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傅雷家书》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刚柔相济 伉俪互助■金梅  > 返回《傅雷家书》目录

音乐经典(yinyue360): 用心发掘最美最经典的音乐!让最悠扬的歌声和乐曲,按摩你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一个和睦、美满的小家庭,除了夫妇俩志同道合之外,性格上的阴阳互补、刚柔相济也是和谐的重要因素。刚烈的傅雷与温柔的朱梅馥结为伉俪,可以说是傅雷的终身幸福。她是傅雷的贤内助。虽然在傅雷的五百万言译著上,找不到她的名字,可是如果没有她,傅雷不可能在文学上建树那样的煌煌丰碑。

  傅雷在赴法求学那年,便与她定亲。当时傅雷十九岁,朱梅馥十四岁。

  那年月,农村盛行包办婚姻。傅雷与朱梅馥,既是自由恋爱,又是母亲作主——傅雷和母亲都中意!

  朱梅馥比傅雷小五岁。1913年2月20日,她出生在上海南汇县城。当时正值阴历元月十五,腊梅盛开,取名梅福。与傅雷结婚时她嫌“福”字太俗,改为“馥”。梅馥,暗含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之意:“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朱梅馥的父亲朱鸿,乃清朝秀才,后来教书为业。母亲杨秀全操持家务。朱梅馥有三兄一姐,

  她最小。说起来,朱梅馥的祖姑母姓朱,与傅家有点远亲。傅雷母亲的娘家与朱家是邻居,傅雷跟朱梅馥从小就认识。特别是傅雷到上海市区念中学、大学时,在暑、寒假常住母亲娘家,与朱梅馥常见面。

  朱梅馥端庄秀丽,性情随和。她先在上海教会学校稗文女校念初中,后在另一所教会学校晏摩氏女校念高中。在当时,女子能够具有高中文化水平,已算很不错的了。她懂英文,也学过钢琴。

  “朱家姑娘文静。”傅雷的母亲早就看中了朱梅馥。

  傅雷呢?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彼此间情投意合,早已心照不宣。

  正因为这样,当朱梅馥的叔叔从中作伐,当然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亲事当即定了下来。

  傅雷到了巴黎之后,鸿雁传书,跟朱梅馥写起“两地书”来了。

  如此良姻美缘,也并非一帆风顺,曾遇到小小的波折。

  傅雷的老朋友刘抗先生,曾颇为风趣地谈及一段往事:

  “在巴黎时,傅雷曾和一位法国小姐名叫玛德琳的闹过恋爱,大概一边热情似火,披肝沥胆,另一边却意马心猿,别有怀抱,始终唱不出一曲合欢调来,弄得他在极度失望之余,几乎举枪自尽。实际上,他在家乡早已和一位贤慧娴淑的闺秀名叫梅馥的订了婚。梅馥是个东方型而受过新教育的女性;体贴、文静、好客,几乎一切中国标准的美德,都集结在她身上,且文笔非常优美流利。傅雷经过那次和玛德琳绝裂后,痛定思痛,更觉梅馥的可爱,从此便认真相偕了。”

  失而复得,往往倍觉珍贵。经过波折,相爱弥坚。此后傅雷从一而终,再无异心。

  1932年,傅雷借上海一家饭店举行隆重的婚礼。饭后酒余,朋友们跳起了交谊舞。在当时,这算是新式结婚了。

本章:1/3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