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清史稿》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列传二百六十八 儒林二(5)  > 返回《清史稿》目录

音乐经典(yinyue360): 用心发掘最美最经典的音乐!让最悠扬的歌声和乐曲,按摩你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精考证,著汉 学谐声二十三卷、总论一卷。用说文以明古音,谓六书之学,三曰形声,声不离形,形者声之本也。而声又随乎气,气有阴有阳,故一字之音,或从 阴,或从阳,或阳而阴,或阴而阳,或阴阳各造其偏。昔人知其然,故但以某声者明字音所出,以耑其本。以读若某设为譬况之词,使人依类而求。即离绝远去,而 因此声之本以究此声之变,无患其不合。说文从某某声,从某某亦声,从某某省声,从某读若某,从某读与某某同,并二端兼举。声音之学,莫备於此。后人惑於徐 氏所附孙愐音切,不究本读,而一二宿儒言古音如吴棫、陈第、顾炎武、江永之流,亦第就韵书辨析。不知说文形声相系,韵书就声言声;说文声气相求,韵书祗论 同声之应。其部居错杂分合,类出肊见。学者苟趣其便,衷於一读。且狃於平上去入之界之不可移易,谐声之法废,而说文之学晦矣。其书论声一本许氏,由本声以 推变声,既列本注,旁搜古读以为之证。末附说文补考二卷,多辨正二徐谬误。

又有毛诗证读若干卷,诗声辨定阴阳谱四卷,四书偶谈四卷,内外篇二卷,字易二卷,鹤泉文钞二卷。

江 有诰,字晋三,歙县人。通音韵之学,得顾炎武、江永两家书,嗜之忘寝食。谓江书能补顾所未及,而分部仍多罅漏,乃析江氏十三部为二十一,与戴震、孔广森 多暗合。书成,寄示段玉裁,玉裁深重之,曰:“余与顾氏、孔氏皆一於考古,江氏、戴氏则兼以审音。晋三於前人之说择善而从,无所偏徇,又精於呼等字母,不 惟古音大明,亦使今韵分为二百六部者得其剖析之故,韵学於是大备矣。”著有诗经韵读、群经韵读、楚辞韵读、先秦韵读、汉魏韵读、唐韵四声正、谐声表、入声 表、二十一部韵谱、唐韵再正、唐韵更定部分,总名江氏音学十书,王念孙父子胥服其精。晚岁著说文六书录、说文分韵谱。道光末,室灾,焚其稿。有诰老而目 盲,郁郁遂卒。

陈熙晋,原名津,字析木,义乌人。优贡生。以教习官贵州开泰、龙里、普定知县,仁怀同知,擢湖北宜昌府知府。权开泰时,教 匪蒋昌华扰黎平,将兴大狱,熙晋 缚其渠而贷诸胁从,全活无算。龙里民以钉奚杀人,已诬服,而凶验不合,心疑焉。一日,方虑囚,见丛人中有曳钉奚窃睨者,命执而鞫之,痕宛合,遂款服。 普定俗纠聚相雄长,号其魁曰“牛丛”。其获盗,不谒之官,辄积薪焚杀之。先是有挟仇焚三尸者,吏不敢捕。熙晋期必得,重绳以法,风顿革。其守宜昌也,楚大 水,流民聚宜昌,毕力抚绥,缮城垣,以工代赈。会秩满将行,为留六阅月,蕆其事。送者数千人,皆泣下。乞养归,未几卒。

熙晋邃於学,积书 数万卷,订疑纠谬,务穷竟原委,取裁精审。尝谓杜预解左氏有三蔽,刘光伯规之,而书久佚。惟正义引一百七十三事,孔颖达皆以为非,乃刺取 经史百家及近儒著述,以明刘义。其杜非而刘是者

本章:1/9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