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部子录,十七家,七百五十三部,书一万五千六百三十七卷。
儒家类一道家类二 法家类三名家类四
墨家类五纵横家类六杂家类七农家类八
小说类九天文类十 历算类十一 兵书类十二
五行类十三 杂艺术类十四 事类十五经脉类十六
医术类十七
《曾子》二卷曾参撰。
《晏子春秋》七卷晏婴撰。
《子思子》八卷孔伋撰。
《公孙尼子》一卷公孙尼撰。
《孟子》十四卷孟轲撰,赵岐注。
又七卷刘熙注。
又七卷郑玄注。
又七卷綦毋邃注。
《孙卿子》十二卷荀况撰。
《董子》二卷董无心撰。
《鲁连子》五卷鲁仲连撰。
《新语》二卷陆贾撰。
《贾子》九卷贾谊撰。
《盐铁论》十卷桓宽撰。
《新序》三十卷刘向撰。
《说苑》三十卷刘向撰。
《杨子法言》六卷杨雄撰。
又十卷宋衷注。
又十三卷李轨注。
《杨子太玄经》十二卷杨雄撰,陆绩注。
又十四卷虞翻注。
又十二卷范望注。
又一十卷蔡文邵注。
《桓子新论》十七卷桓谭撰。
《潜夫论》十卷王符撰。
《申鉴》五卷荀悦撰。
《魏子》三卷魏朗注。
《典论》五卷魏文帝撰。
《徐氏中论》六卷徐干撰。
《去伐论集》三卷王粲撰。
《杜氏体论》四卷杜恕撰。
《顾子新语》五卷顾谭撰。
《通语》十卷文礼撰,殷兴续。
《集诫》二卷诸葛亮撰。
《典训》十卷陆景撰。
《谯子法训》八卷谯周撰。
《古今通论》三卷王婴撰。
《周生烈子》五卷周生烈志。
《谯子五教》五卷谯周撰。
《袁子正论》二十卷袁准撰。
《袁子正书》二十五卷袁准撰。
《孙氏成败志》三卷孙毓撰。
《新论》十卷夏侯湛撰。
《物理论》十六卷杨泉撰。
《太元经》十四卷杨泉撰,刘缉注。
《新论》十卷华谭撰。
《志林新书》二十卷虞喜撰。
《后林新书》十卷虞喜撰。
《顾子义训》十卷顾夷撰。
《清化经》十卷蔡洪撰。
《正言》十卷干宝撰。
《要览》五卷吕竦撰。
《立言》十卷干宝撰。
《正览》六卷周舍撰。
《缺文》十卷陆澄撰。
《鲁史欹器图》一卷刘徽
丙部子录,十七家,七百五十三部,书一万五千六百三十七卷。
儒家类一道家类二 法家类三名家类四
墨家类五纵横家类六杂家类七农家类八
小说类九天文类十 历算类十一 兵书类十二
五行类十三 杂艺术类十四 事类十五经脉类十六
医术类十七
《曾子》二卷曾参撰。
《晏子春秋》七卷晏婴撰。
《子思子》八卷孔伋撰。
《公孙尼子》一卷公孙尼撰。
《孟子》十四卷孟轲撰,赵岐注。
又七卷刘熙注。
又七卷郑玄注。
又七卷綦毋邃注。
《孙卿子》十二卷荀况撰。
《董子》二卷董无心撰。
《鲁连子》五卷鲁仲连撰。
《新语》二卷陆贾撰。
《贾子》九卷贾谊撰。
《盐铁论》十卷桓宽撰。
《新序》三十卷刘向撰。
《说苑》三十卷刘向撰。
《杨子法言》六卷杨雄撰。
又十卷宋衷注。
又十三卷李轨注。
《杨子太玄经》十二卷杨雄撰,陆绩注。
又十四卷虞翻注。
又十二卷范望注。
又一十卷蔡文邵注。
《桓子新论》十七卷桓谭撰。
《潜夫论》十卷王符撰。
《申鉴》五卷荀悦撰。
《魏子》三卷魏朗注。
《典论》五卷魏文帝撰。
《徐氏中论》六卷徐干撰。
《去伐论集》三卷王粲撰。
《杜氏体论》四卷杜恕撰。
《顾子新语》五卷顾谭撰。
《通语》十卷文礼撰,殷兴续。
《集诫》二卷诸葛亮撰。
《典训》十卷陆景撰。
《谯子法训》八卷谯周撰。
《古今通论》三卷王婴撰。
《周生烈子》五卷周生烈志。
《谯子五教》五卷谯周撰。
《袁子正论》二十卷袁准撰。
《袁子正书》二十五卷袁准撰。
《孙氏成败志》三卷孙毓撰。
《新论》十卷夏侯湛撰。
《物理论》十六卷杨泉撰。
《太元经》十四卷杨泉撰,刘缉注。
《新论》十卷华谭撰。
《志林新书》二十卷虞喜撰。
《后林新书》十卷虞喜撰。
《顾子义训》十卷顾夷撰。
《清化经》十卷蔡洪撰。
《正言》十卷干宝撰。
《要览》五卷吕竦撰。
《立言》十卷干宝撰。
《正览》六卷周舍撰。
《缺文》十卷陆澄撰。
《鲁史欹器图》一卷刘徽撰。
《诫林》三卷綦毋氏撰。
《家训》七卷颜之推撰。
《典言》四卷李若等撰。
《坟典》三十卷卢辩撰。
《中说》五卷王通撰。
《读书记》三十二卷王邵撰。
《正训》二十卷辛德源志。
《太宗序志》一卷太宗撰。
《帝范》四卷太宗撰,贾行注。
《天训》四卷高宗天皇大帝撰。
《紫枢要录》十卷大圣天后撰。
《青宫记要》三十卷天后撰。
《少阳正范》三十卷天后撰。
《臣轨》二卷天后撰。
《百僚新诫》四卷天后撰。
《春宫要录》十卷章怀太子撰。
《君臣相发起事》三卷章怀太子撰。
《修身要录》十卷章怀太子撰。
《百里昌言》二卷王滂撰。
《崔子至言》六卷崔灵童撰。
《平台百一寓言》三卷张大素撰。
《女诫》一卷曹大家撰。
《内训》二十卷辛德源、王邵等撰。
《女则要录》十卷文德皇后撰。
《凤楼新诫》二十卷张后撰。
右儒家二十八部,凡七百七十六卷。
《老子》二卷老子撰。
《老子》二卷河上公注。
《老子章句》二卷安丘望之撰。
《老子道德经指趣》四卷安丘望之撰。
《老子》二卷湘注。
《玄言新记道德》二卷王弼注。
《老子》二卷钟会注。
《老子》二卷羊祜注。
《老子》二卷程韶集注。
《老子》二卷王尚注。
《老子》二卷蜀才注。
《老子》二卷孙登注。
《老子》二卷袁真注。
《老子》二卷张凭注。
《老子》二卷鸠摩罗什注。
《老子》二卷释惠严注。
《老子》四卷陶弘景注。
《老子道德经品》四卷梁旷注。
《老子》二卷树钟山注。
《老子》二卷傅奕注。
《老子》二卷杨上善注。
《老子集注》四卷张道相集注。
《老子》二卷辟闾仁谞注。
《老子》二卷成玄英注。
《老子》二卷李允愿注。
《老子》二卷陈嗣古注。
《老子》二卷释义盈注。
《老子道德经集解》四卷任真子注。
《老子节解》二卷"
《老子指归》十四卷严遵志。
《老子指归》十三卷冯廓撰。
《老子道德经序诀》二卷葛洪撰。
《老子道德简要义》五卷玄景先生注。
《太上玄元皇帝道德经》二卷杨上器撰。
《太上老君玄元皇帝圣纪》十卷尹父操撰。
《老子章门》一卷
《老子玄旨》八卷韩庄撰。
《老子玄谱》一卷刘道人撰。
《老子道德论》二卷何晏撰
《老子指例略》二卷
《老子道德经义疏》四卷顾欢撰。
《老子解释》四卷羊祜撰。
《老子义疏理纲》一卷
《老子讲疏》六卷梁武帝撰。
《老子私记》十卷梁简文帝撰。
《老子讲疏》四卷
《老子义疏》四卷孟智周撰。
《老子述义》十卷贾大隐撰。
《老子道德指略论》二卷杨上善撰。
《道德经》三卷
《略论》三卷杨上善撰。
《老子西升经》一卷
《老子黄庭经》一卷
《老子探真经》一卷
《老君科律》一卷
《老子宣时诫》一卷
《老子入室经》一卷
《老子华盖观天诀》一卷
《老子消水经》一卷
《老子神策百二十条经》一卷
《庄子》十卷崔譔注。
又十卷郭象注。
又二十卷向秀注。
又二十一卷司马彪注。
《庄子集解》二十卷李颐集解。
又二十卷王玄古撰。
《庄子》十卷杨上善撰。
《庄子讲疏》三十卷梁简文撰。
《庄子疏》七卷
《南华仙人庄子论》三十卷梁旷撰。
《释庄子论》二卷李充撰。
《南华真人道德论》三卷
《庄子疏》十卷王穆撰。
《庄子音》一卷王穆撰。
《庄子文句义》二十卷陆德明撰。
《庄子古今正义》十卷冯廓撰。
《庄子疏》十二卷成玄英撰。
《文子》十二卷
《鹖冠子》三卷鹖冠子撰。
《列子》八卷列御寇撰,张湛注。
《广成子》十二卷商洛公撰。
《任子道论》十卷任嘏撰。
《浑舆经》一卷姖威撰。
《唐子》十卷唐滂撰。
《苏子》七卷苏彦撰。
《宣子》二卷宣聘撰。
《陆子》十卷陆云撰。
《抱朴子内篇》二十卷葛洪撰。
《孙子》十二卷孙绰撰。
《顾道士论》二卷顾谷撰。
《幽求子》三十卷杜夷撰。
《符子》三十卷符朗撰。
《贺子》十卷贺道养撰。
《真诰》十卷陶弘景撰。
《无名子》一卷张太衡撰。
《养生要集》十卷张湛撰。
《无上秘要》七十二卷
《玄书通义》十卷张机撰。
《道要》三十卷
《登真隐诀》二十五卷陶弘景撰。
《同光子》八卷刘无待撰,侯俨注。
《牟子》二卷牟融撰。
《净住子》二十卷萧子良撰,王融颂。
《统略净住子》二卷释道宣撰。
《法苑》十五卷释僧祐撰。
《内典博要》三十卷虞孝景撰。
《真言要集》十卷释贤明撰。
《历代三宝记》三卷
《修名罗法门》二十卷郭瑜撰。
《集古今佛道论衡》四卷释道宣撰。
《六趣论》六卷杨上善撰。
《十门辩惑论》二卷释复礼志。
《经论纂要》十卷骆子义撰。
《通惑决疑录》二卷释道宜撰。
《夷夏论》二卷顾欢撰。
《笑道论》三卷甄鸾撰。
《齐三教论》七卷卫元嵩撰。
《辩正论》八卷《释法琳撰》。
《破邪论》三卷释法琳撰。
《三教诠衡》十卷杨上善撰。
《甄正论》三卷杜乂撰。
《心镜论》十卷李思慎撰。
《崇正论》六卷释彦琮撰。
右道家一百二十五部,老子六十一家,庄子十七家,道释诸说四十七家,凡九百六十卷。
《管子》十八卷管夷吾撰。
《商子》五卷商鞅撰。
《慎子》十卷慎到撰,滕辅注。
《申子》三卷申不害撰。
《韩子》二十卷韩非撰。
《晁氏新书》三卷晁错撰。
《崔氏政论》五卷崔实撰。
《刘氏法言》十卷刘邵撰。
《刘氏正论》五卷刘撰。
《阮子正论》五卷阮武撰。
《桓氏代要论》十卷桓范撰。
《陈子要言》十四卷陈融撰。
《治道集》十卷李文博撰。
《春秋决狱》十卷董仲舒撰。
《五经析疑》三十卷邯郸绰撰。
右法家十五部,凡一百五十八卷。
《邓析子》一卷邓析撰。
《尹文子》二卷尹文子撰。
《公孙龙子》三卷公孙龙撰。
又一卷贾大隐注。
又一卷陈嗣古注。
《人物志》三卷刘邵撰。
又三卷刘邵撰,刘炳注。
《士纬》十卷姚信撰。
《士操》一卷魏文帝撰。
《九州人士论》一卷卢毓撰。
《兼名苑》十卷释远年撰。
《辩名苑》十卷范谧撰。
右名家十二部,凡五十六卷。
《墨子》十五卷墨翟撰。
《胡非子》一卷 胡非子撰。
右墨家二部,凡一十六卷。
《鬼谷子》二卷苏秦撰。
又三卷乐台撰。
又三卷尹知章注。
《补阙子》十卷梁元帝撰。
右纵横家四部,凡十八卷。
《尸子》二十卷尸佼撰。
《尉缭子》六卷尉缭子撰。
《吕氏春秋》二十六卷吕不韦撰。
《淮南商诂》二十一卷刘安撰。
《淮南子注解》二十一卷高诱撰。
《淮南鸿烈音》二卷高诱撰。
《三将军论》一卷严尤撰。
《论衡》三十卷王充撰。
《风俗通义》三十卷应劭撰。
《仲长子昌言》十卷仲长统撰。
《万机论》八卷蒋济撰。
《笃论》四卷杜恕撰。
《刍荛论》五卷钟会撰。
《傅子》一百二十卷傅玄撰。
《默记》三卷张俨撰。
《新言》五卷裴玄撰。
《新义》十八卷刘钦撰。
《秦子》三卷秦菁撰。
《誓论》三十卷张俨撰。
《说林》五卷孔衍撰。
又二十卷张大素撰。
《抱朴子外篇》五十卷葛洪撰。
《时务论》十二卷杨伟撰。
《古今善言》三十卷范泰撰。
《记闻》三卷徐益寿撰。
《何子》五卷何楷撰。
《刘子》十卷刘勰撰。
《金楼子》十卷梁元帝撰。
《语丽》十卷硃儋远撰。
《袖中记》一卷
《要览》三卷陆士衡撰。
《古今注》五卷崔豹撰。
《采璧记》三卷庾肩吾撰。
《新略》十卷韦道孙撰。
《名数》十卷徐陵撰。
《典坟数》十卷范谧撰。
《荆楚岁时记》十卷宗懔撰。
又二卷杜公瞻撰。
《玉烛宝典》十二卷。杜台卿撰。
《四时录》十二卷王氏撰。
《物始》十卷谢昊撰。
《事始》三卷刘孝孙撰。
《古今辩作录》三卷
《文章始》一卷任昉撰,张绩补。
《续文章始》一卷姚察撰。
《戚苑纂要》十卷刘扬名撰。
《张掖郡玄石图》一卷孟众撰。
《瑞应图记》二卷孙柔之撰。
《张掖郡玄石图》一卷高堂隆撰。
《瑞应图赞》三卷熊理撰。
《祥瑞图》十卷
《符瑞图》十卷顾野王撰。
《皇隋灵感志》十卷王邵撰。
《皇隋瑞文》十四卷许善心撰。
《谏林》十卷何望之撰。
《善谏》二卷虞通之撰。
《谏事》五卷魏征撰。
《谏苑》三十卷于志宁撰。
《子林》二十卷孟仪撰。
《子钞》三十卷沈约撰。
又三十卷庾仲容撰。
《子林》三十卷薛克构撰。
《述正论》十三卷陆澄撰。
《博览》十五卷
《文府》七卷徐陵撰,宗道宁注。
《翰墨林》十卷
《群书理要》五十卷魏征撰。
《四部言心》十卷刘守敬撰。
《麟阁词英》六十卷高宗敕撰。
右杂家七十一部,凡九百八十二卷。
《氾胜之书》二卷氾胜之撰。
《四人月令》一卷崔实撰。
《齐人要术》十卷贾思勰撰。
《竹谱》一卷戴凯之撰。
《钱谱》一卷顾烜撰。
《禁苑实录》一卷
《种植法》七十七卷诸葛颖撰。
《兆人本业》三卷天后撰。
《相鹤经》一卷浮丘公撰。
《鸷击录》二十卷尧须跂撰。
《鹰经》一卷
《蚕经》一卷。
《相马经》一卷伯乐撰。
又二卷
又二卷徐成等撰。
《相马经》六十卷诸葛颖等撰。
《相牛经》一卷宁戚撰。
《相贝经》一卷
《养鱼经》一卷范蠡撰。
右农家二十部,凡一百九十二卷。
《鬻子》一卷鬻熊撰。
《燕丹子》三卷燕太子撰。
《笑林》三卷邯郸淳撰。
《博物志》十卷张华撰。
《郭子》三卷郭澄之撰。贾泉注。
《世说》八卷刘义庆撰。
《续世说》十卷刘孝标撰。
《小说》十卷刘义庆撰。
《小说》十卷殷芸撰。
《释俗语》八卷刘霁撰。
《辨林》二十卷萧贲撰。
《酒孝经》一卷刘炫定撰。
《座右方》三卷庾元威撰。
《启颜录》十卷侯白撰。
右小说家十三部,凡九十卷。
《周髀》一卷赵婴注。
又一卷甄鸾注。
又二卷李淳风撰。
《灵宪图》一卷张衡撰。
《浑天仪》一卷张衡撰。
《浑天象注》一卷王蕃撰。
《昕天论》一卷姚信撰。
《石氏星经簿赞》一卷石申甫撰。
《安天论》一卷虞喜撰。
《甘氏四七法》一卷甘德撰。
《论二十八宿度数》一卷
《荆州星占》二卷刘表撰。
又二十卷刘睿撰。
《天文集占》七卷陈卓撰。
《四方星占》一卷陈卓撰。
《五星占》三卷陈卓撰。
《天文集占》三卷
《天文录》三十卷祖恆之撰。
《天文横图》一卷高文洪撰。
《天文杂占》一卷吴云撰。
《星占》三十三卷孙僧化撰。
《十二次二十八宿星占》十二卷史崇撰。
《乙巳占》十卷李淳风撰。
《灵台秘苑》一百二十卷庾季才撰。
《玄机内事》七卷逢行珪撰。
右天文二十六家,凡二百六十卷。
《三统历》一卷刘歆撰。
《乾象历》三卷阚泽注,阚洋撰。
《魏景初历》三卷杨袆撰。
《四分历》一卷
《乾象历术》三卷刘洪撰
《乾象历》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