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清史稿》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列传二百七十一 文苑一(3)  > 返回《清史稿》目录

短篇经典(webliver):读一篇经典的文字,放飞自己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尝书抵友人,自言:“少馆某所,其家有列朝实录,吾默识暗诵,未敢有一言一事之遗也。长游四方,辄就故家耆老求遗书,考问往事。旁及郡志、邑乘,私家撰 述,靡不搜讨,而要以实录为指归。盖实录者,直载其事与言,而无可增饰者也。因其世以考其事,覈其言而平心察之,则其人本末可八九得矣。然言之发或有所 由,事之端或有所起,而其流或有所激,则非他书不能具也。凡实录之难详者,吾以他书证之。他书之诬且滥者,吾以所得於实录者裁之。虽不敢具谓可信,而是非 之枉於人者盖鲜矣。昔人於宋史已病其繁芜,而吾所述将倍焉。非不知简之为贵也,吾恐后之人务博而不知所裁,故先为之极,使知吾所取者有所捐,而所不取,必 非其事与言之真,而不可溢也。”又以:“马、班史皆有表,而后汉、三国以下无之。刘知几谓得之不为益,失之不为损。不知史之有表,所以通纪、传之穷者。有 其人已入纪、传而表之者,有未入纪、传而牵连以表之者。表立而后纪、传之文可省,故表不可废。读史而不读表,非深於史者也。”尝作明开国讫唐、桂功臣将相 年表,以备采择。其后明史至乾隆初大学士张廷玉等奉诏刊定,即取鸿绪史藁为本而增损之。鸿绪藁,大半出斯同手也。

平生淡於荣利,脩脯所入,辄以以周宗党。故人冯京第死义,其子没入不得归,为醵钱赎之。尤喜奖掖后进。自王公以至下士,无不呼曰万先生。李光地品藻人伦, 以谓顾宁人、阎百诗及万季野,此数子者,真足备石渠顾问之选。而斯同与人往还,其自署则曰“布衣万某”,未尝有他称也。卒,年六十。著历代史表,创为宦者 侯表,大事年表二例。又著儒林宗派。

名世,字亮工。康熙四十二年一甲进士,授编修。夙负文誉,王士祯见其诗激赏之。鸿绪聘修明史,斯同任考核,付名世属辞润色之。官至侍读,坐投诗谄年羹尧夺职。

刘献廷,字继庄,大兴人,先世本吴人也。其学主经世,自象纬、律历、音韵、险塞、财赋、军政、以逮岐黄、释老之书,无所不究习。与梁谿顾培、衡山王夫之、 南昌彭士望为师友,而复往来昆山徐乾学之门。议论不随人后。万斯同引参明史馆事,顾祖禹、黄仪亦引参一统志事。献廷谓诸公考古有馀,实用则未也。

其论方舆书:“当於各疆域前,测北极出地,定简平仪制度,为正切线表,而节气之后先,日食之分秒,五星之凌犯占验,皆可推矣。诸方七十二候不同,世所传者 本之月令。乃七国时中原之气候,与今不合,则历差为之。今宜细考南北诸方气候,取其核者详载之,然后天地相应,可以察其迁变之微矣。燕京、吴下,水皆南 流,故必东南风而后雨,衡、湘水北流,故必北风而后雨。诸方山水向背分合,皆纪述之,而风土之刚柔,暨阴阳燥湿之徵,可次第而求矣。”

其论水利,谓:“西北乃先王旧都,二千馀年未闻仰给东南。何则

本章:1/5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