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汤姆叔叔的小屋》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第十三章 教友村  > 返回《汤姆叔叔的小屋》目录

音乐经典(yinyue360): 用心发掘最美最经典的音乐!让最悠扬的歌声和乐曲,按摩你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一幅宁静的场景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是一间宽大的厨房,油漆得很雅致,光溜溜的黄色地板上一尘不染;厨房里有一口干净。乌黑的铁锅,一排排亮晶晶的洋铁罐,令人联想起许多不可名状的可口食品;几把油光的绿椅子,虽然旧些,却还很坚固;一把石板镶底的摇椅,上面垫着一个用一块块杂色呢绒拼缀的十分精致的坐垫;此外还有一把大一点的,年迈而慈祥,两只宽大的扶手,仿佛在殷勤地邀人落座,上面的鸭绒坐垫好象也在帮着劝诱……那着实是一把舒适宜人的旧椅子,如果就简朴而实惠的享受而言,足以抵得上十几把你们客厅里那种高贵的丝绒沙发或花缎子沙发。这把摇椅上坐着我们的老朋友伊丽莎。她一面慢慢地来回摇摆着,一面专心致志地在绣花。可不就是她吗?面庞比在肯塔基故乡时略见清瘦,无限忧郁隐藏在她眉宇之间,也刻划在她那张温柔的小嘴周围。一望而知,在沉重的痛苦磨练下,她那颗年轻的心已经变得多么苍老。多么果断!过了一会儿,她抬起乌黑的大眼睛,瞅着她的小哈里象一只热带蝴蝶似地在地板上跳来跳去嬉戏着。这时,脸上不由流露出一种深沉而坚毅的表情;这是在早先比较安逸的日子里,在她身上找不到的东西。

  她身边还坐着一个妇人家,膝头放着一个洋铁盘子,正在那里把一些晒干了的桃子挑出来放在盘子里。她也许有五十五岁,也许有六十岁。可是,她有那么一张面孔:岁月在它上面轻轻拂过,只是使它显得更有光彩。更美丽。头上那顶雪白的。丝带镶边的绉纱帽子,是按地道的教友会样式做的;从她那方折得平平整整地别在胸前的素净的白洋布手绢以及淡褐色的披肩和服装,一望便知她是个教友会(教友会,基督教一教派,主张态度和平。服装朴素。言语单纯。信徒。她有一张红润。健康而温柔的圆脸,令人联想起一只熟透了的蜜桃;她的头发光溜溜地朝后分梳着,由于年事关系,已经银丝斑斑了;头发下面是高而安详的前额,岁月在那上面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只写下了“大地平安。与人为善”(出自《新约圣经。路加福音》第二章第十四节,由译者按上下文另译。)等字样;额头下面闪烁着一双明亮。诚挚而慈祥的棕色大眼睛。你只要仔细观察一下那双眼睛,就会觉得你已经清清楚楚地看到一颗最善良。最真诚的女人的心。人们对于美丽的姑娘谈论得那么多,赞美得那么多,为什么没有人发现老妇人的美呢?如果有人想在这方面寻求灵感的话,那我就把我们的老朋友瑞琪儿。哈里台推荐给他,就是她坐在小摇椅上的那个模样。这把摇椅有个怪脾气,就是老爱吱吱呀呀地作声……这是实在话……不是早年得过风寒病,就是得过气喘病,再不然就是神经错乱症;当她慢慢地来回摇晃时,它便不断轻轻地发出那种“吱吱呀呀”的声音;要是换了别的椅子,早就令人难以容忍了。可是赛明。哈里台老汉却老是说,他觉得这声音比什么音乐都美;他们的儿女也都异口同声地说,他们最思念的就是能听到妈妈的摇椅声。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二十多年来,他们在那把椅子边得到的只有亲切的话语。

本章:1/7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