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史》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卷十五(1)  > 返回《南史》目录

短篇经典(webliver):读一篇经典的文字,放飞自己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列传第五

刘穆之徐羡之傅亮檀道济

及武帝克京城,从何无忌求府主簿,无忌进穆之。帝曰:”吾亦识之。“即驰召焉。时穆之闻京城有叫声,晨出陌头,属与信会,直视不言者久之,反室坏布裳爲裤往见帝,帝谓曰:”我始举大义,须一军吏甚急,谁堪其选?“穆之曰:”无见踰者。“帝笑曰:”卿能自屈,吾事济矣。“即于坐受署。从平建邺,诸大处分,皆仓卒立定,并穆之所建,遂动见谘询。穆之亦竭节尽诚,无所遗隐。

时晋纲宽弛,威禁不行,盛族豪家,负势陵纵;重以司马元显政令违舛,桓玄科条繁密。穆之斟酌时宜,随方矫正,不盈旬日,风俗顿改。

迁尚书祠部郎,复爲府主簿、记室、录事参军,领堂邑太守。以平桓玄功,封西华县五等子。及扬州刺史王谧薨,帝次应入辅。刘毅等不欲帝入,议以中领军谢混爲扬州,或欲令帝于丹徒领州,以内事付仆射孟昶。遣尚书右丞皮沈以二议谘帝。沈先与穆之言,穆之僞如厕,即密疏白帝,言沈语不可从。帝既见沈,且令出外,呼穆之问焉。穆之曰:”公今日岂得居谦,遂爲守蕃将邪?刘、孟诸公俱起布衣,共立大义,事乃一时相推,非宿定臣主分也。力敌势均,终相吞咀。扬州根本所系,不可假人。前授王谧,事出权道,今若复他授,便应受制于人。一失权柄,无由可得。公功高勋重,不可直置疑畏,便可入朝共尽同异。公至京邑,彼必不敢越公更授馀人。“帝从其言,由是入辅。

从广固还拒卢循,常居幕中画策。刘毅等疾之,每从容言其权重,帝愈信仗之。穆之外所闻见,大小必白,虽闾里言谑,皆一二以闻。帝每得人间委密消息以示聪明,皆由穆之。又爱宾游,坐客恒满,布林目以爲视听,故朝野同异,穆之莫不必知。虽亲昵短长,皆陈奏无隐。人或讥之,穆之曰:”我蒙公恩,义无隐讳,此张辽所以告关羽欲叛也。“

帝举止施爲,穆之皆下节度,帝书素拙,穆之曰:”此虽小事,然宣布四远,愿公小复留意。“帝既不能留意,又禀分有在,穆之乃曰:”公但纵笔爲大字,一字径尺无嫌。大既足有所包,其势亦美。“帝从之,一纸不过六七字便满。

穆之凡所荐达,不纳不止。常云:”我虽不及荀令君之举善,然不举不善。“穆之与朱龄石并便尺牍,尝于武帝坐与龄石并答书,自旦至日中,穆之得百函,龄石得八十函,而穆之应对无废。

迁中军、太尉司马,加丹阳尹。帝西讨刘毅,以诸葛长人监留府,疑其难独任,留穆之辅之。加建威将军,置佐吏,配给实力。长人果有异谋,而犹豫不能发,屏人谓穆之曰:”悠悠之言,云太尉与我不平,何以至此?“穆之曰:”公泝流远伐,以老母弱子委节下,若一豪不尽,岂容若此。“长人意乃小安,穆之亦厚爲之备。长人谓所亲曰:”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践危机。今日思爲丹徒布衣,不可得也。“帝还,长人伏诛。进前将军。

帝西伐司马休之,中军将

本章:1/5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