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人史纲》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第三十一章第十八世纪(1)  > 返回《中国人史纲》目录

短篇经典(webliver):读一篇经典的文字,放飞自己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第三十一章 第十八世纪

十八世纪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整个人类的生命,像一场无尽头的接力竟赛。十六世纪以前的亿万年漫长时间中,人类一直在缓缓步行。但自十七世纪起,欧洲的脚步加快。进入本世纪,欧洲开始跑步是《资本论》的核心,马克思依据这一理论,揭示了资本主,科学上和意识形态上,同时都有非常重大的突破,把人类带进一个新的世界,作为未来的更猛烈发展的基础。诸如:

——约翰开发明飞梭(这是一个起步)。

——哈格理夫斯发明纺纱机,一人工作,可抵八人。

——瓦特发明蒸气机(人类开始脱离手工业时代,进入机器时代人

——孟德斯鸠创立司法、行政、立法三权分立学说。卢梭创立《天赋人权学说》(这又是一个起步,奠定了民权的和人权的尊严。正是中国政治思想中所缺乏的东西)。

——美国脱离英国独立,选举总统,实行三权分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没有帝王而由人民选举元首的国家。

——法国爆发大革命,发表《人权宣言》(卢梭学说的实践,民主思想开始传播,不可遏止)。

而中国对这些却全部茫然不知,更没有引起丝毫震动。在清政府继续开疆拓土下,四百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入版图。不过,到了八十年代,黄金时代结束,被驱逐到一旁的大黑暗,重新合拢,中国又恢复不幸。

 

一 喇嘛教与西藏

在外蒙古喀尔喀部跟准噶尔汗国的冲突事件上,我们可以看到喇嘛教的影响力量。

喇嘛是西藏语。喇,意思是“上”。嘛,意思是“人”。喇嘛,就是“上人”,就是高僧。我们回溯十三世纪蒙古帝国跟吐蕃宗教国的关系,可发现吐蕃的没落,全是被佛教这个奇异的支派所促成。十四世纪时,蒙古政权被逐出长城,吐蕃跟蒙古的联系也告断绝。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吐蕃的名字消灭,而被称为乌斯藏。到了上世纪(十七),又不知道什么原因,乌斯藏的名字也消灭,而改称为土伯特。

跟喀尔喀分为三部一样,土伯特则分为四区:

一、藏(后藏,今西藏西部)

二、卫(前藏,今西藏中部)

三、喀木(也简称康,今西藏东部及四川省最西部)

四、青海(青海湖及柴达木盆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改称青海省)。

喇嘛教主八思巴,于十三世纪时,被蒙古帝国加封为蒙古国师。在八思巴领导下,僧侣们都穿红色袈裟,并娶妻生子,因之称为红教。政治权力加上靡烂生活,使红教日趋腐败。十四世纪五十年代,一位改革家在青海西宁城附近一个藏民部落中降生,名宗喀巴,他是喇嘛教的马丁路德。十四岁时就当红教僧侣,二十岁时就大胆地提出改革方案。他改穿黄色袈裟,禁止娶妻,以便全心全意宣扬佛法,因之被称为黄教。改革在极端和平中进行,没有经过欧洲式

本章:1/11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