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首页 我读过的 世界名著 诺奖作品
国学名著 科幻名著 言情名著 恐怖名著
历史小说 武侠名著 教育名著 传记名著

位置:我读过的 > 《四书之孟子》目录

当受则受,当辞则辞


【原文】

  陈臻①问曰:“前日于齐,王馈兼金②一百③而不受;于宋,馈 七十镒而受;于薛④,馈五十镒而受。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 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必居一于此矣。”

  孟子曰:“皆是也。当在宋也,予将有远行,行者必以赆(5);辞 曰:‘馈赆。’予何为不受?当在薛也,予有戒心;辞日:‘闻戒, 故为兵馈之。’予何为不受?若于齐,则未有处也(6)。无处而馈之, 是货之(7)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货取乎?”(8)

【注释】   

  (1)陈臻:孟子的学生。②兼金:好金。因其价格双倍于普通金,所 以称为“兼金”。③一百:即一百镒(yi)。镒为古代重量单位.一镒为 二十两。④薛:春秋时有薛国,但在孟子的时代已被齐国所灭,所以,这 里的薛是指齐国靖郭君田婴的封地,在今山东滕县东南。⑤赆(jin):给 远行的人送路费或礼物。(6)戒心:戒备意外发生。根据赵歧的注释,当 时有恶人要害孟子,所以孟子有所戒备。(7)未有处:没有出处,引申为 没有理由。(8)货:动词,收买,贿赂。

【译文】

  陈臻问道:“以前在齐国的时候,齐王送给您好金一百镒,您 不接受;到宋国的时候,家王送给您七十镒,您却接受了;在薛 地,薛君送给您五十镒,您也接受了。如果以前的不接受是正确 的,那后来的接受便是错误的;如果后来的接受是正确的,那以 前的不接受便是错误的。老师您总有一次做错了吧。”

  孟子说:“都是正确的。当在宋国的时候,我准备远行,对远 行的人理应送些盘缠。所以宋王说:‘送上一些盘缠。’我怎么 不接受呢?当在薛地的时候,我听说路上有危险,需要戒备。薛 君说:‘听说您需要戒备,所以送上一点买兵器的钱。’我怎么能 不接受呢?至于在齐国,则没有任何理由。没有理由却要送给我 一些钱,这等于是用钱来收买我。哪里有君子可以拿钱收买的呢?”

【读解】

   陈臻的推论看起来似乎有道理,二者必居其一,但实际上却 局限于形式逻辑的范畴,是就是,不是就不是,缺乏辨证逻辑的 灵活性,不能解决特殊性的问题。

  孟子的回答则是跳出了“两难推论”的藩篱,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不同情况不同对待,辩证解决。用孔子、孟子等人的话 说,这就叫通权达变。

  在《论语·雍也》篇里,我们已经看到,当公西华被孔子派 去出使齐国时,冉有替公西华多要一些安家口粮,孔子认为,公 西华做大使“乘肥马,衣轻裘”,有的是钱财口粮,所以并没有多 给他安家口粮。(6· 4)可是,当原思做孔子家的总管而自己觉得 俸禄太高时,孔子却劝他不要推辞。(6·5)这与孟子在齐国推辞 而在宋国和薛地却接受一样,都是令一般人不理解。但无论是孔 子还是孟子,他们之所以这样做,都是有自己的一番道理的。总 起来说,就是孔子所说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处也。”(《论语·里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从思想方法上来说,就是既坚持原则又通权达变。不 仅处理经济问题如此,就是个人的立身处世也是如此。所以孟子 说孔子是‘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 速”(《公孙丑上》)的“圣之时者”。(《万章下》)也就是突出他 通权达变而识时务的一面。甚至包括孔子的名言“用之则行、舍 之则藏”(《论语。述而》和孟子的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 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等,也无不是这种精种的体现。

  今天我们面临市场经济的时代,金钱的受与不受,辞与不辞 问题也时常摆在人们的面前。孟子的基本作则是“焉有君子而可 以货取乎?’,不拿不明不白的钱。在这样的原则前提下,当受则受, 当辞则辞。这种处理态度,恐怕对我们是有借鉴意义的罢。

  当然,关键是在对那“当”的理解上。理解错误,或者是故 意理解错误,把不当接受的作为了当接受的统统接受了下来,那 就要出问题,要被人“货取”了。 所以,君子不可不当心啊!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