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柳宗元全集》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卷二十六·记官署(1)  > 返回《柳宗元全集》目录

短篇经典(webliver):读一篇经典的文字,放飞自己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监祭使壁记(注具本篇。)

《礼·檀弓》曰: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有馀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馀也。(《檀弓》上篇之文。礼谓俎豆牲牢之属。)是必礼与敬皆足,而后祭之义行焉。

《周礼》:祭仆视祭祀有司百官之戒具,诛其不敬者。(《周礼》:祭仆掌受命于王,以氏祭祀,而警戒祭祀有司,纠百官之戒具。既祭,率群有司而反命。以王命劳之,诛其不敬者。戒具,牲物。)汉以侍御史监祠。(《汉·百官志》:侍御史,凡郊庙之祠及大朝会、大封拜,则一人监威仪。有违失,则劾奏之。)《唐开元礼》:(明皇开元中,张说以《显庆礼》注前后不同,宜加折衷,以为唐礼,乃诏萧嵩等撰定,号《大唐开元礼》。)凡大祠若干,中祠若干,咸以御史监视,祠官有不如仪者以闻。(《旧史·职官志》:监察御史监祭礼,则阅牲牢省器服,不敬,则劾祭官。《新史·志》云:监察御史莅宴射习射及大祠中祠,视不如仪者以闻。)其刻印移书,则曰监祭使。宝应中,(肃宗上元二年,改元宝应。)尤异其礼,更号祠祭使,俄复其初。(兴元元年号监祭使。)又制,凡供祠之吏,虽当斋戒,得以决罚,由是礼与敬无不足者。

圣人之于祭祀,非必神之也,盖亦附之教焉。事于天地,示有尊也,不肃则无以教敬;事于宗庙,示广孝也,不肃则无以教爱;事于有功烈者,示报德也,(《礼记》: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不肃则无以劝善。凡肃之道,自法制始。奉法守制,由御史出者也。故将有事焉,则祠部上其日,吏部上其官,奉制书以来告,然后颁于有司,以谨百事。太常修其礼,光禄合其物,(《唐·志》:光禄卿一人,凡祭祀省牲镬濯溉。)百工之役,先一日咸至于祠而考阅焉。御史会公卿有司,执简而临之,(《左氏》云:南史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简,谓简策。)故其粢盛牲牢酒醴菜果之馔,(粢盛,音咨成。)必实于庖厨;钟鼓笙竽琴瑟戛击之乐,(《书》:戛击鸣球。注:戛击,即,所以止乐。戛,讫黠切。韩本无“笙竽”二字。)иね缀兆之数,(《释名》:所以悬鼓者,横曰и,纵曰ね。《礼记》:缀兆舒疾,乐之文也。缀,谓舞者行列相连缀也。兆,谓位外之营兆也。иね,音笋巨。)必具于庭内;樽彝洗(洗,音雷藓。)俎豆之器,(,郁鬯樽,又玉爵名。,音盏。,音贾,音驾。)必于坛堂之上。奉奠之士,赞礼之童,乐工舞师洎执役而卫者,(“役”,一作“殳”。)咸引数其实,(“引数”,一本作“列若”。)设朴于堂下,以修官刑。(《书》:鞭作官刑。)而群吏莫敢不备物;罗奏牍于几上,以严天宪,而众官莫敢不尽诚。而祭之日,先升立于西阶之上,以待卒事。其礼之周旋,乐之节奏,必周知之,退而视其燔燎瘗埋,(瘗,亦埋也。燔,音烦。燎,音了。瘗,于例切。)终之以敬也。居常则饬四方祀贡之物,(

本章:1/6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