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旧唐书 后晋》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卷四十四(1)  > 返回《旧唐书 后晋》目录

短篇经典(webliver):读一篇经典的文字,放飞自己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志第二十地理三

○淮南道六 江南道七 陇右道八

淮南道

扬州大都督府 隋江都郡。武德三年,杜伏威归国,于润州江宁县置扬州,以隋江都郡为兗州,置东南道行台。七年,改兗州为邗州。九年,省江宁县之扬州,改邗州为扬州。置大都督,督扬、和、滁、楚、舒、庐、寿七州。贞观十年,改大都督为都督,督扬、滁、常、润、和、宣、歙七州。龙朔二年,升为大都督府。天宝元年,改为广陵郡,依旧大都督府。乾元元年,复为扬州。自后置淮南节度使,亲王为都督,领使;长史为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恆以此为治所。旧领县四:江都、六合、海陵、高邮、户二万三千一百九十九,口九万四千三百四十七。天宝领县七,户七万七千一百五,口四十六万七千八百五十七。在京师东南二千七百五十三里,至东都一千七百四十九里。

江都 汉县,属广陵国。隋为江都郡。武德三年,改为兗州,七年改为邗州,九年改为扬州都督府,皆以江都为治所

江阳 贞观十八年,分江都县置,在郭下,与江都分理

六合 汉堂邑县,属临淮郡。晋置秦郡,北齐为秦州,后周为方州,隋改为兗州。武德七年,复为方州,置六合县。又分六合置石梁县。贞观元年,省方州,并石梁入六合,属扬州。

海陵 汉县,属临淮郡。至隋,属南衮州。武德二年,属扬州,景龙二年,分置海安县。开元十年省,并入海陵

高邮 汉县,属广陵国,至隋不改。武德二年,属兗州。州改,仍旧

扬子 永淳元年,分江都县置

天长 天宝元年,割江都、六合、高邮三县地置千秋县,天宝七载,改为天长。

楚州中 隋江都郡之山阳县。武德四年,臧君相归附,立为东楚州,领山阳、安且、盐城三县。八年,废西楚州,以盱眙来属,仍去”东“字。天宝元年,改为淮阴郡。乾元元年,复为楚州。旧领县四,户三千三百五十七。口一万六千二百六十二。天宝领县五,户二万六千六十二,口十五万三千。在京师西南二千五百一里,至东都一千六百六十里。

山阳 汉射阳县地,属临淮郡。晋置山阳郡,改为山阳县。武德四年,置东楚州。八年,去”东“字,治于此县。县东南有射阳湖

盐城 汉盐渎县地,属临淮郡。久无城邑,隋末,韦彻于此置射州,立射阳、安乐、新安三县。武德四年归国,因而不改。七年,废射州及三县,置盐城县于废射州,仍属楚州

盱眙 汉县,属临淮郡。武德四年,置西楚州。置总管,管东楚、西楚。领盱眙一县。八年,废西楚州,以盱眙属楚州。宝应 汉平安县,属广陵国。武德四年,置仓州,领安宜一县。七年,州废,县属楚州。肃宗上元三年建巳月,于此县得定国宝十三枚,因改元宝应,仍改安宜为宝应

淮阴 乾封二年,分山阳县置于隋旧废县。

滁州下 隋江都之清

本章:1/7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