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书之孟子》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道德两难怎么办?  > 返回《四书之孟子》目录

世界名著每日读(ticesmall):世界名著网微信版,读名著看文章更方便,等待你的到来!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原文】

  桃应①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展②也。窃负而逃,通海滨而处,终 身沂然③,乐而忘天下。”

【注释】

  ①桃应:孟子的学生。②敝屣(XT):破鞋子。(3)訢(xin):同 “欣”。

【译文】

  桃应问道:“舜做天子,皋陶做法官,假如舜的父亲瞽瞍杀了 人,那怎么办?”

  孟子说:“把他逮起来就是了。”

  桃应问:“难道舜不阻止吗?”

  孟子说:“舜怎么能够阻止呢?皋陶是按所受职责办事。”

  桃应问:“那么,舜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舜把抛弃天子之位看得像抛弃破鞋子一样。他偷偷 地背负父亲逃走,沿着海滨住下来,终身逍遥,快乐得把曾经做 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读解】

  这是典型的道德两难问题,就像我们今天有人问:“母亲和妻 子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哪一个?”或者问:“妻子难产,母亲和 孩子只能保住一个,你保哪一个?”

  一方面,“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王父犯法也应与庶民同 罪。所以孟子回答说:“执之而已矣。”

  但另一方面。眼看父亲出事而坐视不救,又不符合孝道。对 一般人来说,这个道德难题叫做“忠孝不能两全”,对舜来说,这 个道德难题叫做“公(或法)孝不能两全”。怎么办呢?

  孟子的解决动作可就大了,“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连天子 之位都不要做了,弃官救父,隐居海滨。这不就为了父亲而改变 了自己一生的道路了吗?

  但在孟子看来,的确只有这样做才能做到公孝两全:一方面, 作为天子,在天子之位上,只能发令让司法官去逮捕作为罪犯的 瞽瞍;另一方面,抛弃天子之位,便作为儿子,锭而走险,冒死 救出父亲,隐居海滨,奉养父亲,不以失去天子之位而遗憾。

  这个两难问题,在我们今天来回答可就不一样。因为,我们 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已把个体行为的“孝”归结为私人问题了(虽 然在

本章:1/2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