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清朝的皇帝》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第四章世祖(3)  > 返回《清朝的皇帝》目录

音乐经典(yinyue360): 用心发掘最美最经典的音乐!让最悠扬的歌声和乐曲,按摩你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插曲既过,归入正文,陈其年《水绘园杂诗》第一首最后两句是:

妾年三十余,恩爱何由擅?

为了一清眉目,兹将全首分段录引如下: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飞燕。

绮态何娟,令颜工婉娈。

红罗为床帷,白玉为钗钿。

出驾六萌车,入障九华扇。

倾城畴不知,秉礼人所羡。

如何盛年时,君子隔江甸?

金炉不复薰,红妆一朝变。

客从远方来,长城罢征战。

君子有还期,贱妾无娇面。

妾年三十余,恩爱何由擅?

以上共分六段,第一段写董小宛的仪容,以赵飞燕相拟。第二段写入宫封皇贵妃,摄行后职。第三段写冒辟疆留连扬州,而家已生变。第四段说明劫掠者为睿亲王多尔衮所遣。第五段写冒辟疆归来,已不能复见小宛。第六段自然就是写董小宛真正之死了。

"妾年三十余"为对心史先生辟董小宛非董鄂妃"两大基本理由之一"的年龄问题的最有力的答复。董小宛封妃时已三十三岁,色衰则爱弛,早就有此顾虑;就当时她的处境而言,生子而殇实为一致命的打击。结句"恩爱何由擅",有太多的不尽之意。

我前面就吴梅村《古意》前五首分析,世祖嫡后之被废,为妒忌董小宛之故;继后亦几于被废,御制端敬皇后行状曾记其事。顺治十四年冬,孝庄违和,继后无一语询及,亦未遣使问候,世祖以为孝道有亏,有废立之意,董小宛长跪不起,表示"若遽废皇后,妾必不敢生",因而得以不废。

由 此可以想象得到,董小宛必已成为亲贵国戚的众矢之的;她所恃者孝庄母子之宠。顺治十四年十月诞皇四子,生四月而殇,尚未命名,而竟封和硕荣亲王,并建墓 园,为自古以来绝无仅有之事。由此推断,世祖必以此子为太子;东宫一立,不论贤愚,废即不易。因为废太子不比废皇后,后者可谓之为家务,大臣争而不得,无 可如何;前者则动摇国本,为大臣所必争,观乎前之万历欲易储而不能、后之康熙废太子引起弥天风波,可知其余。是故董小宛虽忧太后不能长相庇护,世祖必因其 色衰而爱弛,但生子为东宫,犹有可恃。退一步而言,她跟世祖的感情,有子即有联系,无子则爱弛曾不一顾,彼时博尔济吉特氏联络亲贵,群起而攻,以其出身种 族而言,欲加之罪,岂患无词?下场之悲惨,恐有不可胜言者。

因此,生子一殇,旋即憔悴得疾。大学士金之俊奉敕撰传:"后患病阅三岁,癯瘁已甚。"董小宛殁于顺治十七年八月,其子殇于十五年正月,"阅三岁"乃前后通算,故知子殇未几即病。

又世祖御制行状:"当后生王时,免身甚艰,朕因念夫妇之谊,即同老友,何必接夕,乃称好合?且朕夙耽清静,每喜独处小室,自兹遂异床席。"在世祖彼时,可信其出于体恤;但董小宛的出身是以色事人,于此事

本章:1/4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