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性的弱点》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第二章 待人的基本技巧(2)  > 返回《人性的弱点》目录

世界名著每日读(ticesmall):世界名著网微信版,读名著看文章更方便,等待你的到来!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2.左右逢源的方法

许多人受过大学教育,研钻深奥的学问,可是,他们从未发现到,自己的心是如何起作用的。有一次,我替一些大学毕业生、一家冷气装置公司工作的年轻职员,举行一种“有效力的演讲术”的课程,我找出一项资料作个比喻:

有个人要劝别人打篮球,他话是这样说的:“我要你们去打篮球,我喜欢篮球。可是前几次去体育馆,由于人数不足,不能分队对垒。那晚上我们两三人作掷球游戏……不小心,我的眼睛给打紫了,不过我希望明晚你们来,我要打篮球。”

可以说,这里这个人没有问过,你需要些什么?他不管别人要什么,只顾自己的感受。可想而知,他这种做法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欧弗斯屈脱教授曾说过:“先激起对方某种迫切的需要,若能做到这点就可左右逢源,否则到处碰壁。”

研究会训练班中有一位学生,叫特许门,是一位电话工程师。他所遭遇到的困扰,是他3岁的女儿不肯吃早餐。经常对这小女孩责骂、请求或是哄骗,都无法收到效果。

这个小女孩喜欢模仿她的母亲,似乎觉得自己已长大了。所以,有一天早晨,他们把她放在一张椅上,让她做早餐——眼前的情形,正是这小女孩心理上的需要。当她正在做早餐时,父亲走进厨房来。小女孩看到父亲进来,就说:“嗨,爹地,你看,我在做早餐呢!”

就在那天早晨,小女孩没有任何人的哄骗、诱劝,乖乖地吃了两大碗。由于她对这件事感兴趣,满足了她的自重感。做早餐的时候,她找到表现自己的机会。

另外有个父亲,也是我训练班里的学员,他非常担心他的孩子,原因是这孩子体重很轻,不肯乖乖地吃东西。孩子的父母通常是这样责骂他:母亲要他吃这个、那个!父亲要他快快长大成人!

这孩子会注意到这些话吗?他不会注意这些,也就像你不会去注意那跟你毫不相关的事情一样。

一个没有一点常识的父亲,会希望一个3岁的孩子能对30岁父亲的见解有所反应。后来,那个父亲觉察出来那是不合情理的。他对自己说:“那孩子需要的是什么?我如何将我所需要的和他所需要的连结起来?”

他能想到这些,事情就好办多了。他孩子有一辆三轮脚踏车,孩子喜欢在屋前人行道上踩着这辆三轮车玩。离他们家不远的邻居家里,有个“很坏”的大孩子,他常把这个小孩子推下三轮车,自己骑上。

那小孩哭着跑回来,告诉自己母亲,他母亲出来把那“很坏”的大孩子推下三轮车,再让自己孩子坐上车子。这样的情形每天都发生。

其实,坐下来仔细想想,这小孩所需要的是什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不需要

本章:1/5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