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蒋介石传》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第二章革命时机已经成熟  > 返回《蒋介石传》目录

音乐经典(yinyue360): 用心发掘最美最经典的音乐!让最悠扬的歌声和乐曲,按摩你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革命时机已经成熟”,这句话是杰出的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在60年代用来描绘非洲革命形势时的名言。

  在本世纪初的中国,正是革命者鼓动革命的好时机。孙逸仙博士是这场革命的先驱,他因此而名垂千古。后来,有两个年轻人对他的政治遗产发生了分歧,他们是蒋介石和毛泽东。

  “革命时机已经成熟”,这句话是杰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在60年代用来描绘非洲革命形势时的名言。

  在本世纪初的中国,情况更是如此,清王朝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帝国的秩序动荡不安,这正是革命者鼓动革命的好时机。

  孙逸仙博士是这场革命的先驱,他因此而名垂千古。后来,有两个年轻人对他的政治遗产发生了分歧,他们就是蒋介石和毛泽东。

  几个世纪来,中华帝国体制稳定,国泰民安,但到清朝统治时期国势开始衰落。其中一个原因是人口爆炸。1778年统计时,全国人口已达到242,956,613人。人口增加了,但并没有新的土地开发出来。清廷更担忧祸从国外起,于是限制向海外移民。中国人滞留国内,人口不断增加。

  本来工业革命能够解决人口问题,但中国没有产生工业革命。更为严重的是,洋人带来的贸易和工业品已深入内地,破坏了农民们赖以生存的传统手工业。中国人毫无出路,因为工业化国家通过关税壁垒来限制中国手工业品的出口。

  接着,洋人进来了,在我们这个交通发达,通讯便利的时代,要理解洋人来到中国后对中国人及其统治者形成的变化与心理冲击,并非易事。与其他文明不同,中国在封闭中发展了自己的文明。沙漠、高山与大海把中国与外部世界隔离起来。

  中国人认为自己的国家是“世界的中心”,比境外的“夷人”以及汉族周边的“南蛮”、“北胡”都要先进。在这种情形下,国家主权平等的国际关系概念,在中国是无法被理解的。

  中国皇帝认为接受“夷人”来朝是屈尊大驾,和“夷人”没有进一步交往的必要。

  中国还有独特的表意文字——汉字。汉字复杂难懂,必然导致大量文盲。能够掌握汉字的人就有升官发财的机会,而那些家境贫寒、智商低下的人则被排除在外。然而,有发展前途的孩子即使家贫,如果得到地方慈善机构或富人的资助,也有受教育的机会,中科举,取功名,从而走上仕途。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社会并没有森严的等级界限。

  但是,西方近代意义上的民主概念对中国人来讲是非常陌生的。中国社会有过森严的等级制度,最高等级享有至上的尊严。中国俗语“天无二日”意思是说,皇帝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中国是天下唯一的大国。在皇帝独裁之下,违抗皇帝命令是十分危险的,简直与背叛无异。

  中国社会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法制不如其他国家发达,虽然有刑典制裁犯罪分子,但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民主法典。

本章:1/7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