:“江北军情紧急,事先岂能全无声响?
况且,定生即使跟着走了,又岂能不给我们留个口信?“听他这么一问,沈士柱立即又神气起来:“哎,老兄这就是外行了!”他把手一挥,说,“军机大事,岂能轻易泄露?岂不闻‘形人而我无形’乎?即使是定生,到了此时此际,只怕也不敢给我们留什么口信哩!”
余怀摇摇头:“弟倒是想着,这两日留都上下,众议沸腾,都是争的史公赴淮扬督师的事。说不定马瑶草之流怕史公逗留一久,难免夜长梦多,又弄个什么奸诈的法儿,从速把他悄悄儿打发了出都也未可知!”
冲着这一阵子,弘光皇帝对马士英明显偏护,余怀的顾虑自然不无道理。大家顿时又焦急起来。
“若、若是这等,我们岂不是白、白等一场?”梅朗中结结巴巴地问。
“是呀,”左国楝也接了上来,“既然如此,我们还坐在这儿干什么?”
“对,不等了!”“算了,走吧,走!”更多的人哄然附和。
然而,没等他们站起来,就听见桌子被“嘭”地拍了一下,接着,响起了吴应箕冷峻的声音:“你们全都是瞎猜!瞎猜,懂吗?”他重复地呵斥说。到底为何是瞎猜,他似乎并不打算解释,但是那霍霍扫射着的目光,已经足以使社友们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不再做声了。
“那么,”大家闷闷地喝了一会子茶之后,终于又有人开口了,那是安静不下来的沈士柱,“史公纵然此刻尚未离京,可毕竟是要离京的——要是朝廷不肯收回 成命的话。那么到时定生可怎么办?是跟着史公一道走,还是留下来?要是他也走了,丢下我们怎么办?这幕僚还当下去不当下去?““哼,其实,就算定生留下不 走,我们这份幕僚的差事,也已经没有什么意思了!”左国楝垂头丧气地说。
“噢?”
“你不想想,以往我留都是史公主持大计,定生又在他的幕中,凡事都领着头,我们才能互为呼应。如今换了马瑶草,定生自然不能再依附于他,一旦这幕中没有定生居中策应,我们留着又有什么用!”
的确,陈贞慧那个借助“入幕”来影响朝政的设想,是建立在东林派当权的基础上的。现在史可法一走,将来朝廷的大权,势必落到马士英之流的手中,那么 “入幕”的办法还能不能起作用,确实值得怀疑。所以,听左国楝这么一说,大家那本来已经烦躁不安的心情,又增添了一重沮丧。
“次尾兄,旁观者清,兄倒说说,我们该怎么办?”由于这伙人中,目前只有吴应箕和余怀一直没有入幕为宾,梅朗中只好转向他求救了。
吴应箕却不说话,只是冷着脸,不住地捋着刺猬毛似的胡子,半晌,才闷声闷气地说:“若是当不下去,那就不当!退出来,依旧做我们的旧行当——管领清议!”
“对!”沈士柱马上表示响应,“前几日顾子方就曾访过弟,也是说的这话,还说周仲驭料定,朝廷如此安置马瑶草,必生变故。弟当时还不信,如今果然被他料着了!”
“周仲驭当初就不以我们人幕为然,这不,全给他说中了!”左国楝也表示附和,“可是定生偏不听,结果闹成今日这种局面!”
当初商议入幕时,左国楝表现得十分起劲,入幕也几乎是最早的,如今他却把那些都忘了。也许正是这一点,引起了张自烈的反感,他把茶杯往桌上一放,说: “兄也休要责怪定生!人幕为宾也没有什么不好,至少许多事情我们都能知道,不像以往那样,老给蒙在鼓里,即便定生当不成了,我们还可以当下去。史公走了, 朝中也还有高公、姜公他们,马瑶草未必就能一手遮天,况且……”他本来还要说下去,忽然窗外“哄”的一声,骚动起来,好几个声音在叫:“咦,看,快看!” “奇怪,那是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
大家不由得一怔,连忙转脸望去,发现不知为什么,街上的行人纷纷停住了脚步,正一边往两旁让开,一边朝南边伸长了脖子。
大家不觉好奇起来,纷纷站起身,挤到窗前,这一下,才看明白了。
原来,从街南的方向正走过来一队儒生,大约有二三十人之多,一个个神色凝重,步履庄严。为首的一个,手中捧着个黑漆盘子,盘子里盛着一份奏折之类的东 西。在他们的后面,还吵吵嚷嚷地跟着好些市民模样的人,其中也有一些方巾儒服的士子。如果说,前头的儒生们都庄严地保持着沉默的话,那么,后面那些临时加 入的却显得神情亢奋,一边挥舞着胳臂,一边大声诉说着。社友们隔着窗子,加上前面还有好些看热闹的路人挡着,一时也闹不清他们在说什么。直到队伍经过窗前 时,才听见其中有人慷慨激昂地大声说:“为何夺我史公?”“还我史公!”
“咦,莫非他们是到通政司去,上书挽留史公不成?”由于这儿离洪武门内的部院衙门已经不远,所以余怀首先作出猜测。
“嗯,前头那些人,像都是国子监的生员。捧盘子的那个,名叫陈方策,是他们的一个头儿,平日也算得上敢说敢为!”有人介绍说,听声音像是张自烈。
“瞧这阵仗,响应他们的人还不少。说不定,他们这一闹,真能把史公留下来也未可知。“左国楝喃喃地说,似乎重新生出了希望。
然而,不知道是不以为然,还是别的缘故,他的说法没有引起社友们的应和,大家只默默地望着窗外的热烈情景,显出各怀心事的样子。
终于,梅朗中不自在地扭动了一下脖子,懊丧地说:“这管领清议,本是我复社分内之事,谁知事到临头,反而让国子监的人占了先筹去!”
这随口而出的一句话,戳破了彼此试图隐瞒的心事,社友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脸色不由得变了。的确,作为复社的成员,大家一向引以为自豪的,是长期以来,无论在江南还是留都,他们都属于最敢出头说话,最具号召力,最有影响的一群,谁也不能相匹敌。
可是,眼下的情形却是:国子监的太学生们已经行动起来,而自己一班人却依旧守在茶社里,毫无作为。正是这种反常的对比,使大家的自尊心仿佛受到了嘲笑和侮辱似的,这大半天里所积存的烦闷和焦躁,一下子膨胀起来,终于再度爆发了。
“算了!”沈士柱首先把桌子“砰”地一拍,大声说,“还等什么!
干脆,我们也上通政司去!?
“对,走呀,走!”梅朗中和余怀也齐声附和。
这一次,连吴应箕也不再阻拦。于是大家纷纷转过身,络绎向外走去。剩下张自烈还在犹豫,但看见大家全都要走,也终于默默地跟在后面。
他们刚刚走出门外,忽然意外地看见,一早就去催请陈贞慧却久久不见回来的侯方域,正穿过拥挤的人群,急急地朝茶社走来。
“咦,兄等要往哪儿去?”侯方域一边擦着额上的汗,一边诧异地问。
沈士柱哼了一声,反问:“这老半天的,你到底上哪儿去了?定生呢?”
侯方域摇摇头:“他因有要紧的事,这会儿还来不了。”
“有要紧的事?那么我们——”
“哎,兄别急!”侯方域做了个阻止的手势,随即压低声音,神色严峻地说:“定生因向史公进谏无效,决意另想办法。眼下,他已经求见姜阁老去了——哎,此处非说话之所,还是先返回里问去,再与兄等细谈!”
五
侯方域没有说谎,陈贞慧确实是到了姜日广的府上。作为把全部希望和心血都寄托在史可法身上的一位复社头儿,陈贞慧自然十分明白眼前事态的严重性,十分 明白一旦让居心叵测的马士英取代了史可法的位置,朝廷将会变成怎样一种局面,自己又将落到怎样一种处境!他从姜日广那里得知,要阻止马士英入朝掌政,办法 只有两个,一是通过发动朝臣共同弹劾,把他攻倒。但鉴于马士英有定策拥立之功,颇得皇上信赖,至少在目前,这是办不到的。
那么就剩下另一个办法,即尽一切可能把史可法挽留住,造成庐凤总督无人接任的局面,使马士英回不来。眼下姜日广就是采取后一个办法。他凭借通政司和六 科对皇帝的诏命有驳封和复奏之权,已经暗中通知通政司使刘士祯就史可法的新任命进行复奏,以拖延时间;同时支持国子监的太学生陈方策等人发动士民,上书反 对,力图造成舆论声势,迫使皇帝收回成命。不过,仅仅这样做,姜日广觉得还是没有成功的把握,因此又准备下了第三着棋——派人暗中同司礼监的韩赞周联络, 设法取得位高权重的这位掌印太监的支持。
韩赞周本是南京的守备太监,由于在拥立新君期间,坚持主张由福王继位,所以事情成功之后,便被升任为司礼监的掌印太监。
这一职务,不但握有统管全部宦官的大权,更重要的是还有代皇帝管理内外奏章和核准批复内容的职责,比起只管草拟圣旨的内阁阁员,实际上更有权势。不过,韩赞周的为人看来还算正派,也比较明白事理,对马士英那伙人也不是完全一边倒。
明显的例子是,当初朝廷决定分工由史可法主持朝政,让马士英继任总督,就是韩赞周首先提出来的。现在事情发生了逆转,可以说连他也丢了面子。正因有这一层瓜葛,姜日广才觉得不妨尝试利用一下。事实上,要是韩赞周肯在皇上跟前进言几句,成功的把握自然大得多。
只是交结内监,在名声上却不那么光彩。姜日广固然不肯亲自出面,即使是指派别的官员去办,也难免招人侧目。因此,陈贞慧的主动来访,正好提供了一个合适的人眩经过姜日广面授机宜,现在,陈贞慧已经把使命接受了下来。
因为事情必须在极秘密的状态下进行,不能向社友们透露,所以陈贞慧从姜日广的府中告辞出来之后,就径自回到寓所里。直到天黑,他才独自出门,乘着夜色 的掩护,来到位于西华门外的一条巷子里。事先,他已经打听清楚韩赞周私宅的方位,并且知道主人今晚要回来,所以还算顺利,把拜帖递进去不久,应门的小太监 便传出话来,请他进去相见。
要说执行眼下这项秘密使命,陈贞慧的心中全无犹豫,那也不尽然。正如当时许多以正人君子自居的士人一样,他对于太监,心里始终存有一种鄙视和厌恶的心 理,总觉得同他们打交道,是有失身份,更别说干这种遮遮掩掩的“勾当”了。不过,陈贞慧又是一个讲求实际的人,他很明白在政治场中角逐,利害的取舍,较之 道义的恪守往往更为重要。‘’嗯,为着社稷的存亡、中兴的成败,也为着我的一番心血不致半途而废,就姑且忍耐这一次吧!八谛闹兴捣抛约骸5笨醇 γ诺男√嘌镒虐萏叱隼词保抡昊勐砩洗踊忱锾统鲆涣揭樱斯ィ卑烟又匦率栈乩矗獠哦ㄒ欢ㄉ瘢俨较蚶镒呷ァ?按照朝廷的制度,太监作 为皇帝的近侍,除了奉派到外地执行使命的之外,一般都必须住在宫城里。但一些有财有势的太监头儿,在外面都置有私人宅第。据说当年的阉党头子魏忠贤,在北 京的私宅就极其奢华富丽,几乎同皇宫没有两样。韩赞周的这所宅子,当然远不能同魏忠贤的相比。不过,光是凭借廊檐下、厢房里的灯烛之光粗略地环顾一下,陈 贞慧也已经感到这宅子不止高大,而且必定相当幽深,建筑和布置也相当考究。“哼,再怎么着,这些阉人宦竖,无非是皇上跟前的一名奴婢而已,居然也高堂华 屋,比之士大夫之家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可谓僭妄之至了!”
他不无反感地想。不过,由于会见临近,心情也本能地紧张起来。他开始更集中地关注于自己的使命,并且产生出一种新的不安和期待。
在堂屋里等候了片刻之后,随着一阵平稳从容的脚步声,韩赞周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陈贞慧以往没有见过这位掌印太监。如今在明亮的烛光下,他发现站在面 前的是一位年近六旬的胖老头儿,梳理得纹丝不乱的鬓发已经明显地见白,光秃的下巴照例没有一根胡子,一张养尊处优的宽脸泛着红光,大而厚的嘴唇虽然照例地 挂着微笑,但一双眯着的细长眼睛里,却分明地现出疑惑和探究的光。
由于感到自己的来意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加上彼此素不相识,为着减少转述的麻烦,陈贞慧在同对方行礼相见之后,没有多作寒暄,便从怀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封密信,双手递了过去:“这是姜阁老命学生转呈左右的,请韩公过目。”
“噢?”韩赞周略感诧异地望了客人一眼,随即接了过去,“嗯,先生请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