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清史稿》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列传二百六十五  > 返回《清史稿》目录

世界名著每日读(ticesmall):世界名著网微信版,读名著看文章更方便,等待你的到来!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循吏三

张吉安 李毓昌 龚景瀚 盖方泌 史绍登 李赓芸

伊秉绶 狄尚絅 张敦仁 郑敦允 李文耕 刘体重 子煦

张琦 石家绍 刘衡 徐栋 姚柬之 吴均 王肇谦 曹瑾

桂超万 张作楠 云茂琦

张吉安,字迪民,江苏吴县人。乾隆四十二年举人,六十年,大挑知县,发浙江。时清治各县亏空,责弥补。富阳令恽敬独不奉上官意旨,檄吉安往摘印署事。至则士民群集,乞留敬。吉安见之,默然徒手返,白台司曰:“恽敬贤吏,乞保全之。且州县赋入有常经,前官不谨致亏,责弥补於后来者,恐开掊克之渐。方今楚、豫奸民蜂起,皆以有司贪残为口实。宜用读书人加意拊循,乃无形之弥补耳。”闻者迂其言。委摄县丞及杭州府通判,吉安自以不谐於时,乞改教职,上官留之。

嘉庆二年,署淳安,寻调象山。海盗由闽扰浙,沿海穷民业渔盐者,多以米及淡水火药济盗,且为乡导。吉安革船埠商渔之税,严禁水、米出洋,盗渐穷蹙,值飓风覆盗艇,泅至岸,悉为舟师所获。提督李长庚叹曰:“牧令尽如张象山,盗不足平也。”又建议县境南田为海中大岛,宜如明汤和策,封禁以断盗翼。韭山当海盗之冲,石浦、昌国兵力皆薄,请增兵以资镇慑。事虽见格,后卒如所议。

四年,署新城,漕仓设省城,民输折色,县官浮收,运丁需索,习以为常。吉安平其折价,不及旧时十之六七,民感之。

五年,署永康,蛟水猝发,田庐荡析,为棚厂以栖灾民,阻水者具舟饷之,溺者具棺厝之,不待申详报可,所以赈恤者甚至。上官或斥其有违成例,巡抚阮元素重之,悉如所请。六年,调署丽水,竭诚祷雨,旱不为灾。县多山,民处险远者,艰於赴愬。吉安辄巡行就山寺谳狱,咸乐其便。

八年,署浦江,值水灾,奸民纠众掠富室,伐墓树,邻邑咸煽动。吉安曰:“非法无以止奸民,非米无以安良民,良民安则奸民气散。”请运兵米所馀以赈之,民心渐定,乃擒首恶治如律。补馀杭,九年春,雨伤禾,粜仓穀以平米价,又运川米千石济之。十年,复被水,分乡设厂,煮粥以赈,规画详密,竟事无拥挤之扰。邑多名区,次第修复之。惩讼师,勤听断,修志、葺学,文教丕振。在馀杭七年,引疾归,遂不出。殁后,永康士民请祀名宦,建立专祠。

当时吏治积弊,有南漕北赈之说,南利在漕,相率讳灾。督抚藉词酌剂,置灾民於不问。苟有切求民瘼者,转不得安於位。吉安官浙前后几二十年,所莅多灾区,皆能举职。在新城减漕之三四,时论尤以为难。北赈之弊亦然。同时江苏知县李毓昌,以不扶同侵赈致祸,仁宗优恤之,重惩诸贪吏,盖欲以力挽颓风云。

毓昌,字皋言,山东即墨人。嘉庆十三年进士,以知县发江苏。十四年,总督铁保使勘山阳县赈事,亲行乡曲,钩稽户口,廉得山阳知县王伸汉冒赈状,具清册,将上揭

本章:1/14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