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母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注释]
①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②恒: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④无名:指无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母:母体,根源。
⑦恒:经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jiao):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谓:称谓。此为“指称”。
⑾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⑿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引语]
老子破天荒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它的涵义博大精深,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从美学原理去探求,更应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去思维……
哲学家们在解释“道”这一范畴时并不完全一致,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有的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同时也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泉源。不过在“道”的解释中,学者们也有大致相同的认识,即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僵化静止的;而且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都是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总之,在这一章里,老子说“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不可以用语言来说明,而是非常深邃奥妙的,并不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加以领会,这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评析]
在这一章里,老子重点介绍了他的哲学范畴——“道”。道的属性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这是早已存在的一个问题,自古及今,它引起许多学者的浓厚兴趣。在历史上,韩非子生活的时代距离老子比较近,而且他是第一个为《道德经》作注的学者。关于什么是道,在《解老》中,韩非子这样说:“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这表明,韩非子是从唯物的方面来理解老子的“道”的。在《史记》中,司马迁把老子与韩非子列入同传(还附有庄子、申不害),即认为韩、庄、申“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汉代的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同样认为老子的“道”的思想是唯物论的。但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代,情形有了变化。一些学者体会老子哲学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妙义,肯定宇宙的本体只有一个“无”,号称玄学。随后佛学传入中国并渐渐兴盛起来,玄与佛合流,因而对“道”的解释,便倒向唯心论方面。宋明时期的理学家同样吸取了佛学与玄学思想,对老子的“道”,仍旧作了唯心主义解释。总之,“道”是唯物还是唯心论,学者们一直有根本不同的看法。
[解读] “道”的革命性和权威性
“道”这个哲学概念,首经老子提出。
这个颇带东方神秘主义的名词,在《老子》一书中频频出现,它有时似乎在显示宇宙天地间一种无比巨大的原动力;有时又在我们面前描画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种亘古蛮荒的状态;或展示天地初分,万物始生,草萌木长的一派蓬勃生机,如此等等。
从老子对“道”的种种构想中,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他对“道”的那种近乎虔诚的膜拜和敬畏的由来。老子对“道”的尊崇,完全源于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诚信,这完全有别于那个时代视“天”和“上帝”为绝对权威的思想观念。“道”,对老子来说,仅仅是为了彻底摆脱宗教统治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根据,它比“上帝”更具权威性。
老子的“道”是具有一种对宇宙人生独到的悟解和深刻的体察,这是源于他对自然界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一种强烈的神秘主义直觉而至。这种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着意关注,是构成老子哲学思想的基石。
源于一种生物学上的意义,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无论在精神上亦或在物质方面,从古迄今,都表现为一种近乎原始的依赖性,有如婴儿之对母体。古人有云:“人穷则反本。”这个所谓的“本”,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也就是指“自然”,这个人类和万物的母亲。屈原长诗《天问》为什么会提出许多对宇宙天体、历史、神话和人世方面的疑问?当他对政治前途和黑暗现实感到失望时,很自然地会产生一种对自然的返归心态和求助愿望。出于一种对现实的不满和焦虑,推本极源,急切希望找到人在神秘的自然力面前的合适位置。
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说,论述了文明给人类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精神带来了极为沉重的压抑,这是文明之一大缺憾。然而他所说的人类天生的追求快乐的原则,也正是建立在人和自然的谐合关系上。今天,人们在生活需求和文化思想方面涌动的“回归自然”潮流,不也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解释了古代学家们对宇宙自然竭力尽智地探索的原因吗?由此我们也可理解老子哲学里尊崇自然,否决知识,追求“小国寡民”的政治生活,以及对“道”纯朴本性和神秘的原始动力的渲染的历史原因所在了。
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上移,陪里执命,政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当现实社会中的氏族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旧有的“天命观”和“天道观”同样也束缚着思想的发展。老子形而上学的“道”的提出,是从对自然史的认识上寻找否决“天命观”“天道观”的理论根据,因而具备了中国古代哲学史的革命性和合理性。
勉强解一下第一章: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两者同出,异名同胃;玄之有玄,众眇之门。
以上可以说是帛书甲版《老子》的原文,只有众眇之门的“门”字和故恒无欲的“故”字缺失。而这两个字又没什么争议,按照其帛书乙本补全就可以了。帛书甲本文字古朴,应该相当接近老子的原文。
有人说道经第一句应该这样断:道可 道非 常道,根据帛书本这种断句是说不通的,道可道也非恒道也,无论怎么断句都断不出 道可/道非/恒道的意思。
把道可道的第二个道解释成言说本身就是一个谬误,春秋时代道还没有言说的意思。
这种解法主要是根据庄子知北游来的。“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
其实《庄子知北游》对老子的理解是否有误还是个问题。且不说这个是不是庄子所写,就从对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理解就很成问题。
那不成了知道道的人都说不出道是什么,不知道倒能说出来。
也许庄子这也理解是大智若愚,也许知北游只是后人假托庄子的思想,这都无从考证。
不过至少老子不应该是这个意思。
而且根据我的观察,老庄老庄,其实差别很远。庄子和韩非子都继承了老子的思想,但是两者的发展方向是相反的。想用这两个人的思想来解老,等于透过哈哈镜看世界,这一点是我再三强调的。
不言指侯王少用政令,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如果站在老子全文的角度来看,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就是这个意思。明于道者不会多言,多言数穷。这正是无为的精要之处。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就是说,道有迹可循,虽然道看不到听不见摸不着,但是道的运动轨迹是可以追寻的,反也者道之动;但是道是变化的,通行本里有一句独立而不改,造成老子内容的矛盾,帛书版作独立而不亥(垓),表示独立而无边际。老子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远,远曰返。可见道是在变化的。这样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老子所说道不是一成不变的恒道。既然道非恒道,名也非恒名了。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帛书的文字是这样的。虽然王弼本作无名天地之始,但是王弼注云:“凡有皆始于无,故未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可见王弼本原为“万物之始”。无形无象,无名可称之时,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名可称,万物产生,谓之万物之母(母表示产子并乳养)。
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无欲可观眇,有欲则观噭,噭表示孔穴,引申为从孔中涌出,产生的意思。有欲之时只能看到万物外在的现象。
至于:无,欲以观其妙;有,欲以观其徼。这样的断句在帛书的面前不攻自破。
有,无的读法是始自王安石的,帛书出土后,就只有“有欲,无欲”这一种读法了。要注意到是严灵峰认为,老子以清净为本,常有欲者,如何观徼,陈鼓应也同意这一观点。
不过我认为,有欲者只能观其所噭,这里主要是对徼和噭的理解问题,徼做边际讲,噭是产生的意思,我觉得观其所噭和上文的无名,有名联系的更为紧密。
无名和有名,眇和噭,异名同胃,皆出于道。道是玄之又玄的众眇之门。
本文来源:http://hi.baidu.com/higl87/blog/item/5b36a4113a927917b9127b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