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汉书》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楚元王传第六(2)  > 返回《汉书》目录

短篇经典(webliver):读一篇经典的文字,放飞自己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成帝即位,显等伏辜,更生乃复进用,更名向。向以故九卿召拜为中郎,使领护三辅都水。数奏封事,迁光禄大夫。是时,帝元舅阳平侯王凤为大将军, 秉政,倚太后,专国权,兄弟七人皆封为列侯。时数有大异,向以为外戚贵盛,凤兄弟用事之咎。而上方精于《诗》、《书》,观古文,诏向领校中《五经》秘书。 向见《尚书·洪范》,箕子为武王陈五行阴阳休咎之应。向乃集合上古以来历春秋六国至秦、汉符瑞灾异之记,推迹行事,连传祸福,著其占验,比类相从,各有条 目,凡十一篇,号曰《洪范五行传论》,奏之。天子心知向忠精,故为凤兄弟起此论也,然终不能夺王氏权。

久之,营起昌陵,数年不成,复还归延陵,制度泰奢。向上蔬谏曰:

臣闻《易》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故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王者必通三统,明天命所授者博, 非独一姓也。孔子论《诗》,至于”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喟然叹曰:”大哉天命!“善不可不传于子孙,是以富贵无常;不如是,则王公其何以戒慎,民萌何以 劝勉?“盖伤微子之事周,而痛殷之亡也。虽有尧、舜之圣,不能化丹硃之子;虽有禹、汤之德,不能训未孙之桀、纣。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也。昔高皇帝既灭 秦,将都雒阳,感寤刘敬之言,自以德不及周,而贤于秦,遂徙都关中,依周之德,因秦之阻。世之长短,以德为效,故常战粟,不敢讳亡。孔子所谓”富贵无 常“,盖谓此也。

孝文皇帝居霸陵,北临厕,意凄怆悲怀,顾谓群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絮斫陈漆其间,岂可动哉!“张释之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虽锢南 山犹有隙;使其中无可欲,虽无石椁,又何□焉?“夫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故释之之言,为无穷计也。孝文寤焉,遂薄葬,不起山坟。

《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臧之中野,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棺椁之作,自黄帝始。黄帝葬于桥山,尧葬济阴,丘垅皆小,葬具 甚微。舜葬苍梧,二妃不从。禹葬会稽,不改其列。殷汤无葬处。文、武、周公葬于毕,秦穆公葬于雍橐泉宫祈年馆下,樗里子葬于武库,皆无丘陇之处。此圣帝明 王贤君智士远览独虑无穷之计也。其贤臣孝子亦承命顺意而薄葬之,此诚奉安君父,忠孝之至也。

夫周公,武王弟也,葬兄甚微。孔子葬母子防,称古墓而不坟,曰:”丘,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不识也。“为四尺坟,遇雨而崩。弟子修之,以告孔 子,孔子流涕曰:”吾闻之,古者不修墓。“盖非之也。延陵季子适齐而反,其子死,葬于赢、博之间,穿不及泉,敛以时服,封坟掩坎,其高可隐,而号曰:”骨 肉归复于土,命也,魂气则无不之也。“夫赢、博去吴千有余里,季子不归葬。孔子往观曰:”延陵季子于礼合矣。“故仲尼孝子,而延陵慈父,舜、禹忠臣,周公 弟弟,其葬君亲骨肉,皆微薄矣

本章:1/6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