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往奴役之路》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书目提要  > 返回《通往奴役之路》目录

世界名著每日读(ticesmall):世界名著网微信版,读名著看文章更方便,等待你的到来!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对一种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明确支持的观点加以说明,会遇到这样的困难,即在几章的篇幅内只能对它的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对那些完全通过前20年中的主流观点形成其看法的读者来说,这几乎不足以对有益的讨论提供共同的话题。但是,尽管并不时髦,本书作者的观点也并不像某些读者看来的那样是独一无二的。他的根本看法与许多国家里人数正稳步增长的作者们的看法一致,而这些作者的研究却并未使他们得出相似的结论。有些读者愿意进一步了解他所能发现的陌生但并不一致的舆论,对他们来说,下列若干这类较重要的著作是有用的,其中也包括这样几本书,它们通过对所想往的未来社会结构的更充分讨论,对本书必不可少的批判性特征进行了补充。

W·H·张伯伦:《伪乌托邦——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杜克沃兹)1937年。[W·H·CHAMBERLIN. A False Utopia Collectivism in Theory andPractice. (Duckworth)1937]

F·D·格拉汉姆:《社会目标与经济制度》,(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42年。[F·D·GRAHAM. Social Goals and Economic Institutions.(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1942.)]

E·阿列维:《专制时代》,巴黎(伽利玛)1938年。[E·HALEVY. Lere desTyrannies. Paris(Gallimard)1938.该书中最重要的两篇论文的英文版可以在《经济学》杂志(Economica )1941年2月号和《国际事务》(International Affairs)1934年卷中找到。]

G·哈尔姆,L·V·米瑟斯等:《集体主义经济计划》,F·A·哈耶克编,(路特利治)1937年。[G·HALM,L ·V·MISES ,a

本章:1/6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