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大历史》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第二十章 现代中国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二)(1)  > 返回《中国大历史》目录

短篇经典(webliver):读一篇经典的文字,放飞自己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高层机构:国民党与蒋介石

在上列例子里,可以看出所有国家都企图脱离以农业经验为作主的管制方式,采取重商主义的办法,不论其结局称为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这运动由小国波及太国,从海洋性的国家触及大陆性格的国家,从历史文化不十分巩固的国家到这种力量根深蒂固的国家。不仅法国大革命和俄国的十月革命可视作这普遍趋向里所作的大型调整,即是今日多数国家的挣扎,包括“有钱的”和“没钱的”,可以在数目字上管理的和不能在数目字上管理的国家,也仍离不开这组织上的问题。

假使我们将这世界史的大框加在中国史之上,即可看出鸦片战争以来之事迹并非一连串,做得无头无脑上下不得的错误。中国对西方之挑战的反应既强烈,也前后一贯。她起先拒绝改变,以后将改变限于若干方面,并企图振起传统的社会价值以为抵制。这和其他各国的经验比较起来也只算得合乎情理。如果与荷兰及英国旷日持久的纪录相较,也不能说中国已放弃了很多机会,坐费了不少宝贵光阴。读者可以再三考虑目下的一段隐喻:中国是一只大型的潜水艇夹肉面包。五四运动已经策划了上面这块长面包,昔日文士官僚今日已醒觉为革命的主使人。逻辑里下面这块长面包,亦即为数亿万无从区划的农民,则构成革命之动力。可是前者的自觉与后者之解放尚不是这群众运动之终点。最后之目的在使全国接近世界标准,能在数目上管理,扩大这国家功能上可活动的程度,也增迸它结构上的实力。

以这样的眼光看来,中国的当代史可以简明的条例:国民党和蒋介石制造了一个新的高层机构。**与**创造了一个新的低层机构,并将之突出于蒋之高层机构之前。现今领§导人物继承者的任务则是在上下之间敷设法制性的联系,使整个系统发挥功效。

蒋曾受无数指摘。有人批评他缺乏系统,凡事临时凑合。也有人说他无从肃清内部的贪污不法。也有人指斥他全靠人身上的忠厚和感情上的激动驱使部下。更有人责备他不新不旧,既不全部维新,又不是一意保守。每项批评都有相当真实的成分,可是批评的人自己就不能说明如何可以避免这些错处,此外他们也没有另辟途径的讲出应采取的路线。事实的发展表示着各种不如人意的地方无法避免。如果另有较好的方针,中国人不难另选贤能。一个现实的证据是周恩来1927年被蒋的部下拘捕于上海.生命几遭叵测。可是在1936年西安事变时周又周旋使蒋被释。

看来责骂蒋介石容易,表扬他的成就困难。我们也无从对蒋的言行一句一事无选择性的全部支持。可是蒋是一个历史人物,他的一生表彰着一个极为伟大的群众运动,有了这运动作基础,才可能有日后的人民共和国之产生。要是忽视他的作为的积极性格,则任何人无从以技术角度解释何以中国在

本章:1/5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