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清史稿》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志五十三(1)  > 返回《清史稿》目录

世界名著每日读(ticesmall):世界名著网微信版,读名著看文章更方便,等待你的到来!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地理二十五

△外蒙古

外蒙古喀尔喀:古北狄地。唐、虞,山戎。夏,獯鬻。周,玁狁。秦、汉曰匈奴。汉初冒顿并有漠南,旋复北徙。后汉仍为北匈奴地。元魏曰蠕蠕,后入突厥。唐初入回纥。贞观四年来朝,以其地为瀚海、燕然、金微、幽陵、龟林、卢山六都督府,又置皋兰、高阙、鸡田、榆溪、鸡鹿、蹛林、寘颜等七州,皆隶燕然都护府。其后并有九姓诸部,尽得匈奴故地。五代至宋,回纥渐衰,与室韦妪厥律诸部散居其地,羁属于辽。金大安初,蒙古始盛。元太宗七年,建都和林,初立元昌路,后改转运和林使司,前后五朝都焉。世祖迁都大兴,于和林置都元帅府。大德十一年,立和林等处行中书省,统和林总管府。皇庆元年,改和林路为和宁路。顺帝太子阿裕锡哩达赖汗依王保保于此,明兵破之,顺帝孙特古斯特穆尔汗遁于土喇河。七传至本雅失里,又为明所败。后诸部共立讬克讬布哈之子号小王子。又数传,徙幕东方,其留漠北部落曰喀尔喀。清崇德三年,遣使朝贡。康熙二十八年,厄鲁特噶尔丹兴兵攻破喀尔喀,七旗举族款塞内附,安置喀伦边内,噶尔丹遂并其地。三十五年,圣祖亲征,噶尔丹窜死,朔漠平。喀尔喀诸部复还旧牧,为部三:一曰土谢图汗,一曰车臣汗,一曰札萨克图汗。又善巴自为一部,曰赛音诺颜。共部四,为旗八十有六。东至黑龙江呼伦贝尔城,南至瀚海,西至阿尔台山,北至俄罗斯。广五千里,袤三千里。北极高四十二度至五十一度三十分。京师偏东三度至偏西二十六度。人约七十万口。

土谢图汗部:驻土拉河。直大同边外漠北。至京师二千八百馀里。南界瀚海,西界翁金河,北界楚库河,东南界苏尼特、四子部落诸部,西北界唐努乌梁海。所部佐领积三十七旗,以分设赛音诺颜部,析二十一旗隶之,后增四旗,凡二十旗。乾隆四十六年,诏世袭。北极高四十五度三十三分。京师偏西十一度二十四分。土谢图汗本旗其汗为噶尔丹所破,来降。康熙三十年,许仍旧号世袭。佐领一。牧地在杭爱山东、喀里雅尔山南,跨鄂尔坤、喀鲁哈二河。西:杭爱山,在鄂尔坤河源之北,其山最高大,山脉自西北阿尔泰山来,东趋,逾鄂尔坤、杜喇诸水,为大兴安、肯特诸山。又自山西库库岭北折,环绕色楞格河上流诸水发源之处。杭爱译言“橐驼”也,山形似之。当即古之燕然山。有鄂尔坤河,自附牧赛音诺颜之额鲁特旗界,东北经章鄂山东麓,又经西尔哈阿济尔罕山西麓,又东北出山,折而西北流,有济尔玛台河自南来会。喀鲁哈河,源出翁金河北土喇、鄂尔坤二河间平地,西北流,转东北,入土喇河。鄂尔坤河又东北经吉拉哈吉图布拉克地南,有西拉索博太河,北自布龙山南支阜,合三水南流来注之,又东北经喀里雅拉山西南麓,中有大洲。又北流,有伊奔河,自西北布龙山东南支阜,合三水来注之。又东北循山,会哈拉河、衣鲁河。又正北流,至布龙山东北支阜

本章:1/7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