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战争和人》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11)  > 返回《战争和人》目录

短篇经典(webliver):读一篇经典的文字,放飞自己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心中充塞着不安与忧虑。仿佛听到几江的江水在奔腾流淌。脑子里交杂着许多问号,终于在“沙沙沙”的雨声中睡熟了。

  第二天,是星期六,鉴于学校形势,家霆决定下午不过江回家。早上,雨停了,操场泥泞,没有升旗,远山近岭,云封雾锁。

  在熊氏宗祠寝室里,学生们像往常一样,天亮以后陆续起床漱洗。邢斌、林震魁起来,门仍反锁着。他俩在屋里伸出手臂来,拿着钥匙哀求:“X x X,谢谢你给开开门!”“×X,帮帮忙!”谁知,没人理睬,被叫的人和周围的人,都装作听不见,有笑的,有唱的。急得两条“狗”七窍生烟。最后,高二一个姓金的绅粮家的少爷清早来学校,他是住在得胜坝家里的,一早来上课,见学校罢了课,准备回去,到了熊氏宗祠寝室,经不住邢斌、林震魁请求,给他们开了门,才将两条“狗”放了出来。

  早饭照例是喝不饱的“什锦粥”。大约为了表示学校有心要改善伙食吧?早饭从每桌一点臭烂牛皮菜改为一碟油炒豌豆,豌豆是先煮熟后炒的,里面有一点点油星味。炒时油委实太少了,豆子多数都炒得焦糊了。尽管如此,比腌牛皮菜强得多。吃粥时,大家议论起来。“博士”说:“好苗头!好苗头!”“南来雁”说:“不反抗一下,连这点油星星也没有。”窦平敲着饭碗走到家霆桌旁来,说:“听说‘蓝舅子’到江边迎接邵化去了,早饭后要紧急集合。我们要看看‘吊死鬼’怎么答复?”大家心里都打着问号,等着揭晓。

  所谓“食堂”,也是“礼堂”。下雨时星期一举行纪念周,就在这儿行礼如仪唱党歌听训话。这是李氏宗祠进门来有明柱的祠堂大厅。开饭时摆上一个个方桌,开会时将方桌挪到一边叠起来。方桌是竹制的,很轻巧。大厅做“食堂”的时间长了,在这雨后潮热的天气,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馊昧。平时,吃早饭时,“马猴”和蓝教官都会露脸,站一站或者巡视一下,今天早晨蓝教官去接邵化了,“马猴”也不见面。邵化的公馆在对江县城里。昨天天黑后开完会,据说“蓝舅子”送到江边,他在徐望北护卫下冒雨回去了。他今天还没有来,学校里表面还平静,实际却像一场紧锣密鼓的戏快开场了,空气使人压抑。

  喝粥的声音“沸沸”响,议论的声音也震得食堂里发出“嗡嗡”的回音。忽然听到有同学嚷嚷:“邵化来了!‘吊死鬼’来了!”一嚷,大家一窝蜂都跑到食堂大门外向下张望。家霆也忙捧着碗往大门外拥去。

  穿着灰色中山装的邵化拄着“司的克”,正向山上走来,后边跟着的,一个是穿褐色旧西装的徐望北,另一个是挎武装带穿绿军装佩上尉衔的蓝教官。再后面,还有两个腰挂“盒子炮”的宪兵。家霆心里立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邵化带了人马来,是为了保驾,还是为了镇压?假如他很顺利地答应学生的正当要求,不会采取这样的阵势吧?……正在想,见同学们也有同样的预感了。有的说:“看!带宪兵来了!”有的说:“‘吊死

本章:1/2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