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李自成》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第十七章(1)  > 返回《李自成》目录

世界名著每日读(ticesmall):世界名著网微信版,读名著看文章更方便,等待你的到来!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自李自成驻跸武英殿宫院以后,竟没有再走出紫禁城看一看北京的市容,甚至连皇城内那宛如仙境的太液池,琼华岛,传说是萧太后梳妆的广寒殿,以及西苑中各处碧波仙岛,亭台楼阁,他都没有去游玩一次。但他决不是每日对着美人,鲜花,在悠闲中消磨日子。做皇帝有皇帝的忙碌,何况他刚到北京!

许多新的事务突然来到他的面前,所谓做帝王的要“日理万机”,就是说有办不完的事项堆在身上,例如,他要在武英殿接见京师父老,询问疾苦,宣布新朝德意。这本是表面文章,“父老”是指定的,跪在他的面前说的都是些空洞的颂扬话,他所宣布的新朝德意也不能见诸实行。然而据牛金星说,汉高祖初入咸阳,还军灞上,召集诸县父老豪杰,发表了一番重要讲话,传颂千古。所以就建议他效法汉高祖,在武英殿召见京师的父老。花去了半天时间,李自成除召见京师“父老”之外,还召见了许多明朝旧臣,有的决定录用,李自成以礼相待;有的并不录用,也被召见;有的是自己恳求谒见。还有的是被捉送到李自成的面前,这些人受到斥责后送交刘宗敏处关押起来,严刑追赃。

许多琐碎问题,都得由牛金星和六政府大臣呈报御前,经李自成批准,才能执行。原来在西安时以牛金星为首的文臣们草拟了一部《大顺礼制》,如今作了充实,改称《大顺汇典》。因为关系登极典礼诸事,必须经李自成逐条细阅,批准颁行。天子要建立太庙,追尊七代祖宗,称为“七庙”,这七代祖宗的名字都得避讳。开国皇帝本人的名字当然更要避讳。但李自成自称是“十世务农”,往上只能追查到六代祖宗的名字,所以大顺包括开国皇帝李自成本人在内,要避讳的只有七个字,即:“自、务、明、光、安、令、成”,“成”字要写为“晟”。此事在西安已经通谕各地臣民,如今他到了北京,还得由礼政府奏明皇上,通谕北京及新归顺的各地臣民知晓。另外的事情,看似琐事,却很重要。例如改大明门为大顺门,皇极殿为天佑殿,又将乾清宫的匾额“敬天法祖”改为“勤政爱民”。这些事,都由礼政府拟就意见呈奏,经李自成批准,再由礼政府将善书文臣新写的匾额恭请皇上审阅同意,才能制匾悬挂。

总之,大顺朝的皇帝和文臣们在北京并未闲过。以牛金星为首的文臣们,最主要的活动是准备新皇帝的登极大典,还要按照《大顺汇典》加紧准备新的朝服朝冠。群臣每逢三。六、九日上表功进,大家竞相在劝进表文上下功夫,有人不惜以厚礼请京师四六名手①代笔,力求颂扬的话别出心裁,不落陈套,而且要文辞典雅,对仗工稳。大家都在等着四月初六日举行新皇上的登极大典,从此大顺朝就算是正式开国,而大顺皇帝也成为正统的天下共主。大家原来唯一顾虑的是吴三桂曾受崇祯殊恩,世为辽东镇将②,新近又封为平西伯,兼为山海关总镇,手握重兵,会有不臣之心。但是大家想着皇上于十天前已经钦差定西伯唐通等赴山海关招降,携有白银四万两和黄金一千两的犒

本章:1/7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