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首页 | 我读过的 | 世界名著 | 诺奖作品 |
国学名著 | 科幻名著 | 言情名著 | 恐怖名著 |
历史小说 | 武侠名著 | 教育名著 | 传记名著 |
假如世上有第一种事物,它无所赖于另一些称为“那个”的事物;这就是原始物质;例如土虽非气,却是由气而成,气虽非火,却是由火而成,至于火则是原 始物质,它只是一般的“那个”而不自为一“这个”〈个体〉。底层加以区分可成为个体与非个体两类属性演变的底层。底层为一个“人”(即身与魂的综合个 体),而属性则为“文明的”或“白的”。在人具有文明时不说这是“文明”而说“文明的”,脸是“白的”,不说这是“白”;而“正在散步或动作的”,不说这 是“散步或动作”——这些相似于“那个的”〈而不是那个体的物质〉。于是,若然如此,则其最后底层为一本体;如其不然,倘其云谓为一形式或一个体,则最后 底层当为物质或材料本体。由此,这就确知“那个的”该可应用于物质底层,也可援用于属性方面;以指示个体底层;因为材料与属性两者均非决定性事物。①
① 亚里士多德指陈了两类次要云谓:(1)由主题的物质(如“木制的”一类)所得之云谓。(2)由主题的属性(如“文明的”一类)所得之云谓。两者都不是主要 云谓(都不是事物之所由成其怎是者)。他又同时指陈了两类底层:(1)物质(如土)为形式之底层,(2)完全个体(如人)为属性之底层。参看卷 Z,1038b5.
这里,我们已说明了一事物何时可称为潜在,又何时则不是潜在。
章八
照我们所述“先于”〈先 天〉各义,①这是清楚的,实现“先于”潜能。我所指潜能不仅是对于某一事物或对自己(当作另一事物)的动变原理,而且也是一般的动变或静止原理。本性也是 与潜能同科属的;因为本性是动变原理——可是,本性不是使其它事物动变而是使自己动变。实现对于所有这类潜能,在公式和本体上均属先于;在时间上,某一义 可说“先于”,另一义则非“先于”;
①参看卷A,章十一。
(一)清楚地,实现先于公式;事物之所以称为潜能,其本义就为是它能实行;例如说具有“建筑技能”,我就指那建筑者,说“具有视能”就指那能视者,“可见”就指那能被视见者。它例亦然,所以在认识潜能之前必先已认识实现的公式。
(二) 在时间上,实现为先的命意是这样:实现与潜能相同于品种者(于数不必相同),实现先于相应的潜在事物。我的意思是这实现地存在的某人先于种籽,②即潛在的 人,穀穗先于穀粒,已见者先于能视者;这些在时间上为“先于”,因为那些潜能均由这些已实现的事物产生。由已实现事物产生潜在事物,而这潜在事物又成为实 现的事物,例如由人得人,由文明人得文明人;世上常有一原动者,而这原动者先已实现地存在。我们在论及本体时,①曾说过一切事物必由某些事物被某些品种相 同的事物造成。
②σπEρμα(种籽),近代生物学及生物胚胎学用以称“精子”。此节推论精子(潜在之人)与成人(实现之人)孰为先后,而归结于必有一“原动者”,并肯定此第一原动者为实现。后世天主教所用“蛋生鸡,鸡生蛋”喻,其义与此相同。此类析辩只能当作信条,并非生物理论。
①参看卷B,章十二。
所 以,大家认为没有建筑过的人不可能成为建筑师,从未弹琴的人不可能成为琴师;因为能弹琴的人是由于常常弹琴而练成的,其它学艺亦复如此。由此曾引出一个诡 辩忮辞:学者因为没有这一门学术所以学习这一学术;那么所谓学习就是在练着那一门原来是没有的学术,〈那么,人是可以弹出他所不会弹的琴调的。〉但是,学 艺之成达以渐,一部分一部分在成达,事物一般的变化也是一部分一部分进行的(这曾见于“动变论②”),故学者应该于那一门学术先有某些端绪。这里也是清楚 的,实现在这意义上,即造诣的序次上与在时间上,也先于潜能。
②参看“物学”卷六,第六章。
但(三)实现也在本体上“先 于”;(甲)因为事物“后于”发生过程的,在形式上与本体上是“先于”,例如大人“先于”小孩,人类先于种籽;因为其一已具有其形式而另一还没有;又因为 每一动变的事物总是向着某一原理即终极而动变,(事物之目的就是它所以发生的原理;创造以其终极为目的,)而实现就是终极,事物之获取其潜能就为要达到这 终极目的。动物并不为具有视觉才去看见,而是为了要看见才有视觉。相似地,人为了造屋而后有建筑术,为了要进行理论才有理论学术;并不是为了理论学术大家 来进行理论,若说有这样进行理论的,那必是学生在练习理论的能力;这些只在有限度的意义上谓之理论,学生们对那论题本无进行理论的必要。
又, 物质以潜在状态存在,正因为这可以变成形式;当它实现地存在时,它就存在于形式。这道理适合一切事例,即便其终极为一个动作也可适用。老师当他以实例示显 于其学生时就意谓完成了他的目的,自然也以实例示显于人类。假如这还不够明白,我们将重提保逊①的赫尔梅象,这象究属在内或在外,论其认识难以为之说明。 凡以功用为终极的,功用即实现。所以“埃奴季亚”(EFEραEια,实现)一字原由“埃尔咯”(EρHF,功用)衍生出来,而引向“隐得来希” (EFGEMEJEια,达到终点)。
①保逊(Pauson)为雕塑家,曾作艺神石象。此节所云“人不能明其在内或在外”语,向来注疏家各 作解释,均不能完全通达其意。旧传保逊曾作“奔马图”,颠倒视之,则为“马打滚图”(参看古典著作埃里安“杂史”[Aelian,Var.Hist.]第 十四章第十五节;柏盧太赫“道德”[Plutarch,Moralia]396E),罗斯英译本注,忖为一种图画或壁画,因光影机巧而呈现立体现象如浮 雕,因而观者见象若在壁上,若在壁外。
在有些事例中,官能运用就是最后的事物(例如视觉就只随时的看,并无视觉的产物),有些则跟着知能运 用就有产品(例如建筑术产生建筑物与建筑工作)。可是在前一例上动作就可算终极,在后一例上动作只较之潜能为更接近于终极。建筑工作实施于正在建筑中的事 物,与房屋一同实现,一同完成。
于是,凡其动作产生另一些事物为结果的,实现就归于那产物,例如建筑工作,其实现归于建筑物,纺织工作归于 纺织品,它例相似,动变一般地归结于所动变的事物;至于没有产物的动作,实现只当归之于主动者;例如视觉活动之实现归于视者,神学思索之实现归于神学者, 生活之实现归于灵魂(人生幸福①之实现,也当归之于灵魂;因为幸福也是某一类型的生活)。
①EKδαιμHFια音译“埃达伊蒙尼亚” (“达伊蒙”为神灵,“埃”为善良),依字根,应为“吉神所护佑者”,或解为“幸福”,或解为“快乐”。依亚氏“伦理学”’卷十举人生幸福生活之四式: (1)“快乐”为食色之满足,此人与禽兽所同;(2)“名德”,此人世从政之所重;(3)“财富”为人之生资,亦为在世所必需,而非其所宝;(4)“默 思”(智运)乃为人生之至高理想;故亚氏之所谓人生幸福(“埃达伊蒙尼亚”),其要旨在于成德达善。
于是明显地,本体或形式是实现。照这论点,实现当然在本体上先于潜能;如上所述,③一个实现,在时间上常为另一实现之先,一直上溯到永在的原动者之实现。④
②此语自1050a4—b2全节导出,注意1050a16一句。
③1049b17—29.
④“原动者”参看卷A,章八;卷D,章七。
但 (乙)实现,在较严格的意义上亦为“先于”;永在事物在本体上先于可灭坏事物,永在事物均非潜在。理由是这样:每一潜能均同时是相对反事物之潜能;不可能 在一主题中出现的事就必不出现,而可能出现的则也可暂不实现。于是可能成“是”的可以成是或不成是。可能成为“非是”的就可成为非是;可能成为“非是”就 是可灭坏;“可灭坏”,若为全称命意就是在“本体上”灭坏,若为别称命意则可以在地方上,或在量上,或在质上,与各个可能的非是相关各部分灭坏。因此完全 不灭坏的事物完全不是潜在的,(虽则于某些方面,如说它潜在地具有某些素质或说它潜在于某地方,则也未尝不可;)所以一切不灭坏事物之存在均为实现存在。 一切具有必然性的事物也不会潜在地存在;所谓必然事物即基本事物,世上若没有这些,其余一切也就不会有。假如所谓永恒运动这类事物是有的,这些也不会是潜 在;这里若有一永动事物:它的运动当非出于潜能,只在“何从来”与“何处去”的问题上又当别论(若说它具备有各方向动能的物质,这也未尝不可)。日星与全 宇宙是永恒在活动着的,我们毋须象那些自然哲学家①担忧它们某一朝会停止活动。它们也不会倦于这类活动;它们的动变不象可灭坏事物的动变一样;可灭坏事物 所由引起活动的物质与潜能包含有相对反因素,故尔运动是费劲的;永不灭坏事物之运动出于实现,〈不出于潜能,这是不费劲的。〉
①例如恩培多克勒。参看“说天”284a24—26.亚里士多德以星为神物,柏拉图意谓星体亦将灭坏。
那 些自身包含动变的事物如地球与火仿效着不灭坏事物〈天体〉。②这些也是永恒活动的;因为它们自致其活动而自成其动程。但,照我们先前的研究,③其它潜能都 包含有相对反因素;潜能之按照理知公式使另一物活动于这方式者,亦能使之活动于相对反的方式;而无理知潜能则可因其存在或不存在而得相对反的结果。
②照古注疏家诠释,亚里士多德“物学”认为火的诸性质仿效于月亮。
③见于1050b8—12.
于是,假如辩证家们④所说意式这样的任何公式或本体真是有的,那么就得另有一些具有更高实现性质的事物,学术与动变将是这些事物的潜能;而学术意式之上将另有更高学术,动变意式之上将另有更高动变。①
④意指柏拉图学派,参看卷A,987b31.
①依亚氏理论,意式为各个别事物或现象之普遍公式,尚未实现,亦应低于相应的各个个体。其例如“学术意式”应低于“学术”。学术意式在本体上应后于知识实现的各实例。
于是,实现显然先于潜能与一切动变原理。
章九
由 下列论点,这可以明白,实现较之好的潜能还更好而更有价值。凡能有所作为的,总是一样能做相对反的事业,人能做好事,也同样能做坏事,每一潜能就包涵着这 两端;同一潜能致人健康也致人疾病,致静也致动,建设也破坏,引动建设也引发破坏。这样,潜能同时涵有各个对反;但相反两项不能同时存在,相反的实现也不 能同时见到,例如健康与疾病不得两存。所以,在潜能无所偏于两者时,善只占其中的一端;因此实现那善端较其潜善为更善。在恶业也如此,如果结局是恶,这恶 的实现比其潜恶为更恶。
于是,清楚地,恶性不离恶事物而独立存在;“恶”在本性上后于潜能。②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原始与永在诸事物是没有恶,没有缺点,没有偏邪的(所谓偏邪也近于恶业)。③
②“恶在本性上后于潜能”一语颇费解。鲍尼兹(Bonitz)以伦理观点解释恶实现后于恶潜能。
③此节盖在訾议柏拉图;参考共和国402C,476A,“色埃德托”176E,“法律”898C.柏拉图以诗文笔调论性,常是善恶混于原始。亚里士多德名学与哲学论点辄主“性本善”。在中国儒家自孟子主性善,均限于人性而论,亚氏此节之“物性原善”其意较广。
几 何图解可由实现发见;我们用分划造成这些图解。图意原只潜在地内含着;倘使分划先也画上,这就解明了。三角形的诸内角何以等于两直角?因为在一点上所划诸 角等于两直角。假如那些与三角一边的平行线划出来,凡见到图的人就会明白。①何以半圆形内的角无论在何处均成一直角?假如两线为底线与中心垂直的一线,三 线相等——人们倘已知前项几何定例,结论就可以一瞥而知了。②所以明显地,潜在的图解因实行分划而发见;理由是几何学者的思想是一个“实现”,由实现酝成 为潜能;迨进行绘划而大家得以明晓图意,虽则这末一实现是后于相应的潜能;但这潜能却是由那个几何学者的前一实现发展起来的。③
①在C点上划CE线与AB平行。
ABC=ECD,
BAC=ACE,
ACB+BAC+ABC=ACB+ACE+ECD=两直角
②ED垂直线与BD及DC相等。
ACE=ABE
ACB+ABC=EBC+ECB,
BEC=BAC=直角。
③几何图解例这一节似可移属第八章(二)1049b18—1050a2.
章十
“是” 与“非是”这两名词最先应用于有关范畴,其次有关这些范畴的潜能或实现,或是它们的无潜能与非实现,第三则应用于真实与虚假。真假的问题依事物对象的是否 联合或分离而定,若对象相合者认为相合,相离者认为相离就得其真实;反之,以相离者为合,以相合者为离,那就弄错了。这样,所谓真假何时存在,何时又不存 在呢?我们必需考虑这些名词的实义。
并不因为我们说你脸是白,所以你脸才白;只因为你脸是白,所以我们这样说才算说得对。于是,假如有些事 物常合而不能离,另些事物常离而不能合,再有些事物是可离亦可合,则合而为一者便成为“是”,多而不合者为“非是”。关于未定事件,同一意见或一说明可成 为真实也可成为虚假,一时说对了,又一时这却说错了;但于有定事件,意见就不会一时为真,又一时为假,同一意见要就是常对,要就是常错。
但 在非组合事物,又如何谓之是或非是与真或假呢?这样一类的事物既无组合,那就不能以合为“是”,以离为“非是”,(如说木料是白的或说对角线是不可计量 的;)这里的真假方式当异于上述各例。实际,真假既不同于前例,是非也当不同。(甲)真假可由这样来鉴定——真实是接触①与证实(证实与肯定并不相同), 不接触就是不认识。有如“这是何物”一类问题,除了属性偶然之例外,就不会发生错误;②非组合本体亦然如此。这些都不是潜在而是实现的存在;如其不然,它 们将有生灭与成坏;可是这些自身均无生灭;它们若有创生过程则它们就得由另一些事物来造成。因此,凡怎是与实现均不可能有假的,问题只在于我们认识或不认 识它们而已。但是我们还得实际加以研究以求明了它们是否确乎具有如此或如彼的性质。
①亚氏用“接触”(θEιF)指直接而确切的认识,类于“真觉”之意。
②“这是何物?”一问题并没有甲与乙结合方为存在的情况。这里就不会有离合联系之错误;要是甲存在,这就只是甲存在。
(乙) 关于符合真实的所谓“是”与符合虚假的所谓“非是”,其一例为:〈主题与属性〉两项确乎结合为一者真,不合一者假,另一例为:事物只是个别地存在,如果没 有这样个别性,它就全不存在。真实就在认识这些事物;在这里,虚假是没有的,错误也不会有,所有的只是无知〈不认识〉——这无知与目盲并不相似;因为目盲 全无视觉,类于全无思想机能,〈无知则是有思想机能而不能认识可认识的事物。〉
这也是明显的,关于不因时而变化的事物也是不会有错误的。例 如我们若假定三角没有变化,则我们就不该设想它们的三内角有时等于,有时又不等于两直角(因为这样就承认了变化)。可是,这可能设想在同一级事物中,有的 具有某一属性,而有的没有这属性;例如我们“可以”设想所有偶数均非素数,也“可以”设想有些偶数非素数而有些则是素数。但是碰到单独一个数目,这样类型 的错误就不可能发生;这里我不能说这一属性或有或无;我们的判断可以或对或错,事实确总是那一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