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乌托邦》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乌托邦》第二部(2)  > 返回《乌托邦》目录

短篇经典(webliver):读一篇经典的文字,放飞自己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关于乌托邦人的旅行等等

凡想到另一城市探望朋友或是从事游览的公民,可以很容易地得到摄护格朗特及特朗尼菩尔的准许,除非有充分理由不让他们去。因此,一批出行者组成出发,持有总督的文件,证明他们获得准许外出,上面规定了回来的日期。他们可领得一挂车,一名赶车驾牛的公共奴隶。不过如旅伴中无妇女,他们总是退车,认为有车反而累赘不便。他们在旅行全程中,什么都不带,却什么也不缺乏,因为到处象在自己家里。如他们在任何地方住留一天以上,每人就在当地干自己那一行的活,受到同业殷勤的款待。

任何人擅自越过本城辖区,被捕经查明未持有总督的文件后,遭遇是很不光彩的;他作为逃亡者被押回,严重处罚。任何人轻率地重犯这个罪行被贬做奴隶。

任何人如想到本城的郊区观光,只要自己的父亲允许,妻子赞同,不在禁止之列。不管他来到乡村中任何一个地区,他必须做完当天上午的活或晚餐前照例须做的活,然后他受到伙食款待。一个人只要遵守这个条件,可以随意访问本城辖区内任何地方。这样,他就如同仍然在那个城市中一样地作出贡献。

由此你可以看出,不管在那儿,不容许浪费时间或借口逃避工作。他们没有酒馆和烈性饮料店,没有妓院,没有腐化场所,没有藏垢纳污的暗洞,没有秘密集会的地方。相反,在众目睽睽之下,人们必须干通常的活,或是正当地消磨业余时间。既然这是一般风尚,所有的商品就势必异常丰富。商品又是在全部居民中均匀分配,任何人不至于变成穷人或乞丐。

在亚马乌罗提的元老院会议上(上面我说过,每座城市每年派来三名代表出席),他们首先确定某一特殊地区哪一类商品充足,然后又确定岛上哪些地区粮食歉收。他们立即在两地之间以有余济不足。这是无补偿的供应,他们不向受接济的一方有所需索。凡从自己的储存无报酬地支援某城市的人们,也可以从另一城市免费地取得他们所缺乏的任何东西。所以全乌托邦岛是一个家庭。

当乌托邦人做到本身供应充足后(由于第二年收成不可前定,他们要有两年的储备,才认为供应完成),他们将剩余运销到别的国家,有大宗谷物、蜂蜜、羊毛、亚麻、木材、大红和紫色染料、生皮、黄蜡、油脂、熟皮,以及牲口。他们把上述产品的七分之一送给这些国家的贫民,余下的廉价出售。

通过这样的交易,他们运回自己缺乏的商品(实际上缺乏的只有铁一项),而且运回大量金银。这样的贸易日复一日继续下去已经很久,以致他们国内到处都有大量金银,多到令人难以相信。结果,他们目下毫不计较是售货取得现款,还是用赊欠办法。实际上,他们是用赊欠出售大宗货物。然而他们对于一切信贷交易,不信任私人,必须有城市当局出面,照例签订合法文件。到了付还款项的一天,该城市当局向私人债户收齐欠款存入公库

本章:1/6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