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夸西莫多抒情诗选》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获奖演说  > 返回《夸西莫多抒情诗选》目录

世界名著每日读(ticesmall):世界名著网微信版,读名著看文章更方便,等待你的到来!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在我的心目中,瑞典始终是每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第二

  祖国,接受这项奖金意味着接受现代文明独一无二的、光辉的

  荣誉。瑞典,诚然是仅仅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国家,但事实上,

  没有一个别的国家能够成功地倡立和推行这样一项堪称具有广

  泛意义的典范和蕴含着如此巨大的精神的、实际的力量的奖

  金。

  诺贝尔奖是很难获得的,它激发着各个国家的各种政治力

  量的热情,作家、诗人和哲学家从它身上发现自己的存在和力

  量的象征。野蛮用杀人凶器和混乱的思想武装自己,然而,文

  化仍然有能力粉碎它的每一次进攻。

  现在,我置身于北方悠久的文明的代表者之中,这一文明

  在它艰难由折的历史进程中,是同为争取人类自由而献身的仁

  人志士们并肩战斗的;这一文明哺育了赋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国

  王和王后,哺育了伟大的诗人和作家。

  这些伟大的古代和当代诗人,虽然反映的是他们情感世界

  中的急流湍滩;是令他们惴惴不安的各种问题,但他们今天己

  广为意大利人所熟知。这些诗人植根于斯堪的那维亚民族富于

  寓意的、神话般的土壤,他们的名字虽然于我是很难正确发音

  的,但却是那么音韵铿锵,如今这些名字已深深铭记在我们的

  精神世界里。他们的诗章向我们抒发的声音,比那些已经衰败

  的或者堕落在文艺复兴时期修辞学尘埃里的文明所发出的声

  音,远为坚定、明确。

  我的演说不是赞美词,也无意用巧妙的方式逢迎主人,而

  只是对欧洲的精神特性发表评论。我以为,瑞典和瑞典人民,

  以他们正确的选择,始终不渝地向世界文化发起挑战,始终不

  渝地致力于变革世界文化。

  我曾经说过,诗人和作家以变革世界为己任。人们或许会

  认为,这个观点只在一定条件下才成为真理,甚至会断言它是

  傲慢的推理。然而,只要看一看诗人在他所生活的社会里和在

  其他地区所激发的巨大反响,人们对这个观点所持的惊慌不安

  或心悦诚服的态度就是不难理解的了。

  正如诸位所知,诗歌诞生于孤独,并从孤独出发,向各个

  方向辐射;从独白趋向社会性,而又不成为社会学、政治学的

  

本章:1/3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