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源氏物语》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第九章葵姬(3)  > 返回《源氏物语》目录

短篇经典(webliver):读一篇经典的文字,放飞自己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源氏公子见此,只得强忍眼泪,劝慰道:"生死无常,命有定数,此乃人世常情,身蒙不幸,实是伤痛难诉。小婿进宫,定向父皇明奏,料能深蒙鉴察。"左大臣便道:"阴雨连绵,恐无休止。趁天色尚早,早些起程吧。"

公子顾盼四周,只见约三十个待文,聚立于帷屏后纸隔扇旁。她们身着黑色丧服,个个愁容惨淡,神色黯然。左大臣见了,说道:"女儿虽死,但遗此小公 子, 今后常来看顾,我等就满意了。众侍女皆以为你将自此抛弃此家,不再回顾了。她们如今倒不困死别而伤心,而是为从此不再侍立于左右而叹息,此乃清理中事。往 日夫妇二人多有嫌忌,本当指望你们和好,不想竟成水中泡影!唉,外面暮色好凄凉啊!"不觉又掉下泪来。

"那皆为浅薄之人的忧虑而已。往日我曾作过努力,但时时久疏问候。如今还有何缘由不常来探访呢?日后我心尚谅解。"源氏公子答完,告辞而去。

左大臣目送公子远去,回至公子旧居,但见室中装饰布置,一如葵姬生前模样。然而人去室空,如是蜕变后空留的蝉壳。案上散放着笔砚,且有公子遗弃的墨 稿。左大臣取出-一细看。然老眼昏花,字迹难辨,惹得众侍女微微窃笑。墨稿中,多是些情爱缠绵的古诗,文字各一,体式多样,写得道劲秀美。左大臣甚是惊 叹。仰望天宇,心念如此英才,日后将为外人,不觉惋惜。公子在"旧枕故袅谁与共?"诗句旁题道:

"恋恋合欢榻,依依不分离。芳魂壤泉里,每忆更增悲。"另一张写有"鸳鸯互冷霜华重"旁题着:

"抚子凝朝露,孤眠亦泪多。尘积空床头,犹是对沉愁。"

其间夹有一枝已枯的抚子花,想必是前日送老夫人信时搞来。左大臣便将此花速与老夫人,说道:"人死不能复生,此事本也无可奈何。细一思量此等悲事世 间 常有,多半与女儿缘份太浅,才使我等蒙此厄运。如是一想,反恨前世冤孽,思念亦稍有缓解。孰知时日一久,却思念愈深。况且大将将成外人,真让人心伤。先前 一二日不见,便怅然若失。今后缘断,我家定如日月失辉,教我何以度日呵!"说罢大哭。几个年老的侍女睹此情形,不免悲号。其光景甚为悲凉。

众侍女相与谈论,各诉心中苦楚。有的意欲留下来侍候小公子,有的想暂时回家。于是离别的诗女便相互作别,其情景凄恻哀惋,令人目不忍视。

却说源氏公子人宫觐见,圣上对他极为怜爱,并于御前赐膳。且问及种种情况,关怀细致,情爱深挚,使公子感激涕零。告退后,又去参谒藤壶母后。众宫女 见 了公子,倍感亲切,纷纷前来慰问。皇后命王命妇传问:"公子身蒙厄运,时日已久,末知哀情稍减否?"公子回道:"人世生死皆由命定,难以预料。此次新丧, 实乃悲痛伤怀。幸蒙母后洪福庇佑屡番存问,方得延命至今,"即便平时,公子探望皇后,亦无欢欣愉悦。何况遭此厄运后,自是悲伤甚深。他身

本章:1/4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