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第二部分(2)  > 返回《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目录

短篇经典(webliver):读一篇经典的文字,放飞自己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已经开始建立的社会和在人们之间已经建立起来的种种关系,要求人们所具有的性质,已不同于他们的原始体质中所禀赋的性质。由 于道德观念已开始渗入人类行为之中,由于在没有法律以前,每一个人都是自己所受侵害的唯一裁判者和报复者,因此适合于纯粹自然状态的善良已不适合于新产生 的社会。随着互相侵害的机会日益增多,对侵害所施行的报复也就日益严酷。在那个时候,正是报复的恐怖代替了法律的制裁。这样,尽管人们已变得忍耐性不那么 强了,尽管自然的怜悯心已有了某种程度的变性,但是人类能力的这一发展阶段是恰恰处于介乎原始状态中的悠闲自在和我们今天自尊心的急剧活动之间的一个时 期,这应该是最幸福而最持久的一个时期①。对于这一点我们越加深思,便越觉得这种状态极不易发生变革,而且也是最适合于人类的一种状态〔十六〕;除非由于 某种不幸的偶然事件,人类是不会脱离这种状态的。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这种偶然事件最好是永不发生。我们所发现的野蛮人,几乎都是处在这种状态。从他们的 事例中,似乎可以证实:人类生来就是为了永远停留在这样的状态。这种状态是人世的真正青春,后来的一切进步只是个人完美化方向上的表面的进步,而实际上它 们引向人类的没落。

①卢梭在这里所指出的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由此看来,所谓自然状态中的人是最幸福的那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最接近于黄金时代 的乃是新产生的社会。但卢梭嗣后却简化了他这种论点:“关于人的一个主要原理是:自然曾使人幸福而善良;但社会使人堕落而悲苦”(卢梭:“对话录”, Ⅲ)。那么,后来人们任意把卢梭的学说简单化,首先应该归咎于卢梭自己。

当人们满足于自己的粗陋的小屋的时候;当人们还局限于用荆刺和鱼骨 缝制兽皮衣服、用羽毛和贝壳来装饰自己、把身体涂上各种颜色、把弓箭制造得更为精良和美观、用石斧作渔船或某些粗糙的乐器的时候②;总之,当他们仅从事于 一个人能单独操作的工作和不需要许多人协助的手艺的时候,他们都还过着本性所许可的自由、健康、善良而幸福的生活,并且在他们之间继续享受着无拘无束自由 交往的快乐。但是,自从一个人需要另一个人的帮助的时候起;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①;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劳动就 成为必要的了、广大的森林就变成了须用人的血汗来灌溉的欣欣向荣的田野;不久便看到奴役和贫困伴随着农作物在田野中萌芽和滋长②。

②叙述到人类历史的这一阶段,卢梭用他从毕丰“博物学”和旅行家们的纪事中所获得的材料来证明他自己的推断。

①卢梭清楚地看到只有用经济的理由,才能彻底说明社会压迫的根源。政治上的暴力,并不是首要原因。

②思想性之强(辩证的方法),句法的开阔灵活,对比的鲜明,使这段文字成为卢梭的名文

本章:1/7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