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首页 | 我读过的 | 世界名著 | 诺奖作品 |
国学名著 | 科幻名著 | 言情名著 | 恐怖名著 |
历史小说 | 武侠名著 | 教育名著 | 传记名著 |
纲目(章节分析)①
①古人著书多不立章节,一般经典上的章节大多是后世研究者为之编次的。由此编制的详细目录,常有称之为“章节分析”者。
卷(A)一哲学大义。概述诸先哲之哲学思想
章一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980a22—980a27
理知发展之顺序——由感觉、记忆、经验以造就技术。—981a13
技术优于经验,技术家知道事物之所以然。—981b13
学术之成长导向理论知识——智慧(哲学)。—982a3
章二
哲人较常人所知为更普遍、深诣而精确。98a24—982a4
智慧为纯知识,优于其它知识。—982b7
知慧为明因达理之学,不切实用而却为高尚之学术。—983a23
章三
宇宙万物各具四因——物因、式因、动因、极因。983a24—983b7
早期哲学家专研物因。983b19
泰勒斯主于“水”为万物之因——其他诸家所主之物因。—984a17
或由物因进而推求动因——阿那克萨哥拉主于“理性”为动因。—984a23
章四
诸先哲涉及动因者,希箫特、巴门尼德等主于“情爱”。984b23—984b31
恩培多克勒主“善恶”与“爱憎”——恩氏并重四元素。—985b4
留某伯与德谟克利特原子学派之自然理论[旁涉]。—985b23
章五
毕达哥拉斯学派主于“数”,以数为元素,制作万物——数为式因,亦为物因。985b24—986a22
或以十类对成为万物原理(皆切近于物因)。—986b8
埃利亚学派中,巴门尼德主于“元一”而承认感性事物之“众多”。—987a2
综结第三、第四、第五章。—987a28
章六
柏拉图意式论之渊源:(甲)毕达哥拉斯之“数论”,(乙)赫拉克利特之“流逝”,(丙)苏格拉底之“定义”——柏拉图以“意式”凌越于感性事物。987a29—987b15
以数理对象置于意式与感性事物之间,又以“大与小”为数之物因,“元一”为式因,又或以“善与恶”为式因与物因——意式论者总亦只举两因。—988a18
章七
诸家立论均未能悉明四因。988a18—988b22
章八
对诸先哲的批评:一元论者——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哥拉——毕达哥拉斯学派。988b22—990a33
章九
(续章八)——柏位图学派意式论:
1.意式论倍增了事物的数目:990a33—990b8
2.意式或不足以说明事物,或超越了事物之真相;相关数与绝对数之或先或后,足证意式论常自相矛盾。—990b23
3.本体之外各事物亦有意式,这不符常习:—991a8
4.意式无补于可感觉事物—991b9
5.若以意式为数,引起若干疑难:—991b26
6.依意式论数,这需要第二第三类的数系,此未见说明;—991b32
7:意式数中诸单位亦引起若干疑难;—992a10
8.线、面、体亦然——点的性质亦未明。—992a25
9.意式论未及动因与极因;—992b1
10.“大与小”作为物因,不能解释动变;—992b9
11.意式论主有元一而并未证明事物何以成一。—992b18
12.假设一切现存事物均具相同要素是荒谬的。993a10
章十
各家所论万物原理莫出四因之外,哲学就旨有研究四因。993a11—993a28
卷(a)二 概论学术研究
章一
学术研究——人智薄弱而真理不易识,然知识之积以渐,虽常人亦各有所贡献。993a29—993b33
章二
四因均不能作无尽系列,种类也不能为数无尽。994a1—994b32
章三
各种研究与教授须有各别的方法。994b33—995a21
卷(B)三 哲学的主题
章一
怀疑而后能学问,审辩而后能解惑——列举哲学研究十三类主题。—995a22—996a18
章二
1.事物或全备四因或不全备,是否由一门学术统研四因?—996a18—996b25
2.研究本体的学术是否亦研究各门学术之通则?—997a14
3.哲学是否统研一切本体?——是否另有研究事物属性之学术?—997a25
5.哲学若不只研究本体,应否并涉事物之主要属性? —997a34
4.有无不可感觉本体(如通式或间体)?间体何在?有无间体之学?—998a19
章三
6.事物之第一原理为科属抑为品种?倘从科属,则以最高科属为第一原理毋宁以最低品种为第一原理?998a20—999a23
章四
7.是否有脱离个体而独立之抽象事物——通式可否与物质分离?999a24—999b24
8.第一原理于类为一,抑于数一?1000a4
9.一切事物若基本原理相同,何以有可灭坏与不灭坏之别? —1001a4
10.实是与元一为本体抑为属性?两者若非本体,一切普遍名词均非本体。若为本体,一切事物均将合一而成是。—1001b26
章五
13.数理对象,如数与图形,是否本体?早期思想家以实物为本体;近代思想家以抽象为本体。1001b27—1002b12
章六
14.应否假定通式之存在?1002b12—1003a1
12.第一原理为潜在抑为实现?—1003a6
11.第一原理为普遍性抑为特殊性?如为普遍则非本体,如为个别则不可得知。—1003a18
卷(R)四 哲学研究之范围:本体与通则 论矛盾律与排中律
章一
哲学的实务在研究“实是之所以为实是”。1003a19—1003a32
章二
研究实是即研究本体之原理与原因——哲学研究实是的一切品种。1003a33—1003b23
“实是”与“元一”常相联而为事物之云谓。—1004a3
哲学因本体之类别而分支。—1004a9
哲学研究“对反”如“元一与众多”之诸品种。—1004a32
哲学研究一切事物之本体及其相应诸属性——辩证家与诡辩派专攻属性。—1004b27
一切事物出于对成,对成可简化为“是与非”或“单与众”两类基本对成。—1005a18
章三
通则(公理)为各门学术所通用,哲学须研究通则。1005a19—1005b6
一切原理中最确实的原理:相反(矛盾)律。—1005b34
章四
一切事物不可能悉予实证;否定矛盾律,或要求证明,引致无益的困难。1005b35—1006b12
矛盾律可由反面为之作证。—1006b28
“是”与“非是”各有确定的命意——以人为喻,这不能“既是人又不是人”。—1007a21
第一论证(“两可”之说使一切属性皆成偶然,一切偶然属性成为无尽系列)。—1007b19
第二论证(若相反叙述均属真实,万物将归混淆)。—1008a3
第三论证(否认矛盾律也须反对排中律)。—1008a8
第四论证(假如部分的否定矛盾律,这就得承认“除外”条例)。—1008a34
第五论证——第六论证(经验显示常人都有些判别能力)。—1008b31
第七论证(否认矛盾律,万物将无差别)。—1009a5
章五
否认矛盾律就得承认一切意见悉属真实。1009a5—1009a23
对于矛盾律,从何引起怀疑?人们何由相信感觉现象为真实。—1010a15
批驳现象论者(如普罗塔哥拉)以部分现象来总概宇宙真相,不合论理——我们必须言明世上确有不变实是存在。—1010b1
错误在我们的印象,不在感觉。—1011a2
章六
不可能一切事物悉予证明。1011a3—1011a17
现象为“关系”语,若求证明一切关系,将追溯无尽已的关系。—1011b23
章七
排中律的论证——“定义”为祛除诡辩与折衷论的基础。1011b23—1012a24
章八
“一切皆真”“一切尽伪”为一悖理。1012a24—1012b23
“万物皆动”“万物全静”亦为一悖理。—1012b33
卷(B)五 词类集释
章一
“原”之六义。1012b33—1013a23
章二
“因”——四类:式因、物因、动因、板因。1013a23—1014a25
章三
“元素”(要素)五解。1014a26—1014b15
章四
“本性”六解。1014b16—1014a19
章五
“必需”四解。1015b20—1015b16
章六
“一”之各义:属性之一名义。1015b16—1015b36
本性之一各义。—1017a3
“多”之名义。—1017a7
章七
“是”(实是):属性之是与本性之是各要义。1017a8—1017b9
章八
”本体”。1017b9—1017b26
章九
“同”、“别”、“异”;“似”、“不似”。1017b27—1018a19
章十
“相反”、“相对”;“品种有别”、“品种相同”。1018a20—1018b9
章十一
“先于”、“后于”。1018b9—1019a14
章十二
“潜能”(潜在)。1019a15—1019a32
“能者”。—1019b16
“无能”。“可能”——“不可能”。—1020a6
章十三
“量”。1020a7—1020a33
章十四
“质”。1020a33—1020b25
章十五
“关系”(相关):(甲)数关系,(乙)主动与被动关系,(丙)认识与被认识或计量与被计量关系。1020b26—1021b12
章十六
“完全”三义。1021b12—1022a3
章十七
“限”1022a4—1022a13
章十八
“由彼”(由何)、“由己”。1022a13—1022a36
章十九
“安排”。1022b1—3
章二十
“有”(持有过程)之三义。1022b4—1022b14
章廿一
“秉赋”四义。1022b15—1022b22
章廿二
“阙失”四义。1022b22—1023a7
章廿三
“持有”;“存在于”。1023a8—1023a25
章廿四
“从”之六别。1023a26—1023b11
章廿五
“部分”四义。1023b12—1024b25
章廿六
“全”;“共”、“总”。1023b26—1024a11
章廿七
“剪裁”。1024a11—1024a29
章廿八
“科属”;“于属有别”。1024a29—1024b14
章廿九
“假”。1024b17—1025a13
章三十
“属性”(偶然)。1025a14—1025a34
卷(E)六 学术分类、实是
章一
学术分类——各门学术各研究其专门实是——理论学术三类:物理、数学、哲学——哲学为理论学术之先进,研究不动变而独立存在的对象。1025b1—1026a32
章二
实是四类中,(一)偶然属性之是不能建立专门学术(以建筑为例)——诡辩忮词。1026a33—1026b27
论“偶然”——“偶然”、“常然”与“必然”之辩。—1027a28
章三
续编“偶然”——追溯偶然原因之示例,迄于某一未定事件而终止。1027a29—1027b16
章四
(二)“真”为实是的支族,并非“基本实 是”。1027b17—1028a6
卷(Z)七 本体
章一
本体为诸范畴中之原始实是,于定义、于认识、于时间上均先于其它范畴——本体为古今来学术研究之主题。1028a7—1028b7
章二
各家关于本体之不同观点——列举各类本体——提出有关本体之论题。1028b8—1028b33
章三
本体研究的四项对象:怎是,普遍,科属,底层。——物质,通式与综合个体三者均可为事物之底层——若以物质为本体,毋宁以通式为本体。1028b33—1029a34
章四
为学程序[旁涉]。1029a34—1029b12
“怎是”之实义。—1029b24
考察复合词之怎是。—1030b3
定义与怎是基本上属于本体。—1030b14
章五
主题与属性之两合词,不能确定其怎是,也不能有严格的定义——本体以外各范畴不能为之独立定义。1030b14—1031a14章六
事物与其怎是相同否?在偶然属性云谓上,这不相同。1031a15—1031a28
由己名词(本体)与其怎是相同,以善与元一为例——否定诡辩派所持反对观点。1031a28—1032a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