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史》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卷三十二  > 返回《南史》目录

短篇经典(webliver):读一篇经典的文字,放飞自己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列传第二十二

  张邵

  桓玄篡位,父敞先爲尚书,以答事微谬,降爲廷尉卿。及宋武帝讨桓玄,邵白敞表献忠款,帝大悦,命署寺门曰:「有犯张廷尉家者,军法论。」事平,以敞爲吴郡太守。及王谧爲扬州,召邵补主簿。

  刘毅位居亚相,好士爱才,当世莫不辐凑,唯邵不往。亲故怪而问之,邵曰:「主公命世人杰,何烦多问。」刘穆之言于帝,帝益亲之,转太尉参军,署长流贼曹。

  卢循至蔡洲,武帝至石头,使邵守南城。时百姓水际望贼,帝不解其意,以问邵。邵曰:「节钺未反,奔散之不暇,亦何暇观望,今当无复恐耳。」帝以邵勤练忧公,重补州主簿。邵悉心政事,精力绝人,及诛刘藩,邵时在西州直庐,即夜诫衆曹曰:「大军当大讨,可各各条仓库及舟船人领,至晓取办。」旦日,帝求诸簿最,应时即至,怪问其速。诸曹答曰:「宿受张主簿处分。」帝曰:「张邵可谓同人忧虑矣。」

  九年,世子始开徵虏府,以邵补录事参军,转号中军,迁谘议参军,领记室。

  十一年,武帝北伐,邵请见曰:「人生危脆,宜有远虑。若刘穆之邂逅不幸,谁可代之?尊业如此,若有不讳,则处分云何?」帝曰:「此自委穆之与卿耳。」

  青州刺史檀祗镇广陵,辄率衆至滁中掩讨亡命,刘穆之虑其爲变,议欲遣军。邵曰:「檀韶据中流,道济爲军首,若有相疑之迹,则大府立危。不如逆遣慰劳,必无患也。」祗果不动。

  及穆之暴卒,朝廷恇惧,便发诏以司马徐羡之代之。邵独曰:「今诚急病,任终在徐;然世子无专行之义,宜须谘。」信反,方使世子出命曰:「朝廷及大府事悉谘徐司马,其馀啓还。」武帝善其临事不挠,得大臣节。

  十四年,世子改授荆州,邵谏曰:「储贰之重,四海所系,不宜外出,敢以死请。」世子竟不行。

  文帝爲中郎将、荆州刺史,以邵爲司马,领南郡相,衆事悉决于邵。武帝受命,以佐命功封临沮伯。分荆州立湘州,以邵爲刺史,将署府,邵以长沙内地,非用武之国,置府妨人,乖爲政要。从之。荆州刺史谢晦反,遗书要邵,邵不发函,使呈文帝。

  元嘉五年,转征虏将军,领甯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初,王华与邵不和,及华参要,亲旧爲之危心。邵曰:「子陵方弘至公,岂以私隙害正义。」是任也,华实举之。

  及至襄阳,筑长围,修立堤堰,创田数千顷,公私充给。丹、淅二川蛮屡爲寇,邵诱其帅并出,因大会诛之,遣军掩其村落,悉禽。既失信群蛮,所在并起,水陆路断。七年,子敷至襄阳定省,当还都,群蛮欲断取之,会蠕蠕国献使下,蛮以爲是敷,因掠之。邵坐降号扬烈将军。

  江夏王义恭镇江陵,以邵爲抚军长史、持节、南蛮校尉。九年,坐在雍州营私畜取赃货二百四十五万,下廷尉,免官削爵土。后爲吴兴太

本章:1/9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