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武则天正传》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第三章 永远困扰当权者的接班人问题  > 返回《武则天正传》目录

短篇经典(webliver):读一篇经典的文字,放飞自己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太宗皇帝为什么立晋王治那样软弱无能的人,做他千秋万岁之后继承大统的人呢?这也许是他生平的一个大错。太宗有十四子,由十个母亲所生。长子常山王承乾,四子魏王泰,九子晋王治,都是贤德的长孙皇后所生,三人都极有机会立为太子。可是好竹难免生恶笋,在后代子孙方面,皇帝也难免不如意。初立太子,长子承乾粗鄙无赖,与娼优娈童为伍。有一次,他使朋友打扮成突厥人,装作在丧礼中围着死人跳舞,他自己躺在地下假装死人,然后猛然一跃而起吓唬他们。他就以此为乐。虽请国内名儒为师,皇上也没法使他进德修业。

泰为第四子,理应立为太子,太宗也已经暗中决定传位于他。泰生得英俊,为人端肃,有学问,善诗文,从各方面看,都会成为一个有道明君。太宗使他住在武德殿邻近,武德殿为上朝的大殿,并且每月拨给他的花费比其他皇子都多。泰的势力迅速强大起来,太子遂有恐惧之心。于是兄弟不睦,继之以凶争恶吵,埋怨不平,父皇烦恼万分。终于太子承乾举兵反。朝廷虽然轻而易举地将叛乱平定,太宗终以太子不肖引为耻辱。

一天散朝以后,皇帝吩咐贤臣长孙无忌及另外两位大臣随后入宫。入内之后,太宗勃然大怒说:“一个人怎么会有这么不肖之子!”于是从墙上摘下宝剑,便欲自刎。长孙无忌自然赶紧拉住。在凌烟阁中,无忌位居二十四功臣之首,忠正贤明,太宗对他言听计从。

太宗问无忌说:“现在该怎么办呢?”这时太子承乾已废,尚未伏诛。皇帝必须做一个重要的决定。若立四子泰为太子,兄弟相争,必伤一人。无忌奏称:“依臣愚见,当立晋王治为太子。”

太宗说:“立那个东西?你的话也许不错。承乾和泰的仇恨已深。立泰则泰将来必杀承乾,否则承乾必会造**反而杀泰,我敢断言。若立治为太子,将来继承大统,泰与承乾二人性命尚可保全。治为人仁厚忠诚,只是过于软弱,可是……我真不知道怎么好。”

圣明的太宗皇帝犯了个错误。为了救一个卑劣浪子的一条命,他立了晋王治嗣承皇位。晋王治为人软弱无能,优柔寡断,的确没有统治大唐帝国的才能。太宗后来渐渐又犹疑起来。一天,他向长孙无忌说:“你让我立了治为太子……我自己真不知道……”

不管怎么样,嗣承大统的问题总得解决,一劳永逸,避免将来的纷争。于是皇帝下诏称:前太子既然已废,并且贬谪在外,今立九子晋王治为太子,日后继承大统,如再有人企图继承皇位或重行论及嗣承一事者,立予严办。

当时太子治已二十二岁,业已娶妻,生有四子。虽不失为一个良善青年,但怯懦脆弱,英明不足。因为生来赋有深情,忠诚恭顺,倒颇得太宗皇帝欢心。太宗已经为他选择了一个贤淑的女子,将来就是王皇后,现在正随太宗皇帝住在宫中。太子地位不同于众

本章:1/2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