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清史稿》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志一百十二(2)  > 返回《清史稿》目录

短篇经典(webliver):读一篇经典的文字,放飞自己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蒙古以瀚海为界画,其部落之大类有四:曰漠南内蒙古,曰漠北外蒙古,曰漠西厄鲁特蒙古,曰青海蒙古。清初,漠南蒙古臣服最先。至康熙初年,而漠北喀尔喀三 部内款。及亲征准噶尔,而青海诸部来庭。惟漠西厄鲁特部,至乾隆间始征定焉。漠北外四盟蒙古,康熙间初定,增为五十五旗。雍正间,增三音诺颜部,共前三部 为四部。乾隆中,增至八十二旗。其会盟分四路:土谢图汗为中路,车臣汗为东路,札萨克图汗为西路,三音诺颜为北路。乾隆间,筑城于乌里雅苏台及科布多二处 以镇抚之。其统率蒙兵之制,内札萨克之兵,统于盟长。外札萨克之兵,统于定边左副将军。杜尔伯特及新土耳扈特、和硕特之兵,统于科布多办事大臣。土耳扈特 之兵统于伊犁将军。青海各部落之兵,统于西宁办事大臣。雍正间,西陲未靖,阿尔泰及河套以北,迤西直达巴里坤,平原沙碛,数千里间,无险可扼。乃于四台至 三十五台,每台选精兵驻守,互为声援。于乌里雅苏台城外山颠扼要处,复各建砲台,屯重兵于特斯台锡里。旋增设卡路八处于盐口、戈壁二口,遣兵更番巡探,以 期严密。其时防在西徼,而北鄙无惊。自乾隆间荡平准部,而卫拉特来归,内外各盟长,从征回、准,屡奏边勋,新旧土耳扈特,同膺茅土,北境俄罗斯亦方辑睦, 阴山、瀚海间,百有馀年无事矣。

迨咸丰、同治间,中原多故,蒙边亦多不靖。同治四年,增热河马队三百人。五年,以包头镇为绥远要区,原有防兵,积年疲乏,调吉林马队协同驻守。六年,李云 麟以三音诺颜蒙兵专防乌城,而招募奇古民勇驻八里冈,与科布多、塔尔巴哈台二城蒙兵为犄角。八年,以布伦讬海各领队大臣所有旗兵,改隶科布多大臣,分防热 河等处。令乌梁海总管,自卜果苏克霸至沙宾达巴哈与俄罗斯接界处,新立鄂博界牌八处,严密巡察。徙厄鲁特僧众于阿尔泰山,徙俗众于青格里河。九年,调大 同、宣化练军二千人驻防库伦,修复推河以北至乌城十五台站,并牧马三千匹,热河增练洋枪队三百人,以固库伦西路之防。十年,以济斯洪果尔台站为察哈尔及归 化、绥远运粮要区,拨兵驻守。令蒙古各台,自张家口至八台,以察哈尔都统管理。自九台至科布多,及库伦、归化二路,以各盟长管理。每台增设驼马百五十匹, 凡军械粮食,接护转运,以利军行。十一年,改建乌里雅苏台石城,并整顿沿边台务。库伦西接俄疆,向未设兵,乃于图、车两盟蒙兵内,轮派四百人,分驻库伦四 境。十二年,调察哈尔马队协防乌里雅苏台。旋以军台四十四站,地势绵长,分防散漫。乃分为四路,于中二路择要驻营,调绥远城马队移防哈尔尼敦,以原有之兵 守塞尔乌苏。

至光绪间,新疆大定,西顾无虞,而北境俄患渐偪。光绪六年,调宣化练军、直隶步队赴库伦防俄。七年,因乌城三面邻俄,边防重要,而原有防军,技艺生疏,乌 城共驻蒙古练军及黑龙江、察哈尔马队二千五百人,由京营派教习前往教练

本章:1/8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