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老子的帮助》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  > 返回《老子的帮助》目录

音乐经典(yinyue360): 用心发掘最美最经典的音乐!让最悠扬的歌声和乐曲,按摩你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这个用兵的事,不是什么好事。一般人是厌恶它的。所以有道的人不愿意让自己搞什么动武。一个正人君子,平常在家是坐在左边即阳面,也就是上位的。平常所认为的阴面即下位。打仗的时候,坐在右边。

用兵不是什么吉祥之举,不是正人君子所喜欢闹的事。逼到那儿了,不得不用兵了,也不必太热衷,适可而止也就行了。胜利了也胜不到哪里去。如果用兵一胜利就兴高采烈,那是热衷于杀人。热衷于杀人的人,可不能让他在夺取江山的事情上成功。

喜庆时人要坐在上座,遇到凶事噩耗时则坐到下手去。在部队中,偏将军坐上座,上将军坐下座,说明他们带兵的时候是以丧礼来对待处理带兵事宜的。杀人成功,打仗胜利了,应该哭一场,像哭丧一样。

老子这里讲得很人道也很悲伤。光“兵者不祥之器”就连续讲了两遍。悲伤加上无奈。越人道了就越悲伤,越悲伤就越无奈,世界就是这样的。

不祥不祥,没有太多的思想家宣传用兵有多么吉祥。问题在于不祥又怎么样呢?谁允诺你让你永远吉祥呢?

我读过看过一些苏联后期、俄罗斯、美国、德国的描写战争的小说与影片,里边表现了两种人物。一种是怀着悲悯的心情不得已而参加战争的。他们一面参加战争一面深感痛苦,他们反对在战争中做过于残酷的事情,他们善待俘虏,善待敌国的平民,特别是敌对方的女人,有时候为了善待敌方人员,甚至与本方的粗暴的战友发生激烈的冲突。这一类作品我想得起名字来的有苏联作家邦达列夫的小说与后来改编的影片《礼节性的访问》,其中有这样的情节。我还看过一部德国方面创作的写纳粹军队兵败斯大林格勒的影片,叫做《决战斯大林格勒》,在失败的过程中,在绝望的疯狂中,同样也有悲天悯人的人物。

从电影《集结号》中我们也看到类似的观点与情绪。老子如果看了《集结号》也许会说“吾道不孤”。

另一种人物则复仇心切,杀红了眼,以胜为荣为乐为狂欢,常有过度报复的事情发生,在战争中绝对顾不上什么人道主义。

战争要求英雄主义与乐观主义,如果是一帮道德家善人在打仗,必败无疑。这也是不可不正视的。

以行丧礼的心情参加战争,是前一种人物的特色,想不到与两千多年前的老子相通,亦源远流长矣

本章:1/3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