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清史稿》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列传二百六十七(1)  > 返回《清史稿》目录

短篇经典(webliver):读一篇经典的文字,放飞自己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儒林一

孙奇逢 耿介 黄宗羲 弟宗炎 宗会 子百家 王夫之 兄介之

李颙 李因笃 李柏 王心敬 沈国模 史孝咸 韩当 邵曾可

曾可孙廷采 王朝式 谢文洊 甘京 黄熙 曾曰都 危龙光

汤其仁 宋之盛 邓元昌 高愈 顾培 彭定求 汤之锜 施璜

张夏 吴曰慎 陆世仪 陈瑚 盛敬 江士韶 张履祥 钱寅

何汝霖 凌克贞 屠安世 郑宏 祝? 沈昀 姚宏任 叶敦艮

刘汋 应■谦 硃鹤龄 陈启源 范镐鼎 党成 李生光

白奂彩 党湛 王化泰 孙景烈 胡承诺 曹本荣 张贞生

刘原渌 姜国霖 刘以贵 韩梦周 梁鸿翥 法坤宏 阎循观 任瑗

颜元 王源 程廷祚 恽鹤生 李■ 刁包 王馀佑 李来章 冉觐祖

窦克勤 李光坡 从子锺伦 庄亨阳 官献瑶 王懋竑 硃泽澐 乔仅

李梦箕 子图南 张鹏翼 童能灵 胡方 冯成修 劳潼 劳史 桑调元

汪鉴 顾栋高 陈祖范 吴鼎 梁锡兴 孟超然 汪绂 余元遴

姚学塽 潘谘 唐鉴 吴嘉宾 刘传莹 刘熙载 硃次琦 成孺

邵懿辰 高均儒 伊乐尧

昔周公制礼,太宰九两系邦国,三曰师,四曰儒;复於司徒本俗联以师儒。师以德行教民,儒以六艺教民。分合同异,周初已然矣。数百年后,周礼在鲁,儒术为盛。孔子以王法作述,道与艺合,兼备师儒。颜、曾所传,以道兼艺;游、夏之徒,以艺兼道。定、哀之间,儒术极醇,无少差缪者此也。荀卿著论,儒术已乖。然六经传说,各有师授。秦弃儒籍,入汉复兴。虽黄老、刑名犹复淆杂,迨孝武尽黜百家,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矣。东汉以后,学徒数万,章句渐疏。高名善士,半入党流。迄乎魏、晋,儒风盖已衰矣。司马、班、范,皆以儒林立传,叙述经师家法,授受秩然。虽於周礼师教未尽克兼,然名儒大臣,匡时植教,祖述经说,文饰章疏,皆与儒林传相出入。是以朝秉纲常,士敦名节,拯衰销逆,多历年所,则周、鲁儒学之效也。两晋玄学盛兴,儒道衰弱,南北割据,传授渐殊。北魏、萧梁,义疏甚密。北学守旧而疑新,南学喜新而得伪。至隋、唐五经正义成,而儒者鲜以专家古学相授受焉。宋初名臣,皆敦道谊。濂、洛以后,遂启紫阳。阐发心性,分析道理,孔、孟学行不明著於天下哉!宋史以道学、儒林分为二传,不知此即周礼师、儒之异,后人创分,而闇合周道也。元、明之间,守先启后,在於金华。洎乎河东、姚江,门户分歧,递兴递灭,然终不出硃、陆而已。终明之世,学案百出,而经训家法,寂然无闻。揆之周礼,有师无儒,空疏甚矣。然其间台阁风厉,持正扶危,学士名流,知能激发。虽多私议,或伤国体,然其正道,实拯世心。

本章:1/7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