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清史稿》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列传一百六十一  > 返回《清史稿》目录

短篇经典(webliver):读一篇经典的文字,放飞自己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姚文田 戴敦元 硃士彦 何凌汉 李振祜 宗室恩桂

姚文田,字秋农,浙江归安人。乾隆五十九年,高宗幸天津,召试第一,授内阁中书,充军机章京。嘉庆四年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迭典广东、福建乡试,督广东、河南学政,累迁祭酒。

十八年,入直南书房。会因林清之变,下诏求言,文田疏陈,略谓:“尧、舜、三代之治,不越教养两端:为民正趋向之路,知有长上,自不干左道之诛;为民广衣食之源,各保身家,自不致有为恶之意。近日南方患赋重,北方患徭多,民困官贫,急宜省事。久督抚任期,则州县供亿少,宽州县例议,则人才保全多。”次年复上疏,言:“上之於下,不患其不畏,而患其不爱。汉文吏治蒸蒸,不至於奸,爱故也。秦颛法律,衡石程书,一夫夜呼,乱者四起,畏故也。自数年来,开上控之端,刁民得逞其奸;大吏畏其京控,遇案亲提,讦诉不过一人,牵涉常至数十,农商废业,中道奔波,受胥吏折辱,甚至瘐死道毙。国家慎刑之意,亦曰有冤抑耳。从前马谭氏一案,至今未有正凶,无辜致毙者累累。是一冤未雪,而含冤者且数十人。承审官刑挞横加,以期得实,其中冤抑,正复不少。欲召天和,其可得乎?顷者林清构逆,搜捕四出,至今未已。小人意图见长,不能无殃及无辜,奉旨严禁,仰见皇上如天之仁。臣以为事愈多则扰愈众,莠民易逞机谋,良善惟增苦累。应令大小官吏,可结速结,无多株引,庶上下相爱,暴乱不作矣。至所谓养民之政,不外於农桑本务。大江以南,地不如中原之广,每岁漕储正供,为京畿所仰给者,无他,人力尽也。兗州以北,古称沃衍;河南一省,皆殷、周畿内;燕、赵之间,亦夙称富国。今则地成旷土,人尽惰民,安得不穷困而为盗贼?岁一歉收,先请缓徵,稍甚则加蠲贷,又其甚则截漕发粟以赈之,所以耗国帑者何可算也。运河屡淤,东南漕未可恃,设有意外,何以处此?臣见历来保荐州县,必首列劝课农桑,其实尽属虚谈,从无过问。大吏奏报粮价,有市价至四五千钱,仅报二两内外,其於收成,又虚加分数,相习成风。但使董劝有方,行之一方而收利,自然争起相效,田野皆辟,水旱有资,岂必尽资官帑,善政乃行哉?民之犯刑,由於不率教;其不率教,由於衣食缺乏而廉耻不兴。其次第如此,故养民为首务也。”奏入,仁宗嘉纳之,特诏饬各省以劝课农桑为亟,速清讼狱,严惩诬枉。

二十年,擢兵部侍郎,历户部、礼部。二十二年,典会试。二十四年,督江苏学政。道光元年,江、浙督抚孙玉庭等议禁漕务浮收,明定八折,实许其加二。文田疏陈积弊曰:“乾隆三十年以前,并无所谓浮收。厥后生齿日繁,物价踊贵,官民交困,然犹止就斛面浮取而已。未几而有折扣之举,始每石不过折耗数升,继乃至五折、六折不等。小民终岁勤动,事畜不赡,势必与官抗。官即从而制之,所举以为民罪者三:曰抗粮,曰包完,曰挜交丑米。民间零星小户、贫苦之家,拖欠势

本章:1/6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