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我打量着伯爵,想推测他的性格。不过,我对他相貌的几个主要特征颇感兴趣,因此注意力停留在他的外表上。他只有四十五岁,长得却像年近花甲,因为在 18世纪末的大劫大难中,他衰老得太快了。他已经秃顶,头发像僧侣一样,只有后脑勺残留半圈,延至耳边就消失了,鬓角是两绺灰中杂黑的汗毛。他的脸有点像 界口沾满鲜血的白脸狼,因为他的鼻子也是红的。一个人生活规律被打乱,胃功能减退,老病缠身,脾气变坏,就有这样的鼻子。他的脸型上宽下尖,不成比例;前 额扁平,刻着几道长短不一的抬头纹,表明他经常在露天活动,而不是动脑筋劳累的,也表明他长期遭逢不幸,却不是为战胜不幸而奋斗的结果。他的脸色灰白,颧 骨很高,呈棕褐色,从而看出他的体格比较结实、能够长寿。他的眼珠发黄,明亮而冷峻,像冬日的太阳一样,耀眼而不温暖,不安而无主见,多疑而无缘由。他的 嘴显得粗暴,表情专横,下颏儿直而长,身材又高又瘦,有一种单靠传统习惯支撑的绅士派头;他自知在权力上高人一头,而事实上却低人一等。在乡下生活随便惯 了,他平日不修边幅,一身农村人打扮。对这样的乡下人,农民和邻居们也只是看重他的地产了。他的双手晒成棕黑色,青筋暴突,表明除了骑马,礼拜天去望弥 撒,他平常是不戴手套的。他脚下穿一双粗笨的皮鞋。十年流亡生涯,十年乡下生活,尽管影响了他的外貌,但是他身上仍有贵族风度的遗韵。在自由党这个词还没 有被窃用的时候,最激烈的自由党人能看出他身上具有骑士的忠诚,具有从《每日新闻》上得来的不可动摇的信念,会佩服他像个教徒,对事业非常狂热,政治上爱 憎分明,可又不谙法兰西国情,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角色。伯爵的确是个耿直的人,软硬不吃,在他面前什么也别想通过,他在指定的岗位上,可以抱着兵刃 以身殉职;然而,他性颇悭吝,宁可要财不要命。席间,从他那瘦削的面颊上和偷觑孩子的眼神中,我看出他思想苦恼的端倪;不过,那些思虑刚要露头便消失了。 谁见到他不会一目了然呢?谁不会怪他把缺乏生机的肉体传给孩子,造成可悲的后果呢?他可以自责,但不让别人评论他,犹如一位自知失误的当政人物,内心苦不 堪言,但又缺乏高尚精神与魅力,以弥补他投在天平上的痛苦分量;因此,他的家庭生活必然频起风波;他那瘦削的面孔、时刻不安的眼神,就已经揭示了这一点。 等他夫人左右带着两个孩子回到客厅的时候,我就觉察出这个家庭存在着不幸,正如一个人走到地窖顶盖上,双脚仿佛觉出下面很深一样。我端详这聚在一起的四口 人,目光从一个转向另一个,捉摸各自的相貌神态,忧郁的念头便油然而生,就像在一个艳阳普照的美丽的地方,天空猝然阴霾,细雨霏霏一样。伯爵见话题谈尽 了,便怠慢了德·谢塞尔先生,又把我推上前台,向他夫人讲述了我家的几件往事,连我本人也头一回听说。他问我有多大年龄。伯爵夫人听了我的回答,立刻流露 出诧异的神色,同我听说她女儿年龄时的反应一样。也许她以为我只有十四岁。此后我便知道,这是把她同我紧紧联结起来的第二层关系。我洞烛了她的心灵。迟来 的希望把一束阳光射到她的身上,照亮了这颗母爱之心,使它颤抖起来。看到我年过二十、身体还这样单薄瘦弱,而神经又这样敏感,也许一个声音向她喊道:他们 能活下去!她好奇地端详我,我感到此刻,我们之间许多隔阂都涣然冰释了。她似乎有满腹的话要问我,但是全憋在心里。
“您若是学习累病了,”她说道,“我们山谷的空气倒能使您恢复健康。”
“现代教育简直要孩子们的命,”伯爵接上说,“硬是向他们灌数学,用科学害他们,使他们未老先衰。您应当在这地方休息,”他对我说道,“现在思想太庞 杂,全冲过来,把您压垮了。如果不防止弊端,让教会重新掌握教育,真不知道这种人人受教育的制度,会把我们带到什么年代去!”
听了这种言论,就不奇怪他在选举时说的一句话了。一个候选人很有才干,能为保王党的事业尽忠效力,可是伯爵偏偏不肯投票赞成,有一天他对拉票人说:“我对聪明人一向怀有戒心。”他提议带我们到花园里走走,说着站起身。
“先生……”伯爵夫人叫道。
“什么事,亲爱的?……”他转身应道,口气又粗暴又傲慢,表明他在家里想说一不二,实际上却又缺乏权威。
“先生是从图尔步行来的,起初德·谢塞尔先生不知道,才带他在弗拉佩斯勒游赏。”
“虽说您年轻啊!……”伯爵对我说,“可您也太疏忽大意了。”他摇摇头表示遗憾。
大家坐下来,重新叙话。我很快发现他是个极端的保王派,在他的圈子里要避免磨擦,就得事事迁就他。迅速换上号衣的仆人来请我们人席。德·谢塞尔先生让伯爵夫人搀着胳臂,伯爵则高兴地挽住我的胳臂,一同步入餐厅。餐厅设在一楼,与客厅对称。
里边都兰烧的白瓷方砖铺地,四壁镶有细木护板,与窗台相平;护板上面糊着蜡光墙纸,组成几大幅由花果圈起来的图案;窗上挂着绣红边的密织薄纱窗帘;餐 柜是布勒①的旧式样,橡木雕花椅上蒙着手工绒绣罩面。菜肴丰盛,但餐具并不精致:型号不等的家用银餐具、尚未重新时兴的萨克森瓷器、八角形水瓶、玛瑙柄餐 刀,还有放酒瓶的中国漆盘。不过,室内摆的几盆花倒挺别致,带牙边的涂漆花盆金光耀眼。我喜欢这些老式器具,觉得雷韦永②墙纸及其花边十分悦目。我心如轻 帆,只顾得意,却没有看出如此协调的乡下孤独生活,在她与我之间设置了难以排除的障碍。我坐在她的右首,给她斟酒。对,这是意想不到的幸福!我擦到她的衣 裙,吃着她餐桌上的面包。只经过三个小时,我同她的生活便交织起来!总而言之,那可怕的一吻,那桩使双方都羞愧的秘密,把我们连在一起了。我以谄媚为荣, 一心要讨好伯爵,他也十分受用。我可以抚摩他家的狗,迎合孩子们的任何微不足道的愿望;我可以给他们带来铁环、玛瑙球玩,可以给他们当马骑;我甚至怨他们 还没有把我当成他们的玩物。爱情跟天赋一样,有它本身的直觉。我已经隐约看出,我若是暴躁,赌气,若是采取敌对态度,反而会葬送我的希望。我在喜不自胜的 心情中用完了晚餐。只要在她家作客,我就不能计较她那不折不扣的冷淡态度,也不能计较伯爵表面客气、实则相交如水的态度。爱情如同生命,也有它能自我满足 的青春期。由于心情激动不已,我回答几句问话显得笨口拙舌;不过,连同她在内,谁也没有猜出我的心事;她在爱情上还一无所知。后半段时间像做梦一样。可 是,美梦中断了;告辞出来,外面月光清朗,初夜充满了暖意与馨香,四周一片银白世界,草场。河岸、丘峦有如幻境一般;我经过安德尔河的时候,听到清亮的鸣 声,那是一只雨蛙间歇发出来的,我不知道它的学名;听来既单调,又十分忧伤;然而,自从这个重大的日子之后,我一听到雨蛙的鸣声,心头便涌起无限喜悦。我 在那里碰到的,仍然是一直消损我感情的那种冷漠,而且同在别处一样,等我意识到未免迟了。我思忖会不会永远如此;我觉得自己处在一种厄运的摆布之中,以往 的种种可悲事件,正与我品尝过的纯个人乐趣相冲突。回弗拉佩斯勒之前,我望了望葫芦钟堡,瞧见下面一棵木岑树上挂着一只小船,在水中荡漾,是德·莫尔索先 生钓鱼用的;都兰人称为平底船。
①布勒(1642—1732),法国高级木器细木工,1672年起为王宫制作,后来流行的家具款式即以他命名。
②雷韦永(1725—1811),法国彩色糊墙纸制造商。
当我们走远,不用担心被人听见谈话的时候,德·谢塞尔先生便对我说:“喂!我用不着问您是否找到了那副美丽的肩膀;不过,您受到了德·莫尔索先生的款待,应当祝贺!见鬼,初次见面,您就成了中心人物。”
这句话和随后那句我向您提过的话,又把我的心从沮丧状态中激发起来。离开葫芦钟堡之后,我还一句话也没有讲;德·谢塞尔先生则认为,我是沉醉在幸福之中,才默默无语。
“怎么可能!”我以讥诮的口气答道;不过,这种口气也像是我克制激动心情的缘故。
“他待客从来没有这样热情过。”
“坦率地讲,对他的款待,我本人也感到惊奇。”我觉出他的话有些醋意,便这样说道。
诚然,我不谙世事,无法理解他这种情绪的缘起,但是,他暴露内心情绪的话却震动了我。其实,我的房东心虚气短,因改姓而贻笑大方。他本姓杜朗,父亲是 个有名的制造商,大革命期间发了大财。他妻子是德·谢塞尔家族的惟一后嗣,这个世族中出过王国最高司法官,它同巴黎大部分司法官的家庭一样,在亨利四世① 在位时期,还仅仅是市民阶层。德·谢塞尔先生野心勃勃,想一笔勾销杜朗这个本姓,以便爬上他梦寐以求的地位。起初他名字改为杜朗·德·谢塞尔,后来自称 D·德·谢塞尔,当时他是德·谢塞尔先生。在复辟时期,根据路易十八的诏书,他得到了长子世袭权,成了伯爵。他的子孙将采摘他的胆识所结的果实,却不了解 这种胆识有多大。一位嘴皮刻薄的亲王讲了一句话,常常压得他抬不起头来。“一般来讲,德·谢塞尔先生的举止,难得显出杜朗的本色。”那位亲王说。在很长一 段时间里,都兰人常拿这句话开心。新贵们全有猴子的机灵:人们居高临下观赏他们,赞叹他们攀登的敏捷,可是一旦他们爬到顶点,人们就只注意他们不光彩的方 面了。我的房东的另一面,便是被嫉妒心所激发起来的小人气。迄今为止,贵族院议员的称号和他本人,还是两条不能相交的线。胸怀抱负而得到印证,可谓自恃其 力;然而,志向高远却又达不到,就难免令人耻笑,成为庸人茶余酒后的谈资了。德·谢塞尔先生便是如此,他不像强者那样走过一条笔直的路,当了两届国民议会 议员,两次落选,昨日荣任总监,今天是个白丁,连个省督都没当上。他的官运大起大落,性情也随之变坏了,增添了空怀大志的人常有的那种暴躁。都兰人工于心 计,对什么都眼红。德·谢塞尔先生尽管温文尔雅,才智过人,堪负重任,但是事情也许就坏在这种生活环境助长的嫉妒心,因为在上流社会里,听到别人升迁便把 脸绷得铁紧的人,尖嘴薄舌、不肯称赞别人的人,偏偏不容易春风得意。欲望小些,或许他会得的多些。然而不幸的是,他这个人确比别人高出一筹,于是总想昂首 挺胸地走路。此时,德·谢塞尔先生的雄心已见曙光,保皇派频频送来微笑。也许他装出气度不凡的样子,不过,他待我却十分周到。况且,我对他也有好感,原因 很简单:有生以来第一次,我在他的府上得到了安宁。他对我的关心也许很有限,可是在我这遭遗弃的可怜孩子看来,却有点父爱的意味。我受到的体贴照顾,同我 一直遭受的冷遇形成鲜明的对照;生活无拘无束,几乎受到宠爱,我怎能不像孩子一样感激。弗拉佩斯勒堡的主人同我幸福的黎明交织在一起,因此,我喜欢重温的 记忆里总有他们的身影。后来,在签发诏书那件事上,我恰巧有机会为我的房东尽了点力,颇感欣慰。德·谢塞尔先生富甲乡里,生活豪华,不免触怒了几位邻居。 他有钱更换已有的骏马和华丽的车子;他夫人的衣着打扮也首屈一指。他好摆出一副王公的架势,接待客人的排场很大,仆役的数目超出了当地的传统习惯。弗拉佩 斯勒庄园的土地一望无际。因而,同这位邻居及其奢糜的生活相比,德·莫尔索伯爵就显得寒酸多了。他家只有一辆轻便马车,在都兰比简陋的公共马车强些,但比 不上驿车。他家产微薄,只好蛰居在葫芦钟堡,做个都兰人,直到国王施下恩泽,使他的门庭重新光耀,这也许是他未敢企望的。他欺邻居不是士绅,便借欢迎我这 个家道衰败。徽章却起自十字军时代的世族子弟,压一压这位邻居的富豪气,贬低这位邻居的树林、土地和草场的价值。德·谢塞尔完全明白伯爵的这种用意。因 此,二人见面总是虚与委蛇,没有一点日常交往的关系,也没有那种融洽的气氛。按说,葫芦钟堡和弗拉佩斯勒堡一衣带水,两个庄园只隔一道安德尔河,两边的女 主人在窗口可以相呼,他们是应该建立起密切关系的。
①亨利四世(1553——1610),法国国王,1589年至1610年在位。
德·莫尔索伯爵离群索居,不仅仅出于嫉妒心理。他跟大多数世家子弟一样,早年所受的教育既不完善,又很肤浅,只有等将来周旋于社交界,出入于朝廷,执 行钦差使命或者荣任要职,以便弥补早年教育的不足;岂料恰巧在第二阶段教育开始之际,德·莫尔索伯爵流亡异国,缺了这一课。他总以为王朝很快会在法国复 辟;他抱着这种信念,流亡期间便无所事事,蹉跎了岁月。他曾在孔代①军中效命,作战英勇,不愧是保王党的中坚分子;孔代军瓦解后,他又期望不久在白旗下卷 土重来,因而不像某些流亡者那样自谋生计。抑或他也没有勇气隐埋自己的高贵姓氏,去干下贱活儿,用汗水挣面包吃。他总是寄希望于第二天,也许还由于荣誉感 的作用,他始终不肯投靠外国列强。磨难挫伤了他的勇气。长途跋涉、忍饥挨饿;希望频频破灭,凡此种种损坏了他的身体,消磨了他的意志。他一步步走到了穷途 末路。对许多人来说,穷困固然是一种振奋剂,可是对另外一些人,它又成为麻醉剂,而伯爵就属于这后一种人。这位可怜的都兰贵绅,在匈牙利境内风餐露宿,向 埃斯特哈泽亲王②的牧羊人讨块面包,同他们分吃一块烤羊腿,然而,他绝不会接受他们主子的施舍,而且也多次拒绝过法兰西敌人递过来的面包。我想到这些情 景,心里对这个流亡者始终没有产生过怨恨,即使看到他得意时有多么可笑。德·莫尔索先生白发苍苍,可见他罹难重重;我特别同情流亡者,不忍心对他们评头品 足。在伯爵身上,法兰西人和都兰人的开朗性格消失了;他变得郁郁寡欢,羁旅中又身染重病,不知是德国哪家济贫院行善,为他医治。他患的是肠膜炎;这种病往 往危及生命,即使治好,患者的脾气也要改变,十有八九要落个疑病症。同他有过风流艳遇的也都是些下等女人,这不仅危害了他的生命,而且葬送了他的前程;他 把那些艳遇深深埋藏在心底,惟独被我发现了。经过十二个春秋的悲惨生活,他的目光开始移向法兰西;由于拿破仑颁发了赦令,他可以重返家园了。他一路跋涉, 千辛万苦,在一个晴朗的傍晚渡过莱茵河时,望见了斯特拉斯堡的钟楼,激动得险些昏倒。他向我讲述当时的情况:“我叫起来:法兰西!法兰西!可见到法兰西 啦!就像一个孩子受了伤,高声叫:妈妈!”他未出世时家财万贯,回国时却一贫如洗;他本来有指挥一个团或者治理国家的才能,回国时却无职无权,前途暗淡; 他生来身强体壮,回国时却心力交瘁,病弱不堪。在人与事发生了巨变的国度里,他既无学识,当然也毫无威望,眼睁睁丧失了一切,甚至连身体和精神都垮了。他 深感没有财产,难以支撑门第。他的不可动摇的观点、在孔代军中的经历、他的感愤忧伤、种种回忆,以及垮了的身体,使他浮躁易怒;在法兰西这样戏谑成风的国 度里,伯爵这种性格是必定要吃苦头的。且说他走到曼恩,已经半死不活。也许是内战的缘故,革命政府偶尔疏忽,没有拍卖那里的一座大庄园。伯户称说是他自己 的产业,才算给伯爵保留下来。勒农库家族住在吉弗里,他们的古堡与这座庄园毗邻;德·勒农库公爵得知德·莫尔索伯爵回归故里,便去请他暂时住在吉弗里,以 便从容修缮一所住宅。勒农库府上人慷慨好客,伯爵一住就是几个月,身体渐渐复原;不过,在这最初的修养期间,他极力掩饰内心的苦痛。勒农库一家丧失了巨万 家资;从门第来看,德·莫尔索先生同他们女儿还算般配。嫁给一个三十五岁又老又病的男子,德·勒农库小姐非但不反对,反而显得挺满意;因为婚后,她就能同 她姨母一起生活了。她姨母又是她的养母,即德·布拉蒙.绍弗里亲王之妹,德·韦纳伊公爵夫人。
①孔代亲王,即路易·约瑟夫·德·波旁(1736—1818),曾于1792年组织保王军,同共和军作战,1801年溃散。
②埃斯特哈泽(1765—1833),匈牙利将军、外交官,拥有奥地利帝国境内最丰饶的地产。
德·韦纳伊公爵夫人是德·波旁公爵夫人的挚友,参加了一个神圣会门。那个会门的灵魂圣马丁①先生生于都兰,人称“无名的哲学家”;他的信徒修德养性, 遵奉神秘主义的天启论派②的高深思辨哲学。这种理论能提供打开神圣世界大门的钥匙,它以人走向齐天洪福的演变来解释人生,要把人的职责从合法的泯灭中解救 出来,用教友会的永不枯竭的温情来安抚人生的苦难,同时教导人鄙视苦难,要以慈母般的感情对待我们要送上天堂的天使。这是一种给人以希望的禁欲主义。勤于 祈祷,以纯洁之爱爱人,便是这种信念的要义,它源于脱离罗马教会的天主教义,而回到教会创立之初的基督主义。然而,德·勒农库小姐始终留在教廷派教会中, 她姨母也一直忠于教会。大革命时期,德·韦纳伊公爵夫人饱受苦难,到了晚年越发虔诚,不断往她掌上明珠的心灵里倾注圣爱的光照和内心喜悦的圣油,这里引的 是圣马丁的原话。这位性情平和的贤达,从前常去看望德·韦纳伊夫人。姨母仙逝之后,伯爵夫人也在葫芦钟堡多次接待他。圣马丁最后几卷著作在图尔的勒图尔米 印书馆印刷,他就在葫芦钟堡监督出书事宜。同历尽人世沧桑的老妇人一样,德·韦纳伊夫人深明事理,把葫芦钟堡给了新娘子,好让她有个家。老人心地慈悲,好 事总是做到底,她把整座古堡给了外甥女,自己只留一间卧室,就在她从前住的、后来给伯爵夫人用的房间上面。不久她便辞世了;刚办完喜事,又办丧事,这给葫 芦钟堡罩上了一种无法消除的忧伤气氛,也给新娘迷信的心灵添了一层难以排遣的哀愁。刚到都兰安家的那些日子,对伯爵夫人来说,即使算不上幸福,也是她生活 中舒心的一段时间。
①圣马丁(1743——1803),他的处女作《论谬误与真理》署名“无名的哲学家”。
②天启论派,基督教神秘主义派别,自称获得上帝特别光照启示,于1776年由韦斯豪普特创立,主张推翻教会和国家的一切权力,后因遭禁而成为秘密派别。
德·莫尔索先生结束了异国漂泊的生活,依稀望见了比较安生的前景,觉得心满意足,心灵的创伤也似乎渐渐平复了。这个山谷的气息沁人心脾,他呼吸畅快, 对未来存有美好的憧憬。家业大计,不得不考虑。他全力筹划经营农业,开始尝到了一些乐趣。但是,雅克的出世,对他是一次严重打击,毁了他的现在与将来。医 生断定婴儿难以成活。伯爵向孩子的母亲隐瞒了医生的话;继而,他请医生检查了他自己的身体,检查的结果令他绝望。接着,玛德莱娜的出世,又证实了医生的诊 断。这两桩变故,使他内心确信了命运的判决,从而加剧了他的病态心理。他的家族从此绝嗣;一个纯洁无暇的少妇,要在他身边痛苦地生活,终日为子女的性命提 心吊胆,却得不到半点做母亲的乐趣;从他昔日生活的腐殖土中,又萌生新的痛苦,这像块重石砸在他的心上,把他彻底摧毁了。伯爵夫人看现在便猜出了过去,也 预见了将来。最难的事莫过于使一个负疚的人得到幸福,只有天使才肯做,然而伯爵夫人还是力图办到。一日之间,她变成了禁欲主义者。她步入深渊之后还能望见 天空,现在又要为一个男人献身,承担起慈善修女普救众生的那种使命。她原谅了伯爵不能自我原谅的事情,以便让他同他本身和解。伯爵变得吝啬了,她就接受了 清苦的生活;伯爵像所有领教了社交生活而只产生厌恶之感的人那样,害怕受妻子的欺骗,她就深居简出,毫无怨言,以免引起丈夫的猜疑。她运用女人的心计,引 导伯爵干有利的事情,伯爵便自以为有见地,比别人高明,在家中沾沾自喜,其实在任何别的地方他都不高明。后来夫妻生活渐久,伯爵夫人看出丈夫性情暴躁,而 本地人既狡诈又爱讲闲话,怕他万一不检点,就会牵累孩子,因此,她索性决定永远不出葫芦钟堡。正因为如此,外面谁也没有想到,德·莫尔索先生其实是无能之 辈,妻子用厚厚一层青藤掩盖了这堆废墟。伯爵的真正心理不是不满意,而是爱挑剔;然而,他妻子却像一块松软的土地,他躺在上面,内心痛苦也像上了清凉油一 样,减轻了许多。
德·谢塞尔先生出于心中恼恨而透露了不少情况,这不过是最扼要的叙述。他素诸世情,能够看出深埋在葫芦钟堡的一部分秘事。但是,如果说德·莫尔索夫人 以她高尚的姿态,骗过了世人的眼睛,却瞒不过爱情的灵性。我躺在小小的卧室里,便预感到其中的内幕,于是一跃而起;现在我能望见她房间的窗户,在弗拉佩斯 勒怎么还待得下去呢!我穿好衣裳,从塔楼的螺旋梯蹑手蹑脚地下去,出了古堡。夜间的寒气使我冷静下来。我从红磨坊桥横渡安德尔河,来到那只系在葫芦钟堡对 面的幸运的船上。古堡朝阿泽屏那面的最靠边一扇窗户依然亮着灯光。我又恢复了昔日的瞻仰,但又不同以往,这回的凝望是平静的,时而伴着柔情蜜意的夜间虫鸣 的华彩乐章,以及大苇莺单调的鸣啭。我身上的一些意识醒来,像幽灵一般悄然而至,掀起了一直遮掩我那美好前程的纱幕。我的灵魂和感官全陶醉了。我的欲念多 么强烈,直冲到她的面前!多少回我自言自语:“我能得到她吗?”犹如丧失理智的人的谵语。如果这几天,世界对我来说扩大了,那么一夜之间,这世界便有了中 心。我的意愿、我的志向,全系在她一人身上。我祈愿成为她的一切,以便治愈并充实她那颗破碎的心。待在她的窗下,周围是水流通过磨坊闸门发出的潺潺声,不 时还传来萨榭钟楼报时的钟鸣,这一夜过得多美啊!就在这清朗的夜晚,这朵星空之花照亮了我的生途。我怀着卡斯蒂利亚那位骑士的信念,把我的灵魂许给了她; 我们嘲笑塞万提斯笔下那个可怜的骑士,却以那种信念开始了爱情。当天空出现第一束晨光,鸟儿发出第一声啁啾,我急忙溜走,回到弗拉佩斯勒花园。田野上没人 瞧见我,谁也没有觉察我偷偷出去过。我一觉睡到午餐钟响的时候。饭后,我不顾天气炎热,又走到草场,再去瞧瞧安德尔河及其小岛,瞧瞧幽谷及其山峦;看来我 已经迷上了这里的景物。然而,一走起来便停不下,我脚步如飞,赛过脱缰的野马;我又看到我那只小舟、我那株株柳树。我那座葫芦钟堡。中午时分,乡村总是一 片寂静,这里也一样,只有空气在微微发颤。树冠纹丝不动,在湛蓝的天空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晰。昆虫在阳光下忙碌不休,蜻蜓、斑蝥,忽而飞上(木岑)树,忽 而飞入苇丛;家畜在树荫下反刍;葡萄园的红土暑气蒸人;鳗鱼在岸边游窜。我去睡觉之前,这里的景色多么清新、多么娟秀,现在变化多大啊!好像是伯爵出来 了,我猛地跳下船,沿着坡路上去,好绕着葫芦钟堡转一转。我没看错,伯爵正顺着一道树篱,似乎朝一道门走去,门外便是沿河的阿泽公路。
“今天上午您身体好吧,伯爵先生?”
他高兴地看着我,显然他不是经常听到别人这样称呼他。
“很好,”他答道,“您也真喜欢乡村呀,大热天还出来散步。”
“家里让我到这儿来,不就是要我在田野里活动吗?”
“那好哇,我的黑麦正在收割,您愿意去看看吗?”
“当然愿意啦!”我答道,“不过,老实说,我对农事无知得令人难以相信,不仅不辨麦寂,连白杨、山杨也分不清楚,既对农作物一无所知,也不懂经营土地的各种方法。”
“好哇,好哇!来吧,”他一边往回走,一边兴冲冲地说,“您从坡上的小门进来。”
我们俩一里一外,沿着树篱上坡。
“在德·谢塞尔府上,您什么也学不到,”他对我说,“人家太阔气了,除了从管家手里收账,什么也不干。”
一路上,伯爵指给我看他的庭院、房舍、休憩的花园、菜园和果园。然后,他又带我朝一条长长的林荫小路走去。小路临水,两边长着刺槐和椿树。我望见在林 荫小路的尽头,德·莫尔索夫人坐在一条长椅上,正照看着她的两个孩子。锯齿形的细小树叶在微风中轻轻抖动,一个女子在那样的树荫下显得多美啊!我这样快又 登门拜访,未免失于天真;对此她也许感到惊奇,因而明知道我们朝她走去,她也没有起身。伯爵让我观赏一下山谷的景色。从这里望去,别有一番风光,同我们一 路经过的丘岗大相径庭。这里酷似瑞士一隅。条条小溪穿过草场,注入安德尔河;草场狭长,消逝在苍茫的天际。朝蒙巴宗方向望去,绿茵无边,而其余各个方向, 或有丘峦,或有树林,或有巉岩,阻隔了视线。我们迈开大步,去问候德·莫尔索夫人。她突然扔掉玛德莱娜正读的书本,把雅克抱在膝上;雅克已经咳成了一团。
“哦!怎么回事?”伯爵的脸刷地白了,高声问道。
“他嗓子痛,”孩子的母亲仿佛没有看见我,回答说,“一会儿就好。”
她搂住雅克的脑袋和后背,眼睛射出两道光,在向这个孱弱的可怜孩子倾注生命。
“真没法儿说,您太大意了,”伯爵又尖刻地说道,“河边凉,您竟然让他待在这儿,还让他坐在石椅上。”
“可是,爸爸,石椅晒得滚烫呀。”玛德莱娜高声说。
“他们在上面问得喘不过气来。”伯爵夫人说。
“女人总是有理!”伯爵看着我说。
我的目光故意盯着雅克,对他的话不置可否。雅克叫着嗓子痛,母亲要抱他回屋,刚起身又听见丈夫来了一句。
“自己生的孩子身体这样糟,就该懂得照料他们!”伯爵说道。
这话极不公正,然而,他受自尊心的驱使,不惜委过于妻子。我望见伯爵夫人跑上坡道和台阶,进了玻璃门。德·莫尔索先生坐在石椅上,垂着脑袋,冥思苦想 起来,既不看我,也不同我讲话。我的处境极为尴尬。这次散步算吹了,我本想借此机会赢得他的好感。那一刻钟实在难熬,在我一生中恐怕找不出第二次。我的额 头沁出豆大的汗珠,心里拿不定主意:“我告辞呢?还是不告辞呢?”他心头涌起多么忧伤的念头,竟至忘了去瞧瞧雅克情况如何!他霍地站起身,走到我面前。我 们又转身眺望明媚的山谷。
“伯爵先生,我们改日再去散步吧。”我轻声对他说。
“走吧,”他答道,“不幸得很,像这样突然发病,已经是家常便饭了。要能保住这孩子一条命,我死而无憾。”
“雅克好多了,他睡着了,我的朋友。”一副金嗓子说道。德·莫尔索夫人突然出现在林荫路口,她既不恼恨,也不伤心,回答了我的问候,对我说:“见您喜欢葫芦钟堡这地方,我很高兴。”
“亲爱的,要不要我骑上马,去把德朗德先生请来?”伯爵先生对她说,显然觉得他刚才没有道理,要取得谅解。
“不必操心了,”她答道,“雅克也没什么事儿,就是昨天夜里没睡好。这孩子神经太脆弱,做个恶梦便睡不着了。我给他讲故事讲了一夜,想哄他重新入睡。他咳嗽纯粹是神经性的。我让他吃了一片止咳糖,咳嗽止住了,他也就睡着了。”
“可怜的女人!这些我一点儿也不了解。”伯爵说着,拉住妻子的手,泪光莹然,看了她一眼。
“小毛病,何必担心呢?正收割黑麦,去瞧瞧吧。要知道,您不在那里,不等麦捆运走,外乡的女人就会进地里拾麦穗,伯户也不管。”
“夫人,我要上农学的第一堂课。”我对伯爵夫人说。
“您投师投对了。”她指着伯爵答道。伯爵嘴角一收,要做个满意的微笑;这种笑俗称抿嘴笑。
两个月之后我才知道,那一夜她心惊胆战,害怕儿子患了假膜性喉炎。而我呢,那天夜里坐在小船上,居然做着爱情的美梦,想像她从窗口能够发现我在瞻仰那 烛光,殊不知那烛光却照着她恐慌万状的额头。当时图尔流行假膜性喉炎,已经造成很大危害。我们走到门口的时候,伯爵激动地对我说:“德·莫尔索夫人真是个 天使!”一句话摇撼了我的心。这个家庭,我还只了解皮毛;良心责问我:“你凭什么要打扰这无比和睦的家庭呢?”遇到这种情况,年轻人产生负疚之感是非常自 然的。
伯爵难得碰上一个容易说服的年轻听众,因此兴致很高,他向我谈起波旁王室复国会给法兰西带来什么前景。这场谈话东拉西扯,有些话讲得实在幼稚,我不禁 深为诧异。极明显的事实他都不知道;他害怕有学识的人,否认高明的人,嘲笑进步,也许嘲笑得有道理;总之,我觉出他身上有大量的痛苦神经,别人必须百倍小 心,才不至于伤害他,必须绞尽脑汁,才能同他进行一次不间断的谈话。我一摸透他的弱点,便对他百依百顺,可以说同伯爵夫人为安抚他所表现的柔顺不相上下。 若是换个时期,我会不可避免地冒犯他;然而当时,我像小孩子一样胆怯,以为自己什么也不懂,换句话说,以为成年人什么都懂,因此,听到这位耐心的庄园主在 葫芦钟堡实现的奇迹,我惊讶得目瞪口呆。我钦佩地听他的计划。我这不自觉的逢迎态度,终于赢得了这位老贵族的好感。我艳羡这块风景如画的土地,艳羡他的地 位,也艳羡这个人间天堂,认为它远远胜过弗拉佩斯勒。
“弗拉佩斯勒是一件大银器,”我对他说,“可是,葫芦钟堡却是一颗宝石!”
后来,他经常引用这句话,并指出是谁讲的。
“哼!我们搬来之前,这里根本不像样子。”他说道。
当他谈起如何播种,如何育苗的时候,我听得特别认真。我不懂农事,向他提了许多问题,问他农产品的价格、经营的方式等等,他能告诉我很多具体情况,显得很高兴。
“别人都教您什么啦?”他惊奇地问我。
伯爵只跟我待了一天,回去就对他妻子说:“费利克斯这个小伙子真可爱!”
当天晚上,我给母亲写信,说我要在弗拉佩斯勒住些日子,请她把我用的衣物寄来。我并不知道已臻于完成的大变革,也不清楚这对我的前途会产生什么影响,还打算返回巴黎,修完哲学课程;而学校11月上旬才开学,我还有两个半月的空闲。
我在逗留的初期,竭力同伯爵建立起密切的关系,这段时间实在不堪回首。我发现他无缘无故就发怒,一遇到困境就玩命,真叫我害怕。想当年,这位贵族在孔 代军中十分骁勇,具有神奇般的意志。这种有时还会在他身上闪现出来的意志,在严峻的关头,会有炮弹一样的威力,能在政治防线上炸开一个突破口,而且也能使 一个蛰居在乡间的绅士成为德·埃尔贝、邦尚、夏雷特①。在一些假定情况面前,德·莫尔索伯爵鼻子翕动,眉头舒展,眼睛射出一闪即逝的光芒。我真害怕他摔然 发觉我的眼神,会不假思索地杀掉我。在那个时期,我的性情格外温和。意志,能把人改变得面目皆非的意志,当时在我身上还刚刚萌生。我的强烈欲望使我的感情 急速震动,就像恐惧所弓愧的颤抖那样。若是搏斗,我绝不会发抖燃而,在尝到相爱的幸福之前,我绝不愿意毁掉生活。我的欲望和我遇到的困难在同步增长。怎样 描绘我的情怀呢?我陷入了困惑之中,苦不得脱。我窥察着,期待着时机;我同两个孩子混熟了,得到他们的喜爱,还千方百计地脐身于他们家庭的事物中。伯爵在 我面前,不知不觉地放松了克制。我这才领教了他那变化无常的性情、毫无来由的极度惆怅、出人意料的勃然兴致、辛酸而聒耳的牢骚、充满仇恨的冷淡态度、克制 住的疯狂冲动、孩子一般的哀怨、绝望之人的嚎叫,以及突如其来的震怒。人的性情和形体的不同就在于毫无定准:外界影响的大小,要取决于性格的强弱,或者取 决于就某件事所搜集的看法。我在葫芦钟堡能不能立住脚,我的生活前景如何,都要听命于翻脸不认人的伯爵的意志。每次登门,我心中都暗自揣度:“他会怎样接 待我呢?”那种惶惶不安的心情,既容易欢欣鼓舞,也容易紧张挛缩,实在难以向您描述。看到他那饱经风霜的额头上骤然阴云密布,我的心多么惶恐,仿佛要撕 裂!每时每刻都必须警惕和提防。我落入了这个专横之人的手掌里。我亲自尝到了痛苦,便能猜出德·莫尔索夫人的痛苦。我们俩开始交换会意的眼色,有时她忍住 了眼泪,我的却流了下来。伯爵夫人和我,我们就是这样通过痛苦相互考验。在初次逗留的四十天中,我有多少发现啊!那段时间充满了不折不扣的酸楚、心照不宣 的快乐,以及时而沉没、时而浮起的希望!一天傍晚,我发现她对着落日凝思。被霞光染红了的峰顶异常绚丽,山谷看上去像一张床,这是大自然邀人相爱的永恒的 《雅歌》②,怎么可能听不见呢?她在重温少女逝去的幻想吗?她在咀嚼少妇暗中对比的感伤吗?看她那忘情的姿态,我觉得机会难得,要向她吐露心迹,便说道: “有些日子真难熬啊!”
①德·埃尔贝(1752—1794)邦尚(1759或1760—1793)夏雷特(1763—1796),法国大革命期间均系旺代保王军的军官。
②《雅歌》,《旧约》中的一卷,全部是情歌。
“您洞烛了我的心灵,”她说道,“请问,是怎么看透的呢?”
“我们有多少共同点啊!”我答道,“从悲欢的情感来看,我们不是属于极少数聪颖的人吗?这种人心弦都极为灵敏,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的灵秀之气, 始终与天地万物之性相和谐!他们若是处在不协调的环境里,就会痛苦不堪;反之,若是遇见和他们息息相通的人或思想感情,他们也会欣喜若狂。不过,对我们来 说还有第三种境况,而那苦状只有同病相怜的心灵才能领略,他们之间能产生同胞手足的互相理解。有时候,我们既无欢乐,也无痛苦,好比一架音域宽广的管风 琴,信手弹奏,无由感发,而音不成旋律,一声声消逝在寂寥的空间!这种激烈的矛盾表明,一颗茫然无托的灵魂在搏击。在这种搏击中,我们的精力没有补养,就 会消耗殆尽,如同鲜血从暗伤口流淌一样。感情大量涌出,人就会极度衰弱,产生无处倾诉的无名惆怅。我没有表达出我们共同的痛苦吗?”
她猛然一抖,但依然望着夕阳,答道:“您这样年轻,怎么懂得这些事情?难道您做过女人吗?”
“唉!”我声音激动地说,“我的童年就像一场久病。”
“我听见玛德莱娜咳嗽了。”说着,她起身匆匆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