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首页 我读过的 世界名著 诺奖作品
国学名著 科幻名著 言情名著 恐怖名著
历史小说 武侠名著 教育名著 传记名著

位置:我读过的 >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目录

第二章未圆的月亮(2)


 龙庆高高兴兴地迎接着这位受人敬重的农村知识分子,把惟一的破旧靠椅让给昌全,自己在一条木头凳上坐下来。

“三娃,快把灯盏点起!”代理支书高声向着隔壁叫喊,有一个少年立即应声过来,划着火柴,点燃了方桌上的墨水瓶改装的煤油灯儿。

“怎么样?”龙庆先开口,“你们那些治棉花蚜虫的‘金小蜂’,该没有冷死吧?……哎,我的眼睛痛,有几天没到你们四队去了。”

吴昌全凑过去看了看龙庆的病眼,真诚而体贴地说:“龙二叔,你熬夜熬多了。”

龙庆承认着,同时朴充道:“还有,火大,医生说,虚火上攻!”

“是么?少熬点夜,将息几天,调剂一下才容易好。”

“不容易!恐怕要痛七七四十九天才得松活。”

昌全善意地笑了,问:“为啥要四十九天?”

“我今年四十九岁。”

“哈哈哈……”年轻人对于龙庆的不科学的解释,感到好笑,但笑的一点没有轻慢的意思。

“害病也是一种‘矛盾’,内部某些方面失调,不平衡,局外部环境的矛盾就会激化,于是,身体的某一部分就出现病态来了……”吴昌全给代理盘书讲起“病理学”来。讲着讲着,龙庆居然觉得自己似乎也懂得这个道理了,他不住地点头,嘴里乐呵呵笑着。

但是,葫芦坝第四生产队的会计,今晚不是为着讲“矛盾论”、“病理学”来的。他来询问一件有关决算工作上的事儿,晚饭时候,郑百如特地去他家通知他明 天到大队集中清理全年粮食账目,说是“千方百计,非得‘跨纲要’不可!”郑百如告诉了小伙子一些“跨纲要”的办法:“比如说,社员分回家去的水谷子,原来 打的七成,如今提高一点,算个八九成;又比如,社员们一年四季分回家的粮食蒿秆,一捆麦草把儿里边难道没有一斤二斤小麦?谷草里不是也有没打净的谷子 么?……这样算下来,今年葫芦坝粮食过纲要是没有问题的!……”吴昌全不明白郑百如为什么要在决算工作已经快结束的时候兴这个花样。他紧张地问龙庆:

“这是上边的精神么?”

“不是。上边没有这个精神。”

吴昌全稍稍松了一口气,说:“不是上级来的精神,我就放心了。我妈说,如果真像郑百如说的,是‘上级’叫这样子的,那,可真是一场大祸害哩!”

然而龙庆却暗暗地倒抽了一口冷气,假如这桩背时主意真是“上边”想出来,布置下来的,那么,龙庆他不会紧张到如此地步。正如葫芦坝几年来推行的“工分 一年一评”的办法。他明知这是个从根根上破坏葫芦坝农业生产的背时主意,但因为那是“上级”叫干的,减了产,他问心无愧。可是,如今郑百如布置的这个“跨 纲要”的花样,并不是上级叫干的呀!葫芦坝搞这种虚虚假假的事,他这个代理支书的责任可就重大了。将来要是群众反对,上级检查,郑百如一口赖掉,祸事不都 在他龙庆身上了!……龙庆心中暗喑叫苦。

“郑百如是副支书、大队会计,这些事他和你都商量过没有啊?”昌全问道。

龙庆摆着手说:“没有,连信都没有给我带一个呢。”

“这太不像话了!”年轻人忿然说道,“难道产量不是从地里长出来的,是靠算盘上‘算’出来的么?这是欺骗自己。反正我们四队不得干!今年没跨纲要么。明年好好干,争取跨过去嘛!”

纯洁得像一张白纸的小伙子,面对复杂纷纭的政治生活,还缺少着一个心眼呢。你为啥不往深处看啊!

“好了,我回去了,”吴昌全站起身来告辞,并补充道:“我特地为这事来问一问的。”

龙庆没有挽留他。送出了这位刚正不阿的青年以后,“扑”的一声吹灭了灯火,坐回到他的破靠椅里,心悸地继续沉思起来。

“好,我走了,大娘。”许琴站起身来,这样说道,“刚才说的事你说给昌全哥行了。”

吴昌全的母亲金顺玉含笑挽留:“还早呢,再坐一会儿,他就回来了嘛!……平时你难得到我们家来呀!”

许家九姑娘红着脸又重新坐下来。不知怎么搞起的,她的神态有些不自然了。她举目环视着这间堂屋的四壁和摆设,其实这已经看了多少遍了。正中墙上,毛主 席的彩色印制相片,装在一个玻璃镜框里,端端正正地挂着;棉花、水稻、小麦、果树等等的科技图表贴满了四壁,屋梁上挂满了一排排装着良种的小布袋儿和各种 各样的农作物标本;桌子上,高脚煤油灯罩着一个洁净透明的玻璃罩子……这一切,她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

金顺玉大娘挪了挪椅子,靠近九姑娘,突然问道:“今天从你们二队过来的人说起你家四姐的事。她不走了,可是真的?”

“嗯。”许琴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愁容来。

“为什么啊?”

“不清楚……”九姑娘说,“我想,不走也好,她的性情太软弱了,走到哪里,都难说那个男的不欺负她。要是像我三姐那样,看谁敢欺负!”

金顺玉大娘笑着摇了摇头,说道:“道理不在这个‘性情’上。呃,你回去对她说说,这一回要自己拿定主意,走,还是不走,都要把决心下实在,这辈子再经 不起这些年这种周折了,可怜!好端端的一个女子呀!十年前,她也像你如今这个模样儿,你俩的长相简直像一个巴掌打下来的。只是,她那会儿爱低着眼皮,怕 羞,不如你这么大大方方。唉,你们的娘死得太早了……老九呀,你叫你四姐抽空常到我家走走,有什么心头的闷气,也好吐一吐。”

“嗯。”许琴感激地点了点头。

这吴昌全的母亲是土改时期入党的老积极分子,只是近几年才没有担任什么职务。她的热心和正直,是许琴深知的。加之,许琴的已故的母亲和眼前这位慈祥的老大娘曾经是几十年的老乡邻,过去往来得很密切的,因此她的话在许琴昕来分外亲切。

金顺玉大娘的话又一下子转到吴昌全身上去了。这位热心肠的女共产党员,对葫芦坝乱纷纷的人事关系和路线斗争,心里像明镜似的;然而对于亲手抚养大的儿 子,却越来越感到不了解了。儿子是个光明正大的男子汉,这,她清楚,但她总感到儿子对她隐藏着某种秘密。对自己惟一的儿子心灵中那个神秘的角落,总是做母 亲的需要探索和了解的。她曾努力地试图了解,儿子却从不泄露半分。为这个,她多少有些忧虑。现在她对许琴说道:

“你这个团支书,对青年人的思想情况掌握得怎么样啊?……比如,我家昌全吧,近年把,我就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如今这个社会风气呀,我就有点担心!”

许琴笑道:“大娘,别人我不敢说,是昌全哥么,我敢保险!你尽管放心好了。”

大娘心里“咯噔”了一下,不由得想道:“呃,难道那把钥匙在这个姑娘手上么?”她忙接着说道:“放心?如今这些青年,有些事就不愿向自家的老人吐露一点点儿,哪伯是亲生的娘母。这,叫我怎的能放心!”

九姑娘笑笑,表示同意,说:“不过,他对你都保密,那就真是不应该了。”

大娘紧接着试探一句:“你们常在一起开会学习,你一定了解。你难道也对我保密?”

“我?……”许琴脸红了,很有点难为情的样子。

大娘忙补充一句:“你是团支书呀!对团员的思想一定比我们了解得多些。”

这句话把九姑娘从困窘的羞涩中解脱了出来。她回答道:“我这个团支书没有认真把责任负起来,工作做得很不好。昌全哥的水平比我高多啦!大伙都很敬重他。他……”

“他怎么啦?”

“他好像有什么心事。”

“唔,是有心事。”

“可是,我却不了解。”

“哦,原来你也跟我一样,不了解啊!”

金顺玉大娘显得有点失望。这时,她才不得不把她的忧虑明白地对这位团支书说出来:“我家昌全是五一年五月间生的,再过半年就满满的二十五岁啦!看着一 年年大了,亲戚邻里不少人给他介绍对象、提说亲事,可他一概拒绝了。后来,他干脆对我说:‘娘,以后你给挡一挡驾吧,就说我已经有对象啦!’我问他对象在 哪儿,他总不回答我。有一回我又问起来,他却伤心败气地对我说:‘娘,你莫怄气,实对你说吧,我这辈子发誓不结婚了!’……天哩!你看他这是咋回事嘛!别 的我不忧,说实话,他就一辈子不结婚我也不那么忧虑,我怕的只是他真的找上个不好的姑娘,造下一辈子的祸害!”

停了停,许琴才说道:“大娘,昌全哥的这方面的事情,我今晚不听你说,真是一点儿也不知道。不过,你老人家还是放心好了,他又不是那些轻浮人,他不会 走歪了步子的。”她这样热心地劝说对方,然而心里却在想着:“这个昌全哥是咋个的?一会儿说有对象了,一会儿又发誓不结婚!……这样的一个聪明耿直的人, 搞起科研来那样能干,为啥在感情生活方面这样无能呢。”

想到这里,吴昌全那朴实、英俊的身影突然占满了她的思想。她隐隐约约感觉到,那位一心扑在事业上的青年的心,似乎正经历着一种什么痛苦的折磨。这样的 感觉,不由使她那少女感情的天平,不知不觉地向他倾斜过去。……是的,所有正直忠诚的人的痛苦,都能引起忠诚正直的人的同情。这是一种伟大的、心心相印的 同情。这种革命者的高尚情操,正在冶炼着年轻的团支书的心灵。

金顺玉大娘从许琴沉思着的眼神里,看见了一种纯正而又炽热的东西,她暗想:“我家昌全要是能够娶上许家这个九姑娘,那就好了。”可是,她怕当着面这样 说,会使许琴难为情,便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回肚里。然而,一个重要的决定已在她心里作出来了:这件婚事,她要亲自出面来提。她要直接去找许茂老汉!这件事 不能拖延,甚至不能推到两三天以后,必须明天就去谈。实在说,天底下离了许家的姑娘,谁还能配得上她的儿子吴昌全呢?

是啊,是啊,葫芦坝许茂家里的姑娘,个个都是好样的!

接着,这一老一少两代妇女开始谈论一些别的事,她俩越谈越投契。对于眼下葫芦坝的事情,以及葫芦坝以外的事情,如像近来太平镇上的武斗啦;县上的拖拉 机厂自从建起来以后,烟囱就没有冒过烟啦;农村的评工记分便宜了懒汉二流子啦等等问题。这位土改时期的老党员,和这位七十年代的团支书,思想和看法竟然是 这样的接近。……

正谈得兴浓的时候,吴昌全回来了。

昌全看到许琴坐在自己家的堂屋里,先是一怔,继而淡淡地点了点头,算是招呼,然后,便一头扎进隔壁的卧室里去了。当娘的忙问道:

“呃,龙二叔咋说呀?你见到他么。”

昌全在屋里回答道:“不是上级的布置,也不是支部的决定,是郑大会计的鬼花样!”

“老龙的意思该咋个办啦?是执行,还是不执行呀?”

“他也没咋说,反正我们四队不执行。”

许琴听他俩一对一答,摸不淸头脑,正要问一问,金顺玉大娘却改变了话题,对儿子说道:

“你出来呀,团支书找你研究工作呢!”

吴昌全踱到堂屋来了,抓了根板凳靠墙壁坐下,离许琴远远的,冷淡得很。

许琴说:“今天在公社开了一天会。下午分头安排的时候,团委布置了几项工作,有宣传工作、扫盲工作、科研组的工作,还有卫生村。宣传方面,要我们各大 队团支部立即把原有的业余文艺宣传队恢复起来,编排一台小节目,内容是宣传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的精神。今晚我找你商量,主要是各生产队以团小组为骨 干成立科研小组的事。县委工作组到了公社,马上就要下队来了,颜组长对成立科研组的事很支持,叫我们立即行动,以团员、青年为骨干,请老农做参谋,把各队 都搞起来,先订出规划……我给颜组长讲了你搞科研的情况,她听着高兴极了,说是一定要来向你学习呢……呃,昌全哥,你看咋办?”

吴昌全说:“各队都成立科研组,这事早该办了。可是,具体咋个成立,我可不懂行。你们团支部去办吧。”

许琴笑着惊叫起来:“哦哟,‘你们团支部’!这话亏你说得出口呢,你不是团员呀!”

“我这个团员,快超龄了。

“在组织里一天,也得做工作。”

“嘿嘿,我可是……”

“怎么?怕把你们小队搞科研的好经验传给外队?你保守么?自私么?”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