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周作人文集》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桑下丛谈(八则)  > 返回《周作人文集》目录

短篇经典(webliver):读一篇经典的文字,放飞自己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绍兴城门
  《可言》卷一引丁修甫著《小槐簃诗稿》,有句云,杭城十门未游遍,忽忽行年将大衍。余十三四岁时曾住杭州两年,往来多过候潮门,此外则清波门最耳熟,常听妇女子提起,用以骂人,盖其时法场在清波门头也。绍兴城旧有九门,据尹幼莲《地志述略》所举俗称如下,即东郭,都泗,昌安,西郭,偏门,南门,稽山,五云,雷门是也。前六门皆是水门,平时拜岁扫墓都曾走过,余乃是旱门,雷门早封闭,今只余地名罗门权耳,五云俗呼作吴市门,茹三樵云即梅福故迹,稽山门则是至禹陵会稽山之要道,出入尤频繁。不佞居越中不甚久,十八岁后流浪于外,近来且有二十余年不曾归去,然而城门却都已走遍,即此可以做丁君矣。此诸城门中最系怀念者为东郭,不但与祖居相近,时常出入,其地亦特僻静,每当黄昏时入城来,城楼半废,墙上满生淋荔,四望荒凉,城内与城外如一,颇有诗味画意,非南门答所能有也。昌安偏门等水门外别有旱门通行,南门独否,出城行须趁渡船,官设不取资,东郭则沿城门有石墩,可以步行,出门即渡东桥,相传第三洞下流水是神仙水,又为明末余武贞先生殉难处,唯后人都已不甚了了,只于大旱时至桥头取水以供茶饭而已。
  杨梅
  《嘉泰会稽志》卷十七杨梅一条云,“方杨梅盛出时,好事者多以小舫往游,因置酒舟中,高饤杨梅,与樽饤罍相间,足为奇观。妇女以簪髻上,丹实绿叶繁丽可爱。又以雀眼竹筥盛贮为遗,道路相望不绝,识者以为唐人所称荔支筐,不过如此。小时候常闻人说杨梅山,终未能一到,但到者亦只是饱吃杨梅而已,未必置酒灯果,至于妇女替杨梅者更无有矣。装篮愧遗,此风至今未泯,儿童最为欢喜,胜于送西瓜也。不佞去乡久,对唯独杨梅觉得无可替代,每见草荡即洋莓上市,辄忆及之。杨梅生食固佳,浸烧酒中一日,啖之亦向有风味,浸久则味在酒中,即普通所谓杨梅烧,乃是酒而非果矣。
  吾乡烧酒其强烈自逊于北方之白干,但别有香气,尝得茅台酒饮之,其气味亦相似,想亦宜于浸杨梅,若白干则未必可用,此盖有类燕赵勇士,力气有余而少韵致。洋洲不知何如,窃意如以好勃兰地酒浸杨梅,经一宿食之,味必不恶,惜无从试之也。(1939.7.27发表)
  飞升
  偶阅《剑南诗稿》,卷二十七寄方瞳胡先生诗有注云,“古仙人飞升皆在五岳名山,故人少见者。”放翁盖是长者,故其言如是,与千一百年前同郡人王仲任语相比较,更觉得有意思。《论衡》卷七《道虚篇》中论淮南王飞升之虚,有云,“夫人,物也,虽贵为王侯,性不异于物。物无不死,人安能仙,鸟有毛羽能飞,不能升天,人无毛羽,何用飞升?使有羽毛,不过与乌同,况其无有,升天如何?”又记李少君称得道,终乃病死,推论之曰,“如少君处山林之中,入绝迹之野,独病死于岩石之间,尸为虎狼狐狸之食,则世复以为真仙去矣。”其言甚深刻,大有师爷笔法,不佞系学儒而少兼佛道者,放不愿败长厚者之意,若私心所喜者,乃是王君疾

本章:1/3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