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书之论语》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人性的问题  > 返回《四书之论语》目录

音乐经典(yinyue360): 用心发掘最美最经典的音乐!让最悠扬的歌声和乐曲,按摩你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原文】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

  孔子说:“人性本来是相近的,只因为教养的不同,便相差很 远了。”

【读解】   

 《三字经》一打头就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里的“性相近,习相远”就是孔子的语录了。

 《莱根谭》说:“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只 是欲情封,当面错过,便飓尺千里矣。”这虽然是用禅宗的语气 在说话,但其表达的意思却仍然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 相远。”

  其实,真正关于人性的话题,孔子谈得并不多,要到孟子的 时代才有深入的性善性恶探讨,并由此形成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 个重要范畴。 作为仁者,作为教育家,孔子更看重的是后天教养的一面,所 以他苦口婆心地叮咛我们“学而时习之”,并现身说法他说:“我 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

  就是这里说“性相近,习相远”,也仍然是强调后天教养的重 要意义。这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