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恶俗》目录 > 正文
分享到:

5.恶俗的精神生活  > 返回《恶俗》目录

世界名著每日读(ticesmall):世界名著网微信版,读名著看文章更方便,等待你的到来!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刻关注>>

美国的愚蠢

因此,恶俗!

恶俗之所以会在美国泛滥成灾,是因为在所有的国家中,它是最乐于经营自我夸耀和沾沾自喜之道的——甚至比法国还厉害。“上帝要我们拥有世界上道德最高尚的国家”,俄勒冈州的一名护士莉莎-尼尔森宣称(引自《今日美国报》)。正是这一普遍的信念,为美国拒不放弃对前殖民地如巴拿马和菲律宾行使道德警察身份的习惯找到了正当的理由,于是,被控罪者给拖回了尚未腐化的“大陆”司法部接受审判和应有的耻辱。

美国是全世界道德虚夸的大本营。美国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视自己为自由世界的领袖,因而对于那些没那么幸运的国家来说在所有方面都高于他们,并且是他们的楷模,这一习惯使得美国人很容易忽视某些令人不愉快的事实。以目前成年人文盲比率而论,在我所居住的这座大城市(指费城),已承认的就有40%,毫无疑问,实际比率会更高。的确,在组成联合国的158个国家中,美国的文化程度仅排在第49位。1990年的人口普查因为一个令人吃惊的原因而遇到了麻烦:有相当一大批人,当拿到丢在他们信箱里的人口普查表时就把它扔了,仅仅因为他们读不懂这张表,就像他们读不懂任何英语文章一样,其中包括《三只小熊》和《灰姑娘》。这就是那些会在火车站上不得不问站在身边的人去罗切斯特的火车该上那号站台的人们,因为他们读不懂标志牌。这也是那一大批看不懂钟面的人:那些会在大街上把你拦下来问时间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买不起一块表,只是他们看不懂那上面都说了些什么。

够了,够了,你会说,这些不过是“少数”,要么就是显然来自下层社会的成员,他们自然什么都是糟糕透了的。不过,在6000万功能性文盲大军中,就有许多如乔纳森-柯佐在《文盲的美国》一书中所描绘的那种职业人士。谨小慎微却又极端精于装模作样,此君在纽约工作的情形如下:

早上起床,淋浴剃须,穿上深灰色的上班族西服,然后下楼,在他住的街角报摊上买一份《纽约时报》,并将报纸整整齐齐地折好,走进地铁,并于上午9点到达工作地点。

他将折好的《纽约时报》紧挨着办公桌上的公文包放好,开始为编辑交给他的一份广告稿设计平面图表,那位编辑就是他的老板。

“跟我好好讲讲这份稿子。尽管放心,你想要什么我准能抓住要点。”

那位编辑,毫不怀疑,把这看做是一个合情合理的要求。在详细阐述其稿件的过程中,他背下了稿子中的每一句话:一种迅速印在了制图者脑海里的语言。

午饭时他夹着折好的《纽约时报》,随身带着它进了一家咖啡店,把报纸放在他的碟子边上,吃了一块三明治,喝了一杯啤酒,很快便返回工作地点。

本章:1/7  【上页】  【下页】  
上一章节  下一章节  返回目录  我读过的

大家正在读 >>  

热门名著推荐