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吉檀迦利》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 返回《吉檀迦利》目录

短篇经典(webliver):读一篇经典的文字,放飞自己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几天以前,我同一位著名的孟加拉医学博士说:“我不懂德语,然而,如果有个德国诗人的英语译本感动了我,我会到不列颠博物馆去,找些用英语写的、讲述这个诗人生平事迹以及思想发展的书。尽管罗宾德拉那特·泰戈尔的这些诗歌的散文译本使我心潮起伏,多年来还没有什么作品这样打动过我,然而,若不是印度的旅行者告诉我,我对于泰戈尔的生平,以及使这种作品可能产生的思想运动,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在孟加拉医学博士看来,我之受到感动,原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他说道:“我天天都读罗宾德拉那特,读一行他的诗就可以忘却人世间的一切烦恼。”我说:“一个生在理查二世王朝、住在伦敦的英国人,如果他见得到彼特拉克或但丁的英语译本,却找不到解答他的问题的书籍,他倒可以询问佛罗伦萨的银行家或伦巴第的商人,就象我问你一样。就我所知,泰戈尔的诗歌是那么丰富多采而又那么单纯,新的文艺复兴已在你们的国家里诞生,可惜今后除了道听途说,我却无从了解了。”他答道:“我们还有其他诗人,然而无人可以和他并驾齐驱;我们称之为罗宾德拉那特时代。在我看来,你们没有一个诗人在欧洲象泰戈尔在印度那样著名。他在音乐方面和在诗歌方面同样了不起;他创作的歌,从印度的西部一直流传到缅甸讲孟加拉语的任何地方。他十九岁写下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那时就已经出名了;稍为长大一点时写的戏剧,现在依旧在加尔各答上演。我十分钦佩他一生十全十美;他年纪很轻时写了许多描绘自然景物的作品,他会整天坐在花园里;从二十五岁左右到三十五岁光景,他心中怀着极大的哀伤,写下了我们的语言中最美丽的爱情诗。”孟加拉医学博士接着又深情地说道:“我十七岁时对泰戈尔爱情诗的感谢之情,实非言语所能表达。此后他的艺术愈来愈深刻,变得富有宗教和哲学意味了;人类的一切向往憧憬,都是他歌咏的题材。他是我们的圣人中间第一个不厌弃生存的,他倒是从人生本身出发来说话的,那就是我们所以敬爱他的缘故。”我也许对他那字斟句酌的话记忆得不太确切,但我并没有改变他的原意。“一会儿以前,泰戈尔在我们的一个教堂里诵经礼拜——我们用你们英语中的‘教堂’两字称呼我们梵天的庙宇——这是加尔各答最大的庙宇,不仅庙里挤满了人,人甚至站到了窗台上,而且街道都因为人山人海而几乎水泄不通了。”

  别的印度人来看我,他们对泰戈尔这人的尊敬,在我们的世界里听起来,真是奇哉怪也;我们这儿,把伟大和渺小的事物,都隐藏在同一块面纱之下,都隐藏在明显的喜剧和半认真的贬损的背后。我们在建筑大教堂的时候,对于我们的伟大人物,我们可怀着同样的尊敬?“每天早晨三点钟——我知道,因为我亲眼目睹过”——有个印度人对我说,“泰戈尔一动不动地静坐默想,就神性沉思了两个钟头之久,方始醒了过来。他的父亲摩诃·里希①,有时候竟静坐上整整一天;有一次,航行在一条河上,他因为景色美丽而陷入了沉思默想,划船的人等候了八个钟头才得以继续航

本章:1/5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