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文观止》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鲍照:芜城赋  > 返回《古文观止》目录

短篇经典(webliver):读一篇经典的文字,放飞自己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南朝·宋]鲍照

  【作者小传】鲍照(414—466),字明远,东海(今江苏涟水县北)人。出身贫寒,曾为秣陵令、中书舍人等职。后为临海王刘子顼前军参军,掌书记之任,故世称“鲍参军”。宋明帝泰始二年(466),晋安王刘子勋称帝,子顼举兵响应,兵败,照为乱兵所杀。

  鲍照生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南朝社会,才秀人微,一生坎坷不平,所作多反映寒士对当时门阀制度的不满,表现徭役、战乱和人民生活的痛苦,抒写寒士不遇的郁愤之情和驰骋疆埸、建功立业的壮志。题材上长于乐府和七言歌行,风格俊逸,文字劲健,是“总四家(张协、张华、谢混、颜延之)而擅美,跨两代(晋、宋)而孤出”(《品》语)的优秀诗人,在当时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元嘉三大家”,辞赋骈文亦著称于时。有《鲍参军集》。

  【题解】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冬,北魏太武帝南侵至瓜步,广陵太守刘怀之烧城逃走。孝武帝大明三年(459),竟陵王刘诞据广陵反,沈庆之率师讨伐,破城后大肆烧杀。广陵十年之间二罹兵祸,城摧垣颓,瓦砾衰草,离乱荒凉。鲍照登临劫余废城(芜城),感而作赋。

  作者将广陵山川胜势和昔日歌吹沸天、热闹繁华的景象与眼前荒草离离、河梁圯毁的破败景象进行对比,在对历史的回顾和思索中,通过气氛的渲染和夸张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屠城暴行的谴责和对统治者的警告。寓有今昔兴亡之感。语言清新遒丽,形象鲜明,风格沉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沵迆平原[1],南驰苍梧涨海[2],北走紫塞雁门[3]。柂以漕渠[4],轴以昆岗[5]。重关复江之奥[6],四会五达之庄[7]。当昔全盛之时,车挂轻轊[8],人驾肩[9];廛昶说兀?0],歌吹沸天[11]。孳货盐田[12],铲利铜山[13],才力雄富,士马精妍[14]。故能侈秦法[15],佚周令[16],划崇墉[17],刳濬洫[18],图修世以休命[19]。是以板筑雉堞之殷[20],井幹烽橹之勤[21],格高五岳[22],袤广三坟[23],崪若断岸[24],矗似长云[25]。制磁石以御冲[26],糊赪壤以飞文[27]。观基扃之固护[28],将万祀而一君[29]。出入三代[30],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31]。

  泽葵依井[32],荒葛罥涂[33]。坛罗虺蜮[34],阶斗麕鼯[35]。木魅山鬼[36],野鼠城狐,风嗥雨啸,昏见晨趋。饥鹰砺吻[37],寒鸱吓雏[38]。伏暴藏虎[39],乳血飡肤[40]。崩榛塞路,峥嵘古馗[41]。白杨早落,寒草前衰。稜稜霜气[42],蔌蔌风威[43]。孤篷自振[44],惊沙坐飞。灌莽杳而无际[45],

本章:1/4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