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第七章法国大革命、俄国的十月革命和中国的长期革命(5)  > 返回《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目录

世界名著每日读(ticesmall):世界名著网微信版,读名著看文章更方便,等待你的到来!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7月间彼得格勒亦遭到空前的骚扰,最初各部队抽调兵员参加总攻击,军士不满,组织 示威游行,引起海军士兵和工厂里的赤卫队参加。政党政治不能产生有效的领导力量,则显示出临时政府之无力。7月,宪政民主党因为意见不合,退出政府。一般 军民还不知道其中的原委与曲折,看来总是资产阶级的诡诈阴谋。布尔什维克一向标榜“所有权力交付苏维埃”(其实苏维埃也有各政党参与之成分,但是代表工厂 里的工人与部队中的士兵,临时政府则继承沙皇统治下杜马之传统),于是游行示威的群众要求“全俄苏维埃执行委员会”(Vtsik)代替临时政府。也只有 “土地、和平与面包”的要求,才能为他们深切了解。可是当暴民暴兵失去控制的时候,连布尔什维克的鼓动者亦无法掌握,即苏维埃负责人也感到棘手。“全城为 游行示威者所宰割”。当克朗士德特(Kronstadt)水兵示威时,在街头突然遭人袭击。水兵还手时也不问青红皂白,就对着街头群众和若干建筑物开火。 7月16、17两日,街头死伤200人。7月18日恢复风平浪静,兵士还营,街头恢复秩序,然而司法部这时公布一份文件,强调列宁是德国间谍,接受德国津 贴,有“人证物证”。

事后经过各界的分析,所控诉之事并无确切证据;作证之人,也是来历不明令人怀疑的分子。可是大众都信以 为真,于是这一纸文书也就达到预期的功效。布尔什维克的报纸《真理报》被查封,列宁恐怕被拘捕,只好潜入地下,躲在芬兰边境。另一位革命人物托洛茨基,昔 日为孟什维克,又一度为独立派,最近才从美国回俄,今后也是布尔什维克台柱,亦被监禁。局势平定之后,克伦斯基由军政部长出任内阁总理。他在8月下旬于莫 斯科召开一个“全国政协会议”,到会的人有2400多,包括士农工商各业,左至苏维埃,右至银行家和沙皇麾下立功的军人。中有大学教授、市政委员等各色各 样人物,看来克伦斯基欲给俄国一个再造的机会,但9月上旬即发生“柯恩尼洛夫事件”。

柯恩尼洛夫 (LavrKornilov)将军多年活动于俄属中亚腹地,擅长亚洲语言,可能有蒙古血统,曾任彼得格勒的防守司令,7月总攻击时,曾在前线立功,克伦斯 基拔擢他为俄军总司令。此人缺乏政治头脑,倒是有志从一个职业军人之立场,重整军中风纪。他的主张,譬如将铁道交付军事管理,重新准许在后方执行死刑等, 不可能在当日气氛内行得通。他的态度逐渐明显,总司令与总理间的摩擦也逐日公开化,于是柯恩尼洛夫成为反革命派的英雄,莫斯科的国是会议给他一个崭露头角 的机会。9月初他开始调动部队,向首都彼得格勒集结,有肃清苏维埃,强制执行改组临时政府的企图。可是等到他的行动暴露,反叛成为事实的时候,铁路不为他 运兵,

本章:1/9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