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且介亭杂文二集》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3)  > 返回《且介亭杂文二集》目录

音乐经典(yinyue360): 用心发掘最美最经典的音乐!让最悠扬的歌声和乐曲,按摩你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15〕汪敬熙(1897—1968)浙江杭县人,小说家。曾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这里所说“好学生的秘密”,指短篇小说《一个勤学的学生》, 发表于《新潮》第一卷第二号(一九一九年二月);“苦人的灾难”指短篇小说《雪夜》,发表于《新潮》第一卷第一号。后来他在《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二十三、 二十四号(一九二五年五月)上发表了短篇小说《瘸子王二的驴》等。他的短篇小说集《雪夜》收作品九篇,一九二五年十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

〔16〕欧阳予倩(1889—1962)湖南浏阳人,戏剧家。《新潮》第一卷第二号曾发表他的短篇小说《断手》。

〔17〕叶绍钧字圣陶,江苏吴县人,作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著有童话集《稻草人》、长篇小说《倪焕之》和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18〕《现代评论》综合性周刊,胡适、陈源、王世杰、徐志摩等人主办的同人杂志。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创刊于北京,一九二七年七月移至上海出版, 一九二八年底出至第八卷第二○九期停刊。这个杂志的主要成员被称为“现代评论派”,他们原依附北洋政府,后来转而投靠国民党政权。

〔19〕《玉君》一九二五年二月出版,现代社发行,《现代丛书》之一。作者在该书《自序》的末尾说:“先谢谢邓叔存先生,为了他的批评,我改了第一遍。再谢谢陈通伯先生,为了他的批评,我改了第二遍。最后再谢谢胡适之先生,为了他的批评,我改了第三遍。”

按邓叔存即邓以蛰,陈通伯即陈源,胡适之即胡适。

〔20〕《新青年》月刊于第八卷第一号(一九二○年九月)起,设编辑部于上海,由新青年社出版(以前该刊系由上海群益书社印行)。

〔21〕《新潮》最末一期第三卷第二号是《一九二○年名著介绍特号》,于一九二二年三月间出版。

〔22〕《孑民先生言行录》新潮社编,共收杂文八十四篇及附录三篇,一九二○年十月出版。蔡孑民,即蔡元培。

〔23〕《点滴》周作人翻译的外国短篇小说集,新潮社《文艺丛书》之一,一九二○年八月出版。

〔24〕为人生的文学的一群指文学研究会;为文学的文学的一群,指创造社等。

〔25〕弥洒社文学团体,胡山源、钱江春等组成,一九二三年三月在上海创办《弥洒》月刊,共出六期。弥洒,通译缪斯,希腊神话中的文艺女神。

〔26〕胡山源江苏江阴人,曾任世界书局编辑。他的短篇小说《睡》和《碧桃花下》(文中误作《樱桃花下》)分别发表于《弥洒》第一期和第三期(文中误作第一期)。

〔27〕Inspiration英语:灵感。

〔28〕陈德征浙江浦江人。一九二七年以后依附国民党右派,任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主任委员、国民党政府上海市教育局长等职。

本章:1/6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