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苏轼词选》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  > 返回《苏轼词选》目录

短篇经典(webliver):读一篇经典的文字,放飞自己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1]

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2]

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

莫教踏碎琼瑶。[3]

解鞍欹枕绿杨桥。

杜宇一声春晓。[4]

【注释】:

[1]弥弥:水波翻动的样子。

[2]障泥:马鞯,垂于马两旁以挡泥土。玉骢:良马。骄:壮健的样子。

[3]可惜:可爱。琼瑶:美玉。这里形容水中之月的美好。

[4]杜宇:杜鹃鸟。

【简析】:

这首寄情山水的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作者在词中描绘出一个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在诗情画意中表现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适,抒发了他乐观、豁达、以顺处逆的襟怀。

上片头两句写归途所见:「照野渳浅浪,横空隐隐层霄。」弥弥,是水盛的样子;层霄,即层云。春夜,词人在蕲水边骑马而行,经过酒家饮酒,醉后乘着月色归去,经过一座溪桥。由于明月当空,所以才能看见清溪在辽阔的旷野流过。先说「照野」,突出地点明了月色之佳。用「弥弥」来形容「浅浪」,就把春水涨满、溪流汩汨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横空」,写出了天宇之广。说云层隐隐约约在若有若无之间,更映衬了月色的皎洁。此两句暗写月光。

「障泥未解玉骢骄」,是说那白色的骏马忽然活跃起来,提醒他的主人:要渡水了!障泥,是用锦或布制作的马荐,垫在马鞍之下,一直垂到马腹两边,以遮尘土。词人在这里只是写了坐骑的神态,便衬托出濒临溪流的情景。此时,词人不胜酒力,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鞍鞯,即欲眠于芳草。「我欲醉眠芳草」,既写出了浓郁的醉态,又写了月下芳草之美以及词人因热爱这幽美的景色而产生的喜悦心情。

过片二句,明写月色,描绘从近处观赏到的月照溪水图,更进一步抒发迷恋、珍惜月色之佳的心情:「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琼瑶,是美玉,这里比做皎洁的水上月色。可惜,是可爱的意思。这里用的修辞手法是「借喻」,径以月色为「琼瑶」。此句以独特感受和精切的比喻,传神地写出水之清、月之明、夜之静、人之喜悦赞美。

「解鞍欹枕绿杨桥」,写词人用马鞍作枕,倚靠着它斜卧在绿杨桥上「少休」。这一觉当然睡得很香,及至醒来,「杜宇一声春晓」,通过描写杜鹃在黎明的一声啼叫,把野外春晨的景色作了画龙点晴的提示。这一结尾,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生动地表现了空山月明、万籁俱寂的春晨之美。

作者以空山明月般澄澈

本章:1/2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