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夜色温柔》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第二部 第一章  > 返回《夜色温柔》目录

音乐经典(yinyue360): 用心发掘最美最经典的音乐!让最悠扬的歌声和乐曲,按摩你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一九一七年春天,理查德·戴弗医生初次抵达苏黎世 。那年他二十六岁, 这是一个男人的美好的年龄,尤其是一个单身男子的黄金时代,即使在战争年代, 这也是迪克的好时光。他已成为一个难得的人才,且有了大笔投资,岂能去挨枪子。 几年后,他觉得即使偏安一隅,他也并非逍遥自在。然而,他从未完全承认这一点, 在一九一七年,他还嘲笑这种想法,歉疚地说战争压根没有碰着他。当地的董事会 给他的指示是:完成他在苏黎世的学业,按原定计划拿到学位。

瑞士犹如一个岛国,一边受意大利戈里齐亚附近滔天巨浪的洗刷,另一边则按 法国索姆和埃纳大河急流的冲击。曾几何时,在瑞士各州见到的很有意思的陌生人 多于前来疗养的病人。令人猜度的是——伯尔尼 和日内瓦 的小咖啡馆里那 些窃窃私语者,很可能是珠宝商人,或旅行推销员。但人们也同样能看到有许多的 瞎眼或断腿的残疾人,还有病入膏肓的人,在康斯坦茨 和纽沙特尔 明丽的 湖畔间游荡。酒店橱窗里贴着鲜艳的宣传画,画面是一九一四年瑞士人保卫边疆的 情景——同仇敌忾的青年和老人在山头怒视着山下假想的敌人——法国人和德国人, 目的是要瑞士人充分自信,在那些岁月中,他们曾拥有不可磨灭的光荣。然而,大 在继续,这些宣传画也残破了。当美国稀里糊涂参战时,没有哪个国家比它的 姐妹共和国更感到吃惊了。

这时戴弗医生也看出战争迫在眉睫了。一九一四年,他还是来自美国康涅狄格 州的一位拿牛津大学的罗兹奖学金 的学生。他返回国内,在约翰·霍普金斯大 学完成了最后一年的学习,并拿到了学位一九一六年,他设法前往维也纳 ,因 为他觉得,如果他不赶紧去,弗洛伊德 大师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死于飞机的轰炸。 即使那时的维也纳也是一派死亡景象,但迪克设法弄到足够的煤炭和油料,在达门 斯蒂夫特大街的一个房间里,写了一些小册子,虽然这些小册子后来被毁了,但他 加以了重写并把它们作为他一九二○年在苏黎世出版的专著的基本构架。

在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都有一个春风得意的辉煌时期,那些年月便是迪克· 戴弗的好日子,然而他对自己的魅力浑然不知,而且不明白他给于别人的爱及他唤 起的别人对他的爱,在健康人中间是非同一般的他最后一年在纽黑文的时候,有人 称他是“幸运的迪克”——这称号他始终难以忘怀。

“幸运的迪克,你这个大混蛋,”他在房间里一边围着最后几束火苗踱步,一 边自言自语,“你撞到好运了,我的伙计你来之前,可没有人遇到这样的好运。”

到了一九一七年初,由于难以弄到煤块,迪克便把他积存的一百多个教材几乎 都当作燃料烧掉了。当然只是在这样的情形下才烧书,每当他将一本书投入火堆, 他就带着一份自信在心里发笑,说他自己已消化了这个书,他可以从现在起五年之 后仍把这些内容概

本章:1/3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