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京大屠杀》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第二节南京陷落时发生在城内外的惨剧(2)  > 返回《南京大屠杀》目录

音乐经典(yinyue360): 用心发掘最美最经典的音乐!让最悠扬的歌声和乐曲,按摩你的心灵!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这一记述,看起来好像有些混乱。那是指:当时赤星站在扬子江岸边,属下头码头地区,但说中国军民遭受日本海军舰艇扫射的地方,却在距那里八公里左 右的上游——“下关码头”。从《活着的士兵》一书引文中可以了解到,前一天在扬子江发生惨剧的地方,是在下关前面,然而据赤星所说,是在距下关八公里左右 的上游,也有许多准备渡向对岸的南京市民遭到舰艇的扫射,落得了被害的悲惨命运。可想而知,十四日在下关前面的江西上看到的几万市民的尸体是从那边漂流过 来的。据说,扬子江尸骨成堆,都埋在江边,怎么也不可能漂流到下游去。

前面提到的、与赤星同属第六师团的高城守一,也于—个四日为补给粮草去下关粮仓。当时,他曾在下关江面上和岸边目击了当时的惨状,说是“非笔墨和言词所能形容”、“远远超出了自己的理解程度”(前引《扬子江在哭泣》,第九十五页)。

十二日,在渡江时已有很多人死亡。那时,下关还未受到日本军的攻击。直到十五日还留在南京的《纽约时报》 记者蒂尔曼·德丁(F. Tillman Durdin,一译都亭——译者)就十二日那天情况记载说:“数千名中国兵好容易走到下关,他们无疑想从江边马路旁用帆船渡过扬子江, 但大多数人惊恐万状, 溺死于江中。”(洞宫雄编:日中战争史资料8《南京事件》2,第二九一页)

第六师团的“战斗行动”

前面提到的南京的汪良,曾就城东中山门外紫金山山麓和城南中华门外雨花台的屠杀行为这样说:“此外,包围城墙的部队在紫金山山麓活埋了两千人,在雨花 台杀害了两万人”(山冈繁:《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战争受害地区》,第九至十页)。所谓日本军在雨花台杀害了两万人,也许,毋宁应该看作是战死的。在远东国 际军事审判时,检察方面提出的《南京地方法院检察处敌人罪行调查报告》(检证一七○六),就这件事记述如下:“在南京即将陷落时,我方在雨花合地区的军民 两、三万人,在撤退时遭到了敌军扫射,哀声遍野,尸山高筑,血流过胫,一片惨状。”(《远速》,五十八号,载前引书1,第一四三页)

攻击雨花台的是第六师团和第一一四师团的左翼部队。另一方面,第六师团步兵第四十五联队绕道南京城西侧,扫荡了扬子江地区。该师团长谷寿夫中将在其旧 著《机密日俄战史》出版后所发表的《军情报告》(昭和十三年一月二十七日)中,就当时的“军事行动”这样说:“到处可遇到从南边逃出来的万余敌人,我们予 以重创,江岸全为尸体所覆盖。”对此军事行动,在参谋本部所编《支那事变陆战史概要》中说:“十日,第六师团命部分联队从扬子江岸出发,向前进军,同退却 的敌纵队相遇,予以击溃,十四日到达下关(南京北侧的码头)”(防卫厅防卫研修所战史室编:

本章:1/5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