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首页 我读过的 世界名著 诺奖作品
国学名著 科幻名著 言情名著 恐怖名著
历史小说 武侠名著 教育名著 传记名著

位置:我读过的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诗人抒情诗选》目录

西默斯·希尼


  西默斯·希尼(1939- ) 爱尔兰诗人。著有诗集《自然主义者之死》(1966)、《引向黑暗之门》(1969)、《外出度冬》(1972)、《北方》(1975)、《农活》(1979)和《站台》(1984)等。“由于其作品洋溢着抒情之美,包容着深邃的伦理,揭示出日常生活和现实历史的奇迹”,诗人于199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挖 掘
  玩耍的方式
  期中休假
  个人的诗泉
  饮 水
  阳 光
  追随者
  警察来访  挖  掘  在我手指和大拇指中间
  一支粗壮的笔躺着,舒适自在像一支枪。  我的窗下,一个清晰而粗厉的响声
  铁铲切进了砾石累累的土地:
  我爹在挖土。我向下望
  看到花坪间他正使劲的臀部
  弯下去,伸上来,二十年来
  穿过白薯垄有节奏地俯仰着,
  他在挖土。
  粗劣的靴子踩在铁铲上,长柄
  贴着膝头的内侧有力地撬动,
  他把表面一层厚土连根掀起,
  把铁铲发亮的一边深深埋下去,
  使新薯四散,我们捡在手中,
  爱它们又凉又硬的味儿。  说真的,这老头子使铁铲的巧劲
  就像他那老头子一样。  我爷爷的土纳的泥沼地
  一天挖的泥炭比谁个都多。
  有一次我给他送去一瓶牛奶,
  用纸团松松地塞住瓶口。他直起腰喝了,马上又干
  开了,
  利索地把泥炭截短,切开,把土
  撩过肩,为找好泥炭,
  一直向下,向下挖掘。
  白薯地的冷气,潮湿泥炭地的
  咯吱声、咕咕声,铁铲切进活薯根的短促声响
  在我头脑中回荡。
  但我可没有铁铲像他们那样去干。  在我手指和大拇指中间
  那支粗壮的笔躺着。
  我要用它去挖掘。  袁可嘉译
  玩 耍 的 方 式  阳光直穿过玻璃窗,在每张书桌上
  寻找牛奶杯盖子、麦管和干面包屑
  音乐大踏步走来,向阳光挑战,
  粉笔灰把回忆和欲望掺合在一起。  我的教案说:教师将放送
  贝多芬的第五协奏曲,
  学生们可以在作文中自由表达
  他们自己。有人间:“我们能胡诌一气吗?”  我把唱片一放,顿时
  巨大的音响使他们肃静;
  越来越高昂,越坚定,每个权威的音响
  把课堂鼓得像轮胎一般紧,
  在每双瞪圆了的眼晴背后
  发挥它独具的魁力。一时间
  他们把我忘了。笔杆忙碌着,
  嘴里模拟着闯进怀来的自由的
  字眼。一片充满甜蜜的静穆
  在恍惚若失的脸上绽开,我看到了
  新面目。这时乐声绷紧如陷阱,
  他们失足了,不知不觉地落入自我之中。  袁可嘉译
  期 中 休 假  整个上午我坐在学校校医室里,
  数着宣告下课的一下下钟声。
  两点钟,我的邻居用车送我回家。  在门廊里.我遇见父亲在哭泣——
  平常遇到丧事,他总能从容对付——
  大个子伊文斯说这是个严重打击。  我进屋时婴儿咕咕叫着,笑着
  摆动摇篮,我感到窘迫
  当老年人站起来和我握手,  告诉我他们“为我受苦而难过”,
  有人低声对陌生人说,我是老大,
  在学校做事,我母亲握着我的手  边咳嗽边发出无泪的气愤的叹息。
  十点钟,救护车到了,运来
  护士们止了血、包扎好了的尸体。  第二天早晨我走进屋去,雪花莲
  和蜡烛使床榻得到慰藉。六周来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他。如今,脸苍白,  他左太阳穴上有紫色的血块,
  他躺在四尺长的木箱里就像躺在儿童床里,
  并无血淋淋的伤痕,汽车的保险杆利索地把他击倒了。  一只四尺长的木箱,每年一尺长。  袁可嘉译
  个 人 的 诗 泉  为米凯尔·朗莱而作
  童年时,他们没能把我从井边,
  从挂着水桶和扬水器的老水泵赶开。
  我爱那漆黑的井口,被框住了的天,
  那水草、真菌、湿青苔的气味。  烂了的木板盖住制砖墙里那口井,
  我玩味过水桶顺绳子直坠时
  发出的响亮的扑通声。
  井深得很.你看不到自己的影子。  干石沟下的那口浅井,
  繁殖得就像一个养鱼缸;
  从柔软的覆盖物抽出长根,
  闪过井底是一张白脸庞。  有些井发出回声,用纯洁的新乐音
  应对你的呼声。有一口颇吓人;
  从蕨丛和高大的毛地黄间跳出身,
  一只老鼠啪一声掠过我的面影。  去拨弄污泥,去窥测根子,
  去凝视泉水中的那喀索斯,他有双大眼睛,
  都有伤成年人的自尊。我写诗
  是为了认识自己,使黑暗发出回音。  袁可嘉译
  饮  水  她每天来打水,每一个早晨,
  摇摇晃晃走来,像一只老蝙蝠。
  水泵的百日咳,水桶的声音,
  捅快满时响声逐渐减弱,
  宣告她在那儿。她那灰罩裙,
  有麻点的白搪瓷吊桶,她那嗓门
  吱吱嘎嘎地响就像水泵的柄。
  想起那些夜晚,满月飘过山墙,
  月光倒穿过窗户映落于
  摆在桌上的水杯。又一次
  我低下头伸嘴去喝水,
  忠实于杯上镌刻的忠告,
  嘴唇上掠过;“毋忘赐予者”。  袁可嘉译
  阳  光  献给玛丽·希内
  阳光照耀,空荡荡的
  院子里戴盔甲的水泵
  它的铁在热乎起来,
  斜挂着的水捅里  水变得稠而甜了。
  太阳悬在天空
  就像一个大盘子
  倚着长长的  午后之墙凉着。
  这时,她的双手
  在烤盘上忙乱。
  通红的炉子  向她发出热气浪,
  她穿着沾满
  面粉的厨裙
  站在窗边。  有时她用鹅毛掸子
  掸掉板子上的饼屑,
  有时坐下,膝头宽宽,
  指甲沾满白粉,  胫部粉斑斑的。
  这里又有了空间,
  随着两口钟的滴答声,
  烤饼又涨起来。  这里有着爱
  就像白铁匠的杓子
  越过它的光亮
  沉入食物箱中。  袁可嘉译
  追 随 者  我爹在耕地,把马匹驱赶,
  鼓圆了肩膀,像一张满帆
  撑挂在车辕和土垄之间,
  马匹使劲拉,他嘴里呃呃喊。  是行家。他把挡泥板装好,
  把尖尖的钢刃固定,它琤亮,
  草皮翻过去不会碎掉。
  到垄头,缰绳啪的一声响,  汗淋淋的马匹转过身来
  回到地里,他一只眼睛
  眯成一条缝,向土地斜窥,
  估出土垄间行距,确又准。  在他钉靴后,我跌跌撞撞,
  有时跌倒于光滑的草皮,
  有时他让我骑在他背上,
  随他的脚步忽上来,忽下去。  我极想长大成人去耕地.
  闭上一只眼,使双臂吃劲。
  我能做的却只是在田里
  随着他宽阔的影子行进。  我是个废物,总是绊倒,
  跌交,哇啦哇啦叫,但现在
  却是爹在我后面跌交,
  跟着我,硬是不肯走开。  袁可嘉译
  选自《现代欧美十大流派诗选》,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警 察 来 访  他的摩托车立在窗下,
  一圈橡皮像帽斗
  围住了前面的挡泥板,
  两只粗大的手把  在阳光里发着热气,摩托的
  拉杆闪闪有光,但已关住了,
  脚蹬子的链条空悬着,
  刚卸下法律的皮靴。  他的警帽倒放在地板上,
  靠着他坐的椅子,
  帽子压过的一道沟
  出现在他那微有汗水的头发上。  他解开皮带,卸下
  那本沉重的帐簿,我父亲
  在算我家的田产收入,
  用亩、码、英尺做单位。  算学和恐惧。
  我坐着注视他那发亮的手枪皮套,
  盖子紧扣着,有绳子
  连结着枪托。  “有什么别的作物?
  有没有甜菜、豌豆之类?”
  “没有。”可不是明明有一垄
  萝卜,在那边没种上  土豆的地里?我料到会有
  小作弊,默默坐着想
  军营里的黑牢的样子。
  他站起来,整了整  他皮带上的警棍钩子,
  盖上了那本大帐簿,
  用双手戴好了警帽,
  一边说再见,一边瞧着我。  窗外闪过一个影子。
  他把后底架的铁条
  压上帐簿。他的皮靴踢了一下,
  摩托车就嘟克、嘟克地响起来。  王佐良译
  选自《英国诗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