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源氏物语》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第十九章薄云(2)  > 返回《源氏物语》目录

音乐经典(yinyue360): 用心发掘最美最经典的音乐!让最悠扬的歌声和乐曲,按摩你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藤壶母后虽身为贵人,却最为慈悲,对世人广施博爱,了无仗势欺人、渔肉百姓的豪门贵族的恶行。凡天下进贡,倘兴师动众者,悉数谢绝。在佛法功德方面,也有 自己的原则。她只用自己应得的俸禄和继承来的财产,尽自己所能,斋僧供佛。而不像一些富贵人家,穷奢极欲地大做功德。此种人等,虽圣明天子时代,也不乏其 例。是以藤壶母后的死讯传出,国人尽哀。葬礼上,殿上官员,一律身着黑色丧服,使得草长营飞的阳春三月也一片暗淡。

源氏公子欣赏着二条院庭中的樱花,当年花宴情状,又上心头,忍不往独自吟唱"今岁应开墨色花"之古歌。又恐遭人非议,使整口呆在佛堂,偷偷饮泣。残阳 如血,山野树梢,皆披金挂彩,枝缕分明。而飘浮于岭上的薄云,则略显晦暗。源氏公子看着这残阳薄云,不住哀思又起。便吟道:

"淡云蒙岭夕照薄,仿佛丧衣暗色深。"但徒然独吟,并无一人闻得。

七七佛事渐次圆满之后,一时再无大的举动。皇上顿感官中岑寂,百无聊赖。却有一个僧都,藤壶母后的母后在世时即已入宫供职,一直作祈祷师。藤壶母后视 为亲信,对他甚为尊敬。皇上也将宫中的隆重法事交与他操办,对他器重有加。这僧都七十余岁,是少有的得道高僧。近年一直隐居山中,潜心习道修行,以祈佛 佑。此次因藤壶皇后之病,特来京都,被召入宫。源氏内大臣劝他道:"同音年一样,今后你仍留住宫中,为皇上尽忠效命。"僧都回答道:"贫僧年事已高,本难 再作夜课。而今大臣有命,怎敢不遵。况贫增长蒙是恩,理当报答。"便留在宫中,随侍皇帝左右。

一日,天将破晓时,皇上与僧都呆在一起。僧都咳嗽着,不紧不慢地为他讲授世事常理。见左右无人,僧部便趁机说道:"贫僧有一事欲奏闻,因恐有逆圣听, 反获欺君之罪,故犹豫未决。但若因水受蒙蔽而深蒙罪孽,贫僧也罪极天谴。况贫僧隐瞒此事,毫无益处,恐菩萨也要斥责贫俗不忠。"说完这些,便觉难以启齿 了。冷泉皇帝以为他有什么余恨末解,心想虽是僧人,且道行高深,却终脱不了常人贪馋嫉妒之恶疾,真是可恶。便对他道:"我素来祝你为心腹,你却对我有所隐 瞒,真令我失望!"僧都终于说道:"阿弥托佛!陛下此言差矣。贫僧已将菩萨所严禁泄露的真言秘诀,悉数传授陛下,贫僧自身浮身三界外而不染尘俗,还有何事 不能告之呢?推此事,因涉过去未来国运,已故桐壶院、藤壶母后及当今执政源氏内大臣声誉,因此贫僧不敢隐瞒,又不便贸然相告。贫僧微贱之身,死不足惜,因 此获罪,也无须追悔。今遵神佛之意,奏闻陛下:陛下尚在母腹之时,母后便整日忧惧,悲伤不已,曾密嘱贫僧极力祈祷。贫增乃出家之人,内中缘由,不便相问, 后逢内大臣身受不白之冤,贬到荒僻之地成守涵防,母后忧惧愈甚,又嘱贫僧祈祷。源氏内大臣闻得,密命贫僧向诸佛菩萨忏悔,求菩萨宽恕。陛下末登大宝之先

本章:1/5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