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诗人抒情诗选》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西默斯·希尼  > 返回《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诗人抒情诗选》目录

音乐经典(yinyue360): 用心发掘最美最经典的音乐!让最悠扬的歌声和乐曲,按摩你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西默斯·希尼(1939- ) 爱尔兰诗人。著有诗集《自然主义者之死》(1966)、《引向黑暗之门》(1969)、《外出度冬》(1972)、《北方》(1975)、《农活》(1979)和《站台》(1984)等。“由于其作品洋溢着抒情之美,包容着深邃的伦理,揭示出日常生活和现实历史的奇迹”,诗人于199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挖 掘
  玩耍的方式
  期中休假
  个人的诗泉
  饮 水
  阳 光
  追随者
  警察来访  挖  掘  在我手指和大拇指中间
  一支粗壮的笔躺着,舒适自在像一支枪。  我的窗下,一个清晰而粗厉的响声
  铁铲切进了砾石累累的土地:
  我爹在挖土。我向下望
  看到花坪间他正使劲的臀部
  弯下去,伸上来,二十年来
  穿过白薯垄有节奏地俯仰着,
  他在挖土。
  粗劣的靴子踩在铁铲上,长柄
  贴着膝头的内侧有力地撬动,
  他把表面一层厚土连根掀起,
  把铁铲发亮的一边深深埋下去,
  使新薯四散,我们捡在手中,
  爱它们又凉又硬的味儿。  说真的,这老头子使铁铲的巧劲
  就像他那老头子一样。  我爷爷的土纳的泥沼地
  一天挖的泥炭比谁个都多。
  有一次我给他送去一瓶牛奶,
  用纸团松松地塞住瓶口。他直起腰喝了,马上又干
  开了,
  利索地把泥炭截短,切开,把土
  撩过肩,为找好泥炭,
  一直向下,向下挖掘。
  白薯地的冷气,潮湿泥炭地的
  咯吱声、咕咕声,铁铲切进活薯根的短促声响
  在我头脑中回荡。
  但我可没有铁铲像他们那样去干。  在我手指和大拇指中间
  那支粗壮的笔躺着。
  我要用它去挖掘。  袁可嘉译
  玩 耍 的 方 式  阳光直穿过玻璃窗,在每张书桌上
  寻找牛奶杯盖子、麦管和干面包屑
  音乐大踏步走来,向阳光挑战,
  粉笔灰把回忆和欲望掺合在一起。  我的教案说:教师将放送
  贝多芬的第五协奏曲,
  学生们可以在作文中自由表达
  他们自己。有人间:“我们能胡诌一气吗?”  我把唱片一放,顿时
  巨大的音响使他们肃静;
  越来越高昂,越坚定,每个权威的音响
  把课堂鼓得像轮胎一般紧,
  在每双瞪圆了的眼晴背后
  发挥它独具的魁力。一时间
  他们把我忘了。笔杆忙碌着,
  嘴里模拟着闯进怀来的自由的
  字眼。

本章:1/4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